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相儒 张晓炜 王玉梅
[摘 要]掌握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研究成果,笔者提出“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机理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厘清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和特征。另外,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影响因素和机理,将有助于厘清现阶段文化产业大发展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的特征要素,丰富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公共文化;公共文化服务;机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7.105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政府高度重视,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取得成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因此,研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途径的方法对积极推动山东文化服务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对图书馆、博物馆等组织的业绩评价(Goulding,2006;Tsai,2016;林金瑞,2014;康红梅,2016)、业务评价准则(Wetzel,2015;Baber,2016;陈波,2016;陆选萍,2017)等具体方面,实施对定性和定量的研究,不同的学者有很多研究,不同地区会根据当地的现实状况找到不同的研究策略与方法。在对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研究方法上,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数据包络分析、平衡计算器法、结构方程等。有关国内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其他研究是很少的,主要是针对文化馆的研究,对文化馆进行定性分析。
2 公共文化服务特性
公共文化服务主要由政府利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来提供,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主要特点。
公共文化服务具有以下几个特性:①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完全不同于各种经营性文化产业,它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追求公共服务利益最大化,这是其本质特征。②公共性。公共服务与公共性密切联系。作为公共物品,其首要特征就体现在对于一个集体内的每个成员而言都有相同的可得性,对于社会成员而言都具有非排他性。③公平性。广大的人民群众都能够享有高效的、优质的、均等的服务,突出体现社会平等的伦理要求。④基础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着重强调的是标准低、覆盖面广,并不意味着要在城乡、区域之间整齐划一,而是针对不同公共文化需求,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⑤便利性。公共文化服务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的公共产品,不是虚幻的产品,应是近距离的、经常性的服务,使人民群众随时随地就能够方便得到。⑥意识形态性。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可以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占领思想教育主阵地。
3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影响因素
结合公共文化服务的自身特点,可以把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影响因素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3.1 公共文化服务投入
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为各行政区域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和活动所需的资源,以及提供公共场所所需的基本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各级政府职能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要求。但要很好地履行这一功能,前提基础是充分的资源投入。这为进入公共文化福利体系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公共服务投入分为财政投入、人力资源投入、基础设施投入等。
3.2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制是公共文化服务顺利发展的基础,是实现良好效益的各种保障机构、措施和制度的总称。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可以提供有效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作用,为满足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等提供支持。充足的供给是公共文化服务顺利开展的前提和物质保障,保障体制是有效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朝着更好方向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为了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真正发挥作用,政府必须继续投资,完善各种公共服务保障机构,才能使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3.3 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产出
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是在一定规模投入的基础上,通过公共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生产出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这是投入转换结果的必要道路。质量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发挥作用的体现。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主要为公民提供文化信息、服务和公共产品,从而丰富公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公民的一些基本需求。
3.4 公共文化服务公众参与
为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不仅要看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的建设情况,还要看公共文化活动如何进行。公众参与是生产的最后阶段,对事业发展状况有了现实的认识。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充分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参与的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基本研究需求的实现。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能够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提高人民的参与度,是提高服务效率的根本途径。因此,公共文化服务的群众参与是评价服务质量最重要的环节。
4 公共文化服务系统机理分析
4.1 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发展动态演化机理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为国民提供了基本活动场所。政府为公民提供优质的活动场所的前提是具有充足的资源投入,这为更好地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奠定了基础。其中投入分为财政投入、基础设施投入、人力资源投入。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政府鼓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政策,增强了金融和中介机构、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其他企业等社会网络对公共文化服务产业的支持。完善骨干队伍的稳定性,强化资本投入发展的适应性,提高资本投入能力,从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能力。另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竞争能力提高后,人才培养继续改善,人才队伍也继续改善。以上规定,资本增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竞争适应性,增强资本投入竞争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竞争能力。
4.2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发展动态演化机理分析
最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了公众的需求,充足供给的前提基础和物质保障是公共文化服务顺利发展和保障机制的必要条件,也是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良好发展的前提。为了真正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作用,政府不仅要扩大投入,还要不断完善各種服务保障机制,来保证公共文化服务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鼓励政府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政策,提高对金融和中介机构、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其他企业等社会网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支持能力,政府也将支持资源开发。可以支配加强体制,增强适应能力,从而增强体制竞争能力。另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竞争能力提高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才的知识产权共享制度继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团体相关制度也继续得到改善。
4.3 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产出发展动态演化机理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实质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自己的作用过程中进行的各种活动,从而为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公众服务的精神、丰富公民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文化需求。
如图3所示。
從图3中可以看出,政府要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政策,强化金融和中介机构、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其他企业等社会网络支持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丰富政府支配资源的资源,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充实政府的工作和生活设施,改善社会公共活动环境,激发人民的热情、进取和奉献精神,从而提高公共活动产出的适应性。另外,增强资源投入力度,改善相关体制,不断改善价值观建设,社会潮流形成,不断改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环境,降低发展风险,提高公共活动价值实现度,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竞争能力,实现活动生产目标。
4.4 公共文化服务公众参与发展动态演化机理分析
为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不仅要看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的建设情况,还要看公共文化活动如何进行。公众参与是生产的最后阶段,对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状况有了现实的认识。如图4所示。
从图4中可以看出,鼓励政府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政策,提高对金融和中介机构、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其他企业等社会网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支持能力,政府也将支持资源开发。可以支配加强性,适应发展,增强国民竞争能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竞争能力。另外,系统竞争力的提高会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民众支持情况得到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民众参与程度也得到提高。以上这些,都要由人民参与,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竞争能力。
5 结论
公共文化服务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出公共文化领域的一般性规则,同时也将推出中国向国家转型的特殊规则,体现出当今时代的新特征。因此,应以科学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标准体系反映当今时代的新要求。本项目根据“一三五”计划,科学定义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通过其影响因素进行动态演化机理分析,分析其运营体制,从而丰富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孙浩,王玉凤.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8(1):70-73.
[2]吴晓,王芬林.国外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8(2):4-10.
[3]翁列恩,王汇宇,鲁界兵.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匹配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J].理论探讨,2018(2):66-71.
[4]张启春,山雪艳.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内在逻辑及其实现——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为例[J].求索,2018(1):115-123.
[5]申亮,王玉燕.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供给效率的测度与检验[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7,19(2):26-37.
[6]陈信,邹金汇,柯岚馨.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根源和现实依据[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5,24(2):18-23.
[7]袁海,周哓唯.我国公共图书馆效率动态变化——基于省际面板数据Malmquist 指数分析[J].图书馆建设,2011(8):78-81.
[8]THROSBY D.The economics of cultural polic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9]J S HACKER.The divided welfare state:the battle over public and private social benefits in the United Stat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10]ANI MATEI.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within the complexity model,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4(109):109-125.
[11]CAMARERO C,GARRIDO M J.Fostering innovation in cultural contexts market orientation,service orientation,and innovations in museums[J].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2012(1):3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