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结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

2021-08-11 10:28任聪颖
中医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痉挛性肌张力针法

任聪颖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脑卒中为临床急性脑血管疾病,临床分类有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临床表现主要是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本病的致死率在世界范围内排第2位,多数患者会存在后遗症,伴随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而痉挛性瘫痪作为本病较严重的后遗症之一,极大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及病情的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西医治疗本病多以肌松药、注射肉毒杆菌毒素等可以缓解患者的痉挛状态,但是长期用药则会出现肌无力、过敏等不良反应。中医治疗本病具有多靶点、多通道的优势,本病归属于“拘挛”“痉证”等范畴。本病的病位在经筋,病机是经络闭塞不通、阴阳平衡失调、筋失所养、拘急挛缩。因此,临床治疗该病则应以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活血祛瘀为主要治疗原则[2]。针灸治疗的作用是激发经气,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状态,促进炎症吸收,加速组织的修复和关节功能的改善。通督调神针法是通过对患者的穴位进行针刺,刺激大脑皮质的运动区,从而增加局部组织的血供,促进病灶区脑组织侧支循环,从而缓解肢体的痉挛,最终起到调节阴阳、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及平衡的恢复[3-5]。本研究采用热敏灸结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0年2月至2020年12月康复科收治的82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按照要求完成本研究,没有脱落的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男28例,女13例;年龄47~78(63.17±8.25)岁;病程20~213(66.22±27.82) d;脑梗死9例,脑出血13例,左侧瘫痪12例,右侧瘫痪7例。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44~73(61.23±7.45)岁;病程15~192 (65.15±24.56) d;脑梗死12例,脑出血15例,左侧瘫痪8例,右侧瘫痪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1.2 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1996年《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肢体痉挛诊断标准[6],所有患者经影像学CT或者MRI确诊,临床表现为偏侧肢体瘫痪、腱反射亢进、痉挛性肌张力增高,患肢肌张力为Ⅰ-Ⅲ级。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拘挛”“痉证”的诊断标准[7]。

1.3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1.3.1 病例纳入标准自拟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处于痉挛性偏瘫期;②患者的病程<6个月;③没有脑肿瘤或者其他脑部器质性病变者;④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良好;⑤患者的精神状态良好,能够正常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交流;⑥患者首次发病或者既往有脑卒中病史但未出现后遗症;⑦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3.2 病例排除标准自拟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西医学中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诊断标准;②两周内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③患者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脏、肾脏及造血系统等疾病;④晕针的患者;⑤怀孕及哺乳期妇女;⑥临床资料收集不完全或不完善者;⑦近1个月内使用过镇静药物或肌肉松弛剂者。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脑卒中二级预防治疗,包括调节患者的血脂、血糖,监测患者的血压水平,纠正患者的水和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改善微循环,营养脑神经,此外要指导患者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患肢及健肢的运动和训练,给予巴氯芬片(福安药业集团宁波天衡制药,批号:1706023,规格:每片10 mg)治疗,每次1片,每日早、中、晚口服3次,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热敏灸结合通督调神针法。热敏灸操作的第一步是探查腧穴热敏化,患者取仰卧位,暴露患者的穴位,临床主要选取肩髃、极泉、尺泽、外关、三阴交、阳陵泉、悬钟等穴位。点燃艾条将其放置在腧穴上方2~3 cm 处施行回旋灸,此过程中以患者感觉无灼痛感为宜。如果患者出现透热、扩热、传热、局部热或者远部热,或出现酸麻重胀等现象,说明已经出现热敏化。第二步则是进行热敏灸操作,采用双点灸,依次进行回旋灸、雀啄灸、循经来回灸、温和灸,回旋灸可温通经络、疏通局部气血,继而进行雀啄灸,进一步加强热敏化程度,再循经来回灸进一步激发经气。最后选用温和灸诱发灸性感传,最终根据患者自觉感传现象消失结束热敏灸。整个过程中施灸的时间及施灸量根据患者的体质及耐受程度不同进行调整,每次时间为20~60 min。通督调神针法则主要选取百会、印堂、风府、风池、大椎、腰阳关、至阳等穴位,针刺操作:准确选取穴位后进行皮肤消毒,选用0.25 mm×25.00 mm以及0.25 mm×40.00 mm的一次性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120511)进行针刺。百会穴和印堂穴选用0.25 mm×25.00 mm的针灸针与皮肤呈15°进行针刺,进针0.3~0.5寸,风府穴选用0.25 mm×40.00 mm 的针灸针直刺,进针0.5~1.0寸,风池穴选用0.25 mm×40.00 mm朝鼻尖方向直刺进针0.5~0.8寸,大椎选用0.25 mm×40.00 mm的针灸针直刺,进针1.0~1.2寸,腰阳关选用0.25 mm×40.00 mm直刺进针1.0~1.5寸,至阳选用0.25 mm×40.00 mm直刺进针0.8~1.0寸。所有的穴位针刺时施以高频率(大于120 r·min-1)、小幅捻转手法持续1 min,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取针时需要按压针孔,嘱患者休息数分钟后无明显不适可离开。每日1次,以1个月为1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主要症状总积分、改良的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分、神经缺损评分(Nerve defect score,NDS)、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

