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绮华
(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佛山 528244)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逐年增高,主要是因冠状动脉急性堵塞引发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所致,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若不及时接受治疗,甚至会造成死亡[1]。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AMI 的首选方法,可实现缺血心肌血流再灌注,但术后患者长期卧床,易引发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不利于功能恢复。因此,临床需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尽早恢复患者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2-3]。早期心脏康复策略的目的在于降低心脏缺血事件再发生风险,实现患者较早离床活动、早出院的康复目标[4]。 基于此,本研究选择 2019 年 9 月—2020 年 8 月本院收治的146 例AMI 行PCI 术后患者为对象,通过分组对照,旨在探讨早期心脏康复策略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收治的146 例AMI 行PCI 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73 例。 对照组男 36 例,女 37 例;年龄 40~82 岁,平均(61.25±2.13)岁;病程 1~7 年,平均(4.12±1.13)年;心功能分级:I 级 32 例,Ⅱ级 25 例,Ⅲ级 16 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23 例单支病变,35 例双支病变,15 例三支病变。 观察组男 38 例,女 35 例;年龄 39~81 岁,平均(61.47±2.56)岁;病程 1~7 年,平均(4.24±1.12)年;心功能分级:I 级 30 例,Ⅱ级 25 例,Ⅲ级 18 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25 例单支病变,30 例双支病变,18 例三支病变。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5]中相关诊断标准;均行PCI 治疗;基本沟通、认知功能无障碍;心功能分级≤3 级;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存在精神异常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者;患有严重感染性疾病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干预。 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密切监测并详细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等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叮嘱患者适量饮水;给予患者穿刺点抗血小板、抗凝类药物处理,留置导尿管,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出现血肿;出院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常规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叮嘱其定期来院复查。
观察组采用早期心脏康复策略。(1)制订针对性干预计划:护理人员及时评估PCI 术后患者病情,对其进行心电监护,确定危险层次,针对性疏导其负面情绪,制订针对性干预计划。 (2)心脏康复运动干预:①术后第1 天:术后6 h 内,患者需绝对卧床,若其产生不适感,护理人员可适当按摩其腰、腿部位,调整体位,抬高床头 15~30°,6 h 后按压穿刺点,引导患者活动主关节;术后12 h 后,患者可进行远端肢体活动,自主活动患侧腰肢,适当放松体位,训练腹式呼吸,但幅度不宜过大,4~8 min/次,3~5 次/d。 ②术后第 2 天: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进行自主翻身、呼吸肌训练,活动肢体、关节,10 min/次,3~5 次/d;患者可于床上进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类食物,有利于大便顺畅。③术后第3 天:患者可自主进行穿衣、刷牙、洗脸等简单活动,进行床边坐站训练,保持双下肢自然下垂,15 min/次,3~5 次/d, 根据患者病情逐渐调整训练时间及次数。④术后第4 天: 患者可于床边缓慢走动, 室内步行100 m 左右,练习自主进食。⑤术后第5 天:患者可于室外走廊进行短暂活动,漫步100~150 m,扶扶手进行上下楼梯训练,2 次/d,练习生活自理。 ⑥术后第6天: 根据病情患者可于室外走廊步行300 m 左右,不需扶扶手进行上下楼梯训练,3 次/d。 ⑦术后第7 天~术后1 个月:患者可根据病情逐渐增加步行距离及上下楼梯训练次数。在训练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疼痛、气短等不良反应需立即停止训练,及时调整训练方案。
两组干预时间均为1 个月。
(1)血流动力学:于干预前后检测患者的心排血量 (CO)、 平 均 动 脉 压 (MAP)、 心 率 (HR)、 舒 张 压(DBP)及收缩压(SBP)水平。
