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文本“司马光砸缸”故事的演变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2021-08-11 06:52王闻博孙建龙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1年6期
关键词:演变启示

王闻博 孙建龙

【关键词】司马光砸缸,教育意義,演变,启示

“司马光砸缸”故事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北宋时期释惠洪所编撰的诗话著作《冷斋夜话》。

司马温公童稚时,与群儿戏于庭。庭有大瓮,一儿登之,偶堕瓮水中,群儿皆弃去,公则以石击瓮,水因穴而进,儿得不死。盖其活人手段已见于龆龀中,至今京洛间多为《小儿击瓮图》。

后来,朱熹将这一故事收录在《三朝名臣言行录》中,其他书籍又进行了转载或改编收录,最终进入《宋史·司马光传》。《宋史》为元代官修史书,“司马光砸缸”故事的权威性得以确立,并以不同形式得到广泛流传。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作为教材文本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清末被选编入小学国文教科书。从清末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一直作为教材文本被选编入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故事文本历经了不同程度的修订与改编,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教材编写者对故事要旨的不同把握和对司马光的不同评价,从而呈现出不同的教育意义。

那么,“司马光砸缸”作为教材文本的教育意义历经了怎样的演变?当今教育者又应当如何把握并运用好这一教学资源呢?

一、“司马光砸缸”作为教材文本的教育意义及其演变

1.明清蒙学阅读教材:滋养仁爱之心,启迪不凡之智

作为教材文本,这个故事首次出现在明代的蒙学读本《日记故事》中。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了三本明朝修订出版且收录了“司马光砸缸”故事的《日记故事》。

“日记故事”这一名称最早出自北宋文学家杨亿的《杨亿家训》。朱熹在《小学》中引用《杨亿家训》里面的话对“日记故事”进行了评述,他认为蒙学教育的价值不单是锻炼儿童的识记、诵读能力,关键在于保留且滋养儿童向善的本性,儿童在蒙学教育中最早听到的故事发挥了主导作用。在他看来,“日记故事”作为儿童最早且每日听到的童蒙故事须反映儒家思想主导的中华传统道德观念,其教育意义在于引导儿童在日积月累中理解儒家传统道德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在明代的三本《日记故事》中,“司马光砸缸”故事的文本内容大体相同,基本忠于但稍简于《冷斋夜话》中的故事版本,还分别给出了对司马光击瓮拯溺行为的评价。

明朝前期至中期,社会上尊经崇儒的风气盛行。在蒙学教材编写者的眼里,“仁”与“智”是“司马光砸缸”故事的核心思想,而“仁”与“智”则源于先秦儒家的“五常”。其中,“仁”属于个体道德情感,是“对个体生命价值与权利的尊重”;“智”属于个体道德认知,是明辨是非、除去祸害的智慧。在这个故事中,“仁”体现为司马光毫不犹豫地救助落水儿童的同情心和爱心;“智”体现在司马光能明辨救助落水同伴为善,弃同伴于危难中不顾为恶,瓮与人命之间生命为重,以及快速想到用石头砸瓮让同伴脱险的机智。

自明至清末,人们对蒙学读本中“司马光砸缸”故事育人价值的理解保持了长时间的稳定性。

“司马光砸缸”作为明清蒙学阅读教材文本,重在将道德教育融于蒙学阅读教学之中,通过司马光幼时“破瓮救儿”的善举,展现司马光超越同龄人的仁心与智慧,为儿童树立起具有优秀道德品质和超人智慧的同伴榜样,从而滋养儿童的仁爱之心,启迪儿童的智慧。

2.清末小学国文教科书:养成镇定之智,启蒙史学认知

1901年,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实行后,中国传统封建教育在形式上被废除,新学制随之颁布,新式学堂建立。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制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在初等教育阶段确立了“德、智、体”三育模式的教育目标。

新政教育改革下,国文科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设,我国第一套正规化的小学国文教科书《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也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被选人第二册,名为《司马温公》,其教育意义体现在与之配套的教授法用书的解读中。该教授法用书将“以养成学生临危不惊之智慧,且起其历史学之观念”设定为《司马温公》一课的教学目标。“智”和“历史学之观念”成为清末小学国文教科书中“司马光砸缸”这一故事的核心价值追求。“智”体现在司马光年幼时便能“临危难而不乱”,运用“急智”判断出“水缸击破亦可惜,然人命重于水缸”,最终“急破水缸,以救堕水之儿”;“历史学之观念”体现在要求学生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司马光最终能成为北宋的“名宰相”与其“破缸救儿”等一系列经历有关。

在清末小学国文教科书中,“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依然强调“智”的一面,侧重于烘托司马光在面临紧急情形时临危不乱、机智救人的形象,从而让学生在学习、模仿中养成面临危急或危险情况时依旧能镇定自若、急中生智的慧心。值得注意的是,该教材文本还引导学生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与司马光名垂千古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每一位历史名人的成功与其人生经历密切相关,进而启蒙学生对历史学的认识,这是对“司马光砸缸”故事育人价值的突破与丰富。

