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立军 郑艳
摘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词人登高凭眺、怀古伤今之作。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上册收录了辛弃疾的这首词。此词所含典故甚多,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从典故内容的全面解读、典故运用的深层含义以及典故串联的行文思路三个层次进行分析,有效抓住这首词中典故的特色,以典故解读为切入点,抽丝剥茧,寻踪觅源,深刻理解文本内容与词人情感。
关键词:辛弃疾;用典;内涵;情感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怀古》作为辛弃疾的代表作,历来备受推崇,被誉为“辛词之首”。全词共有104个字,却连用了5个典故,众多典故的运用使人们对这首词争议不止。有的人贬斥,如南宋文学家岳珂曾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微觉用事多耳”;有的人推崇,如明朝杨慎在《词品》中则认为“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虽褒贬不一,但都认可典故众多是这首词的最大特点。
教师在讲解这首词时,教学重点大多会放在用典手法的解析上,往往忽视典故中人物的心理情感及隐含寓意。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的典故?作者希望借助这些典故说明什么?这些典故又是如何有效地串联在一起的?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学生理解文本的主题和深层意蕴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试从典故内容的全面解读、典故运用的深层含义以及典故串联的行文思路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力求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首词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一、典故内容的全面解读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一共运用了5个典故,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无觅仲谋”“寄奴金戈”“仓皇北顾”“佛狸社鼓”“雄心尚存”。虽然教材在课下注释中对这些典故进行了介绍,但有些介绍还是较为浅显,仅限于时间、人物,对主要事件一笔带过,缺少对典故核心要素的解读和提示,致使师生很难完全透彻地理解这5个典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对这5个典故做全面解读。
(一)无觅仲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孙权,他18岁继承父兄基业后,三伐黄祖,北拒曹操,智夺荆州,拓土开疆。多年励精图治,最终与曹刘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京口是孙权最初起家、最初称霸的地方,这里留下了许多当年战争的遗迹。辛弃疾对孙权极为推崇,在《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也称赞:“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极力渲染孙权当年的万千英姿、文韬武略。然而,舞榭歌台仍在,昔日的英雄人物却早已离我们远去,无处找寻了。
(二)寄奴金戈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刘裕生长于京口,小名寄奴,曾先后两次于京口起兵北伐。刘裕骁勇善战,领军有方,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秦等割据政权,收复了北方大片领土,并最终建立了刘宋王朝。他一生都在积极谋划征伐北魏,收复领土,只可惜壮志未酬便病逝。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称赞其为“定乱代兴之君。”然而,历经岁月的沧桑巨变,曾经壮丽辉煌的地方早已烟消云散,现在也只是长满草树的寻常小巷了。
(三)仓皇北顾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这句是典故里套典故。第一个说的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他曾先后三度挥师北伐,但最后都是无功而返,空耗国力。尤其是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这一次,他领兵征伐北魏,幻想建立像霍去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但由于部署不周,最终大败而归,徒劳无获。第二个典故“封狼居胥”指的是西汉名将霍去病,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后来常以“封狼居胥”寓指赫赫战功,象征着武将的最高荣誉。
(四)佛狸社鼓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这个典故说的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拓跋焘有过人的军事才能,亲率大军从黄河北岸,一路追击刘义隆败军于长江北岸,迫使刘义隆主动罢兵求和。他曾于瓜步山上建了一座行宫,因拓跋焘小名佛狸,民间称之为“佛狸祠”。这座庙宇在南宋时犹存,这里象征着南侵者留下的痕迹。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社日祭祀时的鼓乐声。从中可以看到这里是一片祥和安然的景象,已毫无战斗气息。
(五)雄心尚存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是赵国名将,曾多次打败秦军,为秦军所惧,晚年被免职后,廉颇离赵赴魏,但仍心系赵国,渴望继续为赵国效力。后来赵王想重新起用他,便派使者去魏国探望廉颇,看他是否还能继续上阵征战。“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然而,使者受奸臣郭开的贿赂,向赵王谎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致使赵王受到蒙蔽,误认为廉颇已经年老,就没有再起用他。廉颇也就失去了为赵国继续效力的机会。
二、典故运用的深层含义
辛弃疾十分善于在词中使用典故。辛弃疾在词中广泛用典很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借古讽今、托古伤今、以古喻今,借助历史人物与事件寄托自己现实的感受。辛弃疾如此丰富的感情岂是一首简短的词所能承载的?于是,他想到了用典,通过提及典故中的人物和事迹,引出其背后的故事和情感。那么,在这首词中,辛弃疾连用典故的深层意义何在呢?
