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晓波
(湖北省安陆市第二人民医院创伤关节科,湖北安陆 432600)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指使用人工材料制成的假体替代膝关节, 改善因膝关节毁损导致的活动受限、疼痛等症状[1]。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创伤性较大,术中软组织松懈、大面积截骨等操作容易造成术后大面积渗血,甚至可能激活纤溶系统,造成机体出血,影响术后功能恢复[2]。相关研究指出,术后通过改变体位可减少组织出血量,缓解局部关节肿胀程度[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易出现肌力减退现象,膝关节活动度部分丧失,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0%以上[4]。 因此需强化术后功能锻炼,减少因康复锻炼不到位引发的关节僵硬、关节粘连、肌肉萎缩等并发症[5]。相关学者提出,抗阻力训练是当前治疗肌肉衰减征的有效手段,通过规律性抗阻力训练可有效增强肌肉力量,增加骨量[6]。 该研究选取2016 年1月—2020 年11 月于该院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82 例患者为对象, 分析早期抗阻力训练配合早期屈膝位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82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首次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2)单侧发病;(3)术后能配合训练。 排除标准:(1)合并急性感染性膝关节疾病;(2)有膝关节急性严重损伤病史;(3)肝、肾功能严重异常;(4)合并其他肢体功能障碍;(5)严重髋内翻。该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1 例。 对照组男25 例,女 16 例;年龄 53~77 岁,平均(65.58±2.16)岁;左侧手术22 例,右侧手术19 例;观察组男26 例,女15 例;年龄 54~75 岁,平均(65.56±2.14)岁;左侧手术21 例,右侧手术20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 患者麻醉清醒后,指导其在床上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拔除引流管后,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伸屈、抬高运动,使用被动练习器锻炼;术后1 周,进行坐起抗重力伸膝练习,负重行走训练;患者出院后继续练习。 持续护理1 个月。
观察组采取早期抗阻力训练配合早期屈膝位。(1)屈膝位。 术后患者膝关节屈曲 45°,下肢抬高 45°,维持 48 h。 (2) 抗阻力训练。 使用 55 cm×10 cm×2.5 cm 的沙袋进行早期抗阻力训练, 沙袋包内装铁砂填充材料,分为 1.0、2.5、3.5、4.5 kg 4 种规格。 术后第2 天,使用规格1.0 kg 的沙袋,术后第3 天使用规格2.5 kg 的沙袋,逐渐过渡至4.5 kg。 患者取卧位,膝关节下垫薄枕, 踝部固定沙袋进行伸直膝关节锻炼,50次/侧,锻炼后进行按摩放松肌肉。 持续训练1 个月。
(1)术后恢复情况:记录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
(2)疼痛程度[7]:分别于干预前、干预 1 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以0~10 分代表不同疼痛程度,得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高。
(3)膝关节功能[8]:分别于干预前、干预 1 个月后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SS)评价,包括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及稳定性6 个方面,总分0~100 分,得分越高代表膝关节功能越好。
(4)膝关节主动复位误差角度值[9]:分别于干预前、干预 1 个月后,统计患者自行屈曲到 30°、45°、60°3 个角度与实际角度的误差绝对值。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表示,采用 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术后的切口感染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干预前,两组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 VAS 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 VAS 评分对比[(),分]
组别观察组(n=41)对照组(n=41)t 值P 值干预前 干预后t 值 P 值7.65±1.47 7.69±1.42 0.125 0.901 1.00±0.36 2.64±0.32 21.802 0.000 28.135 22.125 0.000 0.000
干预前,两组的各项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 HS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 HSS 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 HSS 评分对比[(),分]
组别 时间 疼痛 功能 活动度 肌力 屈曲畸形 稳定性观察组(n=41)t 值P 值对照组(n=41)t 值P 值t 组间干预后值P 组间干预后值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20.02±3.19 27.78±2.11 12.991 0.000 20.06±3.25 24.87±2.03 8.038 0.001 6.364 0.001 13.65±3.17 19.00±2.18 8.904 0.000 13.56±3.19 17.63±2.11 6.814 0.000 2.891 0.005 7.85±1.36 13.65±1.77 16.638 0.000 7.96±1.24 10.90±1.76 8.744 0.000 7.054 0.000 6.07±1.47 8.75±1.24 8.923 0.000 6.09±1.43 7.22±1.16 3.930 0.000 5.770 0.000 5.09±1.34 8.26±0.78 13.091 0.000 5.04±1.32 7.70±0.76 11.182 0.000 3.293 0.002 5.89±0.68 8.77±0.51 21.695 0.000 5.82±0.64 7.90±0.56 15.661 0.000 7.355 0.000
干预前, 两组的膝关节主动复位误差角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30°、45°、60°膝关节主动复位误差角度值均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4。
表4 两组膝关节主动复位误差角度值对比[(),°]
表4 两组膝关节主动复位误差角度值对比[(),°]
组别30°干预前 干预后45°干预前 干预后60°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41)对照组(n=41)t 值P 值4.72±0.64 4.67±0.62 0.359 0.720 2.10±0.45 2.89±0.42 8.218 0.000 5.22±0.78 5.27±0.74 0.298 0.767 3.38±0.57 4.55±0.58 9.213 0.000 5.16±0.68 5.10±0.62 0.417 0.677 3.49±0.31 4.11±0.37 8.224 0.000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骨科手术,手术创伤大,容易引发炎症,导致周围软组织肿胀,增加术后疼痛程度,增大关节活动阻力,同时易伴有肌力不足现象[9]。 因此术后需加强膝关节活动度锻炼及肌力锻炼,两者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项都可能对膝关节功能康复造成影响[10]。 常规训练中,患者往往过多关注膝关节活动度的锻炼, 忽视肌力训练,从而发生肌力减退现象[11]。 因此,术后尽早介入肌力训练,联合膝关节活动锻炼,两者相互促进,可加强关节稳定性、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促进膝关节康复[12]。
该研究中观察组的术后切口感染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与王海等[1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通过合理体位可改变局部血管和组织张力,减少组织出血量,对于减轻局部关节肿胀程度和预后具有积极意义[14]。 有研究指出,术后采取屈膝位可减少患者膝关节周围组织渗出量及出血量,同时可促进局部纤维溶解活化,改善关节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抑制血栓形成的目的,有助于恢复局部膝关节功能[15-16]。 研究结果还显示, 干预后, 观察组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各项 HSS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与梁成军[17]研究结果相一致。 观察组的 30°、45°、60°膝关节主动复位误差角度值小于对照组(P<0.05)。 樊晓棠等[18]于研究中指出,早期下肢力量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应纳入术后护理康复计划。 陈琛等[19]于研究中指出,抗阻力训练可改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期结局,增加其腿筋肌肉力量。 抗阻力训练是治疗肌肉衰减征较为有效的手段,抗阻力训练可增强肌细胞中线粒体氧通量,诱导肌卫星细胞激活,也是潜在的肌肉合成刺激因素,促进适应性肌肉增大[20-21]。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主动功能锻炼可促进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关节等运动器官感觉更加灵敏,提升膝关节屈伸、旋转功能,且随着肌力增强,患肢伸直功能亦随之恢复,改善受限关节的活动范围[22-23]。
综上所述,早期抗阻力训练配合早期屈膝位有助于提高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增加关节稳定性、改善行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