症状量化标准根据患者肢体的疼痛、萎缩、挛缩等不同程度进行量化分级,无症状计0分,轻度计1分,中度计2分,重度计3分,总分值为12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症状越重。痉挛程度分级采用MAS量表[8],含4个等级,分别是Ⅰ级(评分为0分,患者无肌张力增加),Ⅱ级(评分为1分,肌张力轻度增加,局部屈曲稍受阻),Ⅲ级(评分为2分,肌张力稍增加,尚易屈),Ⅳ级(评分为3分,肌张力重度增加,被动活动困难),Ⅴ级(评分为4分,受影响部位呈屈曲或伸直的强直状态)。

运动功能评估选用FMA运动功能量表[9],量表共100分,上肢的评分有33项共计66分,下肢的评分有17项共计34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越好。

神经功能评估选用NDS[10],包括语言、面肌、凝视功能、意识等,量表总分共45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

1.6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患者的肢体疼痛、肌肉萎缩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肌张力恢复正常;显效:患者的肢体疼痛、肌肉萎缩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肌张力增高,关节活动范围加大,被动活动的阻力变小;有效:患者疼痛、肌肉萎缩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肌张力增高,被动活动较困难,甚至部分出现僵直状态;无效:没有达到以上标准[11]。

有效率 =(治愈+显效+有效)/n×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2.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62,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主要症状总积分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症状总积分在治疗1周、2周、4周时主要症状总积分均逐渐下降,且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主要症状总积分比较 分)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S痉挛分级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肢和下肢MAS痉挛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S痉挛分级比较 例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和NDS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NDS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和NDS比较 分)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多因大脑的局部缺氧,脑细胞代谢异常,神经元受损从而影响患者的肢体活动。如本病进入恢复期,则偏瘫肢体痉挛张力由低转高;如若恢复不当则会遗留一系列后遗症,如关节僵硬、步态不稳等。恢复期西医的治疗主要是康复训练,但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临床亟须寻找行之有效的疗法来缓解患者关节痉挛、患肢疼痛以及肌张力增高等问题[12-15]。本病属于中医“痉证”“筋病”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内伤积损、外邪侵袭引起,从而引起脏腑经脉失调、气血亏虚,四肢经脉失去濡养,上扰清窍,肌肉迟缓而瘫。通督调神针法具有补虚泻实、调节阴阳的作用。头为“精明之府”,诸神之会。通督调神针法针刺百会、印堂、风府等穴位具有疏通经络、活血行气、醒脑开窍等作用。百会穴归属督脉,作为百脉会聚之处,具有调节大脑皮层功能的作用。印堂穴具有调畅情志、开窍启闭的作用。风池穴主一身之表,有调和气血、疏风解表、扶正祛邪的作用。热敏灸则是在经络理论指导下,通过艾火的温热作用刺激热敏腧穴,激发经气感传,起到诱导机体内源性调节系统功能,发挥其疏通经络、调理脏腑的作用。《神灸经纶》曰:“夫灸于火……通十二经……”热敏灸联合通督调神针能够有效建立侧支循环,改善大脑缺氧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脑供血,修复受损脑神经元[16-18]。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有效率为75.6%,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症状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NDS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的NDS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S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过热敏灸结合通督调神针具有调节肌张力平衡、改善神经功能、缓解患者肢体痉挛的作用。

综上所述,热敏灸结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肢体的痉挛程度,促进患者的肢体及神经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痉挛性肌张力针法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薄氏腹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经验
痉挛性斜颈伴焦虑状态案
浅议无极针法之九元气血针法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筛选肌张力障碍新药的工具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
18例经基因确诊的DYT1型肌张力障碍临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