(一)“无觅仲谋”和“寄奴金戈”的深层含义
辛弃疾在典故中写孙权和刘裕是为了表达对英雄人物的缅怀与追慕,同时也是对“时无英雄”的失望。孙权出身贵族,在东汉末年恶劣的政治军事斗争环境下,他不仅成功守住了父兄打拼下来的江东基业,还联刘抗曹,建立东吴,成就帝业;刘裕出身卑微,自幼家贫,在“两晋十六国”的纷争与动乱中,凭借自己的努力与智慧,统一了南方,同时通过北伐收复了北方大片领土,建立了刘宋政权。无论是出身贵族、守业江东的孙权,还是家贫位卑、创业建国的刘裕,他们都通过不懈的努力,成就了一代霸业。反观南宋王朝,多年来屡次遭受金国的侵略,既不能像孙权那样守住江东领土,又不能如刘裕一样北伐收复失地,不由使作者悲愤痛惜。辛弃疾引用这两个典故借此表达出自己想抗金救国的急迫心情。
(二)“仓皇北顾”的深层含义
辛弃疾用“仓皇北顾”和“寄奴金戈”作对比,用刘裕和刘义隆父子两代人北伐的不同结果,给当权者泼了一盆冷水。刘裕北伐时运筹帷幄、所向披靡,克洛阳、复长安,战无不胜;而刘义隆缺乏周详的部署,仓促北伐,最后只落得个丢盔弃甲,狼狈而逃。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值宰相韩侂胄当权,其想通过北伐捞取政治资本,于是重用主战派人士,启用赋闲在家二十余年的辛弃疾。而辛弃疾通过实地分析,认为此时北伐时机不成熟,不能鲁莽冒进,这就与韩侂胄的想法背道而驰。所以,辛弃疾一方面积极备战,另一方面又为眼前恶劣的政治环境而忧心忡忡。此时,辛弃疾通过父与子、胜与败的对比,既表现了其渴望北伐、收复失地的热切希望,又流露出对现实的担忧,担心若贪功冒进,最后只能落得和刘义隆一样“仓皇北顾”的凄惨下场。
(三)“佛狸社鼓”的深层含义
通过写佛狸祠的前世今生,暗示江北沦陷区的老百姓,已经渐渐忘却了国家曾经遭受的耻辱,忘却了自己曾是北宋的臣民,开始安于现状,不求恢复了,北伐必须抓紧时间,已刻不容缓。表现了辛弃疾对南宋统治阶级多年来偏安一隅、苟且偷安的痛恨与无奈。而现在,南宋的统治者不能再继续沉沦于歌舞升平的生活了,国仇家恨怎能忘却,必须积极准备,谋求恢复。
(四)“雄心尚存”的深层含义
辛弃疾写这首词时已经是66岁的垂暮老人,但他和廉颇一样,一心渴望报效国家、收复国土。辛弃疾主张对金国用兵要做到知己知彼、胸有成竹,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而当权者韩侂胄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主张迅速北伐。辛弃疾担心自己会和廉颇一样,空有高才,却无法施展。最后,韩侂胄北伐的结果和辛弃疾预想的也是一样的,就在辛弃疾写完这首词的第二年(公元1206年),北伐就宣告失败,南宋朝廷此后也日渐衰微,再也无力组织大规模北伐战争了。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辛弃疾在一首词中连续使用5个典故,一方面用极其精练的语言概括出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另一方面借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深广复杂的感情。辛弃疾的用典,在这首词中做到了恰到好处、天衣无缝。
三、典故串联的行文思路
用典过多时,如果用得不贴切,也有一定的弊端,比如会使读者认为作者在卖弄才学,自我炫耀;也会使读者觉得文章晦涩难懂,不知所云。辛弃疾在词中连用了5个典故,那么这些典故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又是如何有效地串联起来的呢?
词的上阙怀古抒情。作者来到京口,登临北固亭,看到眼前的古迹,不由得想起历史上曾在这里建功立业、称霸一方的孙权和刘裕。
首先,用“无觅仲谋”表明作者对当时朝廷没有将帅之才的惋惜,同时通过追忆孙权守业的功绩,谴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收复祖宗开创的基业;接下来,用“寄奴金戈”说明东晋王朝虽然也丢失了中原大片领土,但在刘裕的指挥率领下,收复了北方许多失地。丢失土地,丧权辱国本已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事情,更可悲的是南宋朝廷未能向东晋一样一心北伐,反而得过且过,屡屡议和。作者写刘裕建立的丰功伟绩,也正是对南宋朝廷无声的讽刺。
词的上阙借孙权和刘裕引出作者对英雄不在的感慨,并对南宋王朝的软弱无能深表痛惋,表明了作者立志恢复国土的志向。那么,接由上阙,下阙就要写要想采取怎样的措施、行动才能恢复国土。辛弃疾不仅是个文学家,他更是一个有着政治头脑的军事家。
詞的下阙首先通过“仓皇北顾”写出辛弃疾的心理。他不是反对北伐,而是反对没做充分准备的贸然北伐。暗示韩侂胄一定要引以为鉴,切勿为了一己私利,草率出兵。接下来,作者引出了现在南宋军民的现状,北宋已经灭亡78年了,中原失地却寸土未复,收复故土已经不能再拖了,可人们却一再沉沦,忘却了战败的历史。因此,北伐除了要做充分的军事准备外,精神思想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唤起南宋军民众志成城的斗志、奋勇向前的勇气。最后,又突出将帅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作者虽年事已高,但仍以廉颇自诩,希望朝廷能够委以重任,使他能够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收复中原的志向。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首词的行文思路十分缜密细致,虽用典颇多却用得天衣无缝,如盐入水,正体现了辛弃疾在语言上的特殊成就,堪称语言运用之典范。其思路如图1所示:
通过对这首词典故教学的层次分析,一方面使师生对这首词中的典故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从而深切的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感;另一方面,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再遇到带有典故的诗词作品时,就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以上三个层次出发,自主解读作品,从而起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作用。
作者简介:霍立军(1995— ),男,辽宁省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语文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