3.民国时期小学国文、国语教科书:造就仁义之心,启发应急之智

民国初期,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主张,《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和《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亦先后颁布。《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指出,“国文要旨,在使儿童学习普通语言文字,养成发表思想之能力,兼以启发其智德”。

这一时期的小学国文教科书大都收录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其教育意义基本指向对儿童“仁、义、智”等方面的培育,这些内容可见于与教科书相配套的教授法用书之中。如《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教授法(第三册)》将“勉儿童临危镇定”设定为“司马光砸缸”故事的教学目标,体现了对儿童和机智养成的重视。而《新制中华国文教授书(第五册)》对故事中司马光的评价是“临危不乱且有急智”,并将司马光砸缸之举评价为“本非惜物之道,但人命之重,实大于缸”,教导学生“每于急遽之时,恒有手足无措,以致误事者,宜以司马光之镇定为法”。一方面将故事的教育意义指向“智”,另一方面也借此引导儿童去理解生命之重,滋养仁爱之心。《新制单级国文教授书(二、五册合编)》中,对故事中司马光的评价则是“有镇定之心”,并将司马光击瓮之举评价为“才智过人”“爱人过人”“本非惜物之道,但人命之重,实过于瓮,同时教育学生“无论做事游戏,皆宜谨慎”“然既与众同游,不可做利己损人之事,并宜力避危险之举,他人偶人危险之境,必尽力拯救之”。在这里,故事的教育意义除了指向“智”,也指向“仁者爱人”之“仁”,见义勇为之“义”,甚至还谈及了安全教育。

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后,小學由国文科改为国语科。1923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刊布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其中有《小学国语课程纲要》,指出小学国语课程的目的为“练习运用通常的语言文字,引起读书趣味,养成发表能力,并涵养性情,启发想象力及思想力”。此后,相关部门又分别于1929年、1932年、1936年、1941年、1948年修订并颁布了新的小学国语课程标准。

这一时期出现在小学国语教科书中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文本上普遍以白话文的形式呈现,在育人价值的指向上则兼顾“德”“智”,并逐渐向“智”的一面倾斜,具体可见于与其配套的教授法用书。如《新教育教科书国语读本教案(第三册)》将课文实质定为“人生道德”和“历史”,并把课文要旨的实质设为“机变与拯溺”。《新学制国语教授书(第三册)》在“各教材教学法的举例”中将“启发儿童的急智”设为《打破水缸》一课的教育目的,又在各教材教学法的说明中将“在危急的时候,做事当权轻重”设为课文要旨。《新主义教科书前期小学国语读本教学法(第五册)》将教育目的设定为“明了急救、互助的意义”,并教导学生“手忙脚乱反易偾事,当用镇定的态度去救援”,对司马光的评价是“小时候就有急智,后来是宋朝的一位大儒”。《新时代国语教授书(第四册)》则将故事大意设定为“智慧”,聚焦于引导儿童领悟司马光的智慧,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急智处理紧急状况的能力。《复兴国语教学法(第四册)》也将故事要旨设为“记述儿童的智慧”,重在开发儿童的急智。从上述教科书中目标的设定及对故事要旨的阐释来看,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后,“司马光砸缸”故事的教育意义,一方面指向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如仁爱之心、大义之举、互助精神等,另一方面则指向智慧,并越来越有所侧重。

总体上,民国时期,“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教育意义体现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体现为从“仁”“义”“智”等方面对儿童进行启发和影响,其核心目的是造就儿童的仁义之心,启发儿童的应急之智。

4.1949~1999年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锻炼勇敢胆识,发展聪敏思维

1950年6月,小学语文学科名称由“国语”改为“语文”。建国初期的语文教育高度重视政治思想性,后经“文道之争”,语文教育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亦开始关注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

这一时期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仍以白话的形式出现在课文单元,故事的育人价值则呈现出明显的思想品德教育倾向——培养学生勇敢而果断的意志品质。例如,《初级小学课本·语文教学参考书(第四册)》以“培养学生勤学、诚实、不说谎、守纪律的品德”作为故事所在单元的主题,并将故事主旨解读为“司马光遇见危险,能够镇静地、机警地想办法”。《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一册)》以“品德教育”为故事所在课文的主题,并将其教育目的概括为“教育学生遇到危急的时候要镇静,不要慌张,开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当别人遇到危急的时候,要热情地设法给以帮助”。

