刘婷
摘 要:一体化办学背景下的义务教育阶段尝试“选课走班”。以“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为本,以国家义务教育课程为本,优化基础课、丰富选修课、突出特色课。校本研发,渐进推进;弹性管理,全员育人;多维评价,持续发展
关键词:选课走班;校本研发;课程导师;全员育人;多元化
佛山市順德区第一中学外国语学校是全日制公办初级中学。为推进顺德一中教育集团初高一体化办学教育战略转型,学校从“课程”这一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入手,优化基础课、丰富选修课、突出特色课,2017年2月学校开始试行“选课走班”,多年来,不断探索创新,基本实现了从“选择教育”理念向课程、课堂教学方面的转化,让每个学生都有张属于自己的课程表。顺德区第一中学外国语学校卓越课程体系下的“选课走班”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以本为本,目标清晰
问题的提出:
为学生个性化的成长提供平台,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是我们教育的美好追求,如何协调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的关系,如何保障教学的高质量,消除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
我们的措施:
整合初高一体化办学资源,大胆借鉴高中“选课走班”经验,因地制宜在初中试行特色课程和选修课程“选课走班”。
牢固确立以国家义务教育课程为本,以“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 为本的改革目标,在保证国家基础性课程开足开齐,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特色课程面向全体、双向选择分层走班;选修课程面向个体、学生自主选课走班。突出我校课程建设基础性、选择性、创新性、开放性的核心内涵,构建适应社会未来发展需要、满足学生未来多元发展需求、具有学校特色的“一体两翼三层次”卓越课程体系(以国家基础性课程为主体,特色课程和选修课程是两翼,面向全体、面向分层、面向个体三个层次),简称“NEC课程”。
其中,特色课程是“初高衔接”和小语种。选修课程分“品格与社会”、“科技与创新”、“健康与审美”、“语言与人文”四大模块。基本实现了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机整合,课程模块的目标指向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达成了对接,弥补初高中学习的断裂带。实施“长短课”,特色课和选修课每节时长为50分钟,每周两次,时间固定,场地固定,老师固定。
二、校本研发,渐进创新
问题的提出:
特色课程和选修课程要避免同质化、浅层次,校本研发涉及到的人力、财力、物力,教师的研发水平都是需要解决、提升的。
我们的措施:
珍惜学生成长的每一个节点,确定五年规划,明确急需学校开发的课程,如韩语、法语等小语种课程、初高衔接课程等,集团队的力量,以学科组为单位,教研组长牵头申报根据学校规划申报校本研发课程呈交学校审批,审批合格老师们具体开发。
活学活用,知行合一。学校课程的开发,我们以学生为本、以实践为本、以学校实际为本,重点关注现场学习的开发,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通过现场学习“活化”知识,鼓励老师们因地制宜跨学科开发、提供现场学习与教室学习有机结合的平台。如科技与创新模块中的“种植”,这里需要计算行距、株距、概率等数学知识,这里可以实地观察植物的生长,还可以自己动手通过扦插、嫁接、组织培养来培育新植株。现场学习会给学生将抽象的知识还原为生活中现实模样的机会,体验到不一样的学习乐趣。加入现代智能元素,创客教育空间包含公共空间、文创手工坊、无人机++编程+3D打印设计课室。保证创客项目的创意、设计和实施的完整过程的顺利进行,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解决问题能力。
三 、弹性管理,全员育人
问题提出:
初中阶段曾被人喻为多事的季节,既是花季,也有“雨季”。学生管理极易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
我们的措施:
弹性管理,学校层级管理和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全员育人,“双轨制”和“一岗双责”相结合。
学校成立了课程管理委员会和课程开发部。班级管理实行“选课走班”与行政班“双轨制”管理,为了方便管理,我们将选课走班的教师统称为“课程导师”。课程导师一岗双责,构建全校性学生管理共同体。选课走班使学生在活动空间和人际交往范围上突破了班级、年级限制。“选课走班”管理中,课程导师是教学的核心,是课程教学班中教学、纪律、财物、安全管理的第一负责人。课程导师要求一岗双责,既要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又要承担起对所任的教学班的学生管理的责任。及时将学生的具体情况向原行政班班主任反馈,问题比较突出的要协同行政班班主任及时解决。实行行政班和“选课走班”相结合的“双轨制”管理,从制度上弥补原来班级管理的“真空”,充分发挥学科教师在全员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行政班和“选课走班”、行政班班主任和课程导师之间是支撑关系和互补关系。
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是“选课走班”的得力助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成员由班长和来自各行政班的学习小组的组长组成,班长直接对课程导师负责,如有问题直接和课程导师联系。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对初中学生来说不一定做的很好。但我们希望给学生初步建立一个自由平等、融合创新、互为中心的组织模式。
四、多维评价,持续发展
问题的提出:如何让学生通过“选课走班”学有所长,如何优化课程,打造精品课程。
我们的措施:通过多维评价激励师生,推动诊断、分享、提升的良性循环。
学生评价多元化。“选课走班”的评价,采用“学分”制和等级制相结合的方式,和国家基础性课程检测结果一并呈现在学生成长手册。特色课程是面向全体的,采用“学分制”;选修课程是面向个体的,采用“等级制”。考核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考察。自评和小组互评以过程评价为主,作品展示评价为辅。
课程评价多样化。我们不断强化课程导师的课程意识、精品意识。我们通过学生和教师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与集体座谈,了解课程满意度,并通过课程分享的方式,一方面促进课程开设教师的自我提升,一方面发挥课程的辐射影响力,为学校整体课程的优化提供空间和导向。学年度表彰“年度特色课(选修课)研发十佳教师”,评选“最受欢迎的特色课(选修课)”,让实施“选课走班”的导师有外出研修的优先权,让受表彰课程导师在同等条件下评优评先能得到优先考虑。
五、结束语
如何进一步做好学校顶层设计,充分利用初高一体化办学的优势资源,整体推进优质高效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继续在实践中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