197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此后,又相继于1986年、1988年、1992年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强调了语文教学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在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尤其开始强调发展学生智力,逐渐突显对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视。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这一时期依旧是以白话文的形式呈现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其育人价值在突出思想性的同时,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观察等各项能力,旨在以司马光为智勇双全的榜样,让学生发展并具备聪敏的思维和勇敢的品格。例如,《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试用本)·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册)》将故事所在单元的主题及其教育意义分别定为“看图学文”和“培养观察能力,发展思维”,其教学要求定为“知道司马光是个聪明勇敢、遇事不慌的孩子”。《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册)》将故事的教学要求设为“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旨在让学生以司马光为智勇双全的榜样,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机智、勇敢的品格。

纵观1949至1999年(“文革”时期除外)入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司马光砸缸”故事,其教育意义日趋走向思想政治教育和思维能力发展并重,始终围绕着道德教育和智慧启迪两方面展开,重在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和思维能力,通过让其体会司马光遇到同伴落水时迅速思考救人方法、勇于担当救人风险的人物品质,培养学生处在危急情况下的勇敢胆识和聪敏思维。

5.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教科书:培育智勇品格,激发创新思维

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以语文素养的发展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强调应“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显然,进人新世纪,语文教育开始立足于学生主体精神培育,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其中就包括对儿童创新精神的培养。

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到2017年统编教材正式投入使用之前,人教社的教材选人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教师教学用书中,故事所在课文主题概括为“只要动脑筋,就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指出“教学时,要让学生认识到,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事我做到了,则是一种创造”,同时将故事的学习目标解读为“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与此同时,在一线教师的教学反思中也能看到他们对这一故事教育意义的理解。如“司马光遇到危难时,能急人之急,急中生智,突破常规,立即想出解决办法,表现了良好的应急能力、道德素质和思维的创造性”;“司马光砸缸的行为就是创新思维的结果”,等等。显然,在这一时期,“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原有基础上被赋予了新的教育意义——激发创新思维。

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司马光砸缸”这一故事,被赋予了培养学生机智、勇敢的品格和创新性思维的育人价值,旨在通过让学生感受司马光遇到同伴落水时勇敢、机智的处事品格,理解其解救同伴时“让水离开人”的大胆创新的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智勇品格,激发创新思维。

6.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培养美好品质,构建文言语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日益强调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使用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文化传承与理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维度,强调“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在语文教材中,历史故事是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

“司马光砸缸”作为中华经典历史故事,自白话文运动开始至今,于2018年重新以文言语体的形式被选编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中,名为《司马光》,内容完全忠于《宋史·司马光传》中的文言版本。同时,它也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第一篇文言文。相比于以往的解读,故事所在单元的主题定为“美好品质”,涵盖了故事中司马光所具有的全部优秀品质。这种高度概括的单元主题给予学生对司马光的品质进行充分挖掘与联想的空间。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将故事的内涵主旨概括为“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将故事的培育重点解析为让学生“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共通之处,消除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畏惧心理”“图文对照理解课文,感受司马光爱护同伴的美好品质”。可见,在文言文启蒙教学中感受、亲近文言,弘扬故事中人物的美好品质,是“司马光砸缸”故事的核心育人价值。

作为统编教材的课文文本,“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被赋予了新的教育意义,寓道德品质教育于文言文启蒙教育之中,意在让学生在文言文与现代文的比较中,在图文对照的阅读理解中,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感悟文言语句背后所反映的司马光聪明机智、沉着冷静、爱护同伴的美好品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美好品质,初步构建学生文言语感的目的。

二、历史启示与教学思考

从尊经崇儒的明清时期,到封建与革新并存的近代,再到日益强调创新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司马光砸缸”作为经典历史故事,一直出现在蒙学读本和各个时期小学阶段的教材中。不同时代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教材中体现了不同的教育意义,反映出時代价值追求的演变及由此带来的语文教育目标的变化。这一经典历史故事的教育意义虽然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但其所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则一直绵延相传。

语文教育不仅是语言文字的学习,还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功能。“司马光砸缸”不仅是中华传统经典的历史故事,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培养儿童道德素养的媒介。

当下,我国基础教育愈发关注儿童主体精神的建构,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儿童精神成长的意义。在这一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日益强调儿童对优秀文言作品的阅读感悟,通过让儿童接触文言,达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目的。面对统编教材中重新回归文言语体的经典故事《司马光》,面对小学阶段儿童初次相遇而又充满着丰富教育意义的第一篇文言文,语文教师须把握并处理好文言文启蒙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儿童在体会文言文独有韵味的同时,读懂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品质。一方面,教师要借助声音让躺在纸上的文言跃动起来,在充分的朗读、聆听与比较中引导学生接触文言、认识文言、感受文言;另一方面,要借助故事让蕴含在人物身上的美好品质洋溢出来,抓住情节、动作、心理,在情境、想象与思考中,通过讲故事、品人物引导儿童形成美好品质。

猜你喜欢
演变启示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从神话到《诗经》中复仇意识的演变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