(2)心功能:于干预前后采用超声诊断仪(徐州贝尔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型号:BLS-X3, 苏械注准20182230603) 测量患者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3)生活质量:于干预前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评估,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4 个维度, 共74 个条目,采用5 级评分法,评分范围0~100 分,评分越高则表示生活质量越优。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观察组 CO 大于对照组,MAP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BP、SBP 及 H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组别对照组(n=73)观察组(n=73)t 值P 值CO(L/min)干预前 干预后4.77±1.29 4.84±1.34 0.322 0.748 5.12±1.10 6.52±2.05 5.142<0.001 DBP(mmHg)干预前 干预后SBP(mmHg)干预前 干预后MAP(mmHg)干预前 干预后80.16±6.30 81.34±5.85 1.173 0.243 79.43±5.92 81.15±5.42 1.831 0.069 129.38±13.27 130.35±14.52 0.421 0.674 128.52±13.34 129.66±13.95 0.505 0.615 96.45±7.39 95.52±7.17 0.772 0.442 89.29±6.11 81.37±6.16 7.799<0.001 HR(次/min)干预前 干预后75.67±9.13 74.21±8.86 0.981 0.329 74.36±8.97 76.25±8.16 1.332 0.185
干预前,两组 LVESD、LVEDD、LVEF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 观察组LVESD、LVEDD 均低于对照组,LVEF 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
组别对照组(n=73)观察组(n=73)t 值P 值LVESD(mm)干预前 干预后LVEDD(mm)干预前 干预后43.17±3.82 42.60±3.58 0.930 0.354 37.25±2.40 35.82±1.45 4.357<0.001 71.54±6.10 70.07±6.64 1.393 0.166 60.25±5.44 54.97±4.61 6.327<0.001 LVEF(%)干预前 干预后54.15±5.61 55.63±6.27 1.503 0.135 67.17±5.92 69.54±5.48 2.510 0.013
干预前, 两组GQOLI-74 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 GQOLI-74 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患者 GQOLI-74 评分对比[(),分]
组别对照组(n=73)观察组(n=73)t 值P 值躯体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25.22±3.36 24.94±3.23 0.513 0.609 30.16±3.42 39.28±3.55 15.808<0.001社会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心理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21.14±1.40 21.52±1.63 1.511 0.133 27.55±3.11 36.12±3.46 15.739<0.001 21.57±1.95 21.97±1.58 1.362 0.175 30.64±2.26 39.30±2.16 23.668<0.001物质生活状态干预前 干预后17.23±2.97 17.07±2.07 0.378 0.706 25.92±2.73 32.82±2.72 15.298<0.001
AMI 患者易发生心力衰竭、局部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并发症,PCI 可在短期内快速恢复AMI 患者冠状动脉血液供应,减缓心肌缺血,降低病死率,但仍会有支架内血栓形成、无复流等并发症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早期心脏康复运动干预可减轻绝对卧床对AMI 行PCI 术后患者肌肉和心血管的不利影响,有利于改善其心功能[6]。
传统康复观念认为PCI 术后患者需绝对卧床1周,严格限制体位,以降低患者心脏负荷及心肌氧耗,但易使患者腰酸背痛、排尿困难,产生焦虑、烦躁心理,影响休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7]。随着康复模式的改进,目前临床认为PCI 术后可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训练,有助于缓解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状态,从而促进术后快速恢复。 本研究对患者采用早期心脏康复策略,绝对卧床期后根据患者病情引导其进行适当活动,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其进行持续性心脏康复运动,能够较好地改善其心脏功能及运动耐力,从而促进其生理功能改善,有助于增加其机体免疫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8]。负面情绪会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血管收缩,加重患者心肌损害程度,早期心脏康复策略通过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进行健康宣教,有助于缓解其负面情绪,改善心肌功能[9]。 早期心脏康复策略通过引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能够增强其呼吸肌肌力,扩大胸廓活动范围,改善呼吸质量;肺功能改善,血氧饱和度增加,能够改善骨骼肌功能,增加骨骼肌氧利用率,提高有氧代谢能力,有利于增强心脏收缩功能,增加CO,进一步改善心功能[10]。PCI 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心脏康复策略,可扩张周围血管,增加组织灌注,降低MAP,改善冠脉血流,增加心肌供血,有助于改善心肌缺血,促进心功能快速恢复,进而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 观察组CO 高于对照组,MAP 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 均低于对照组, 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 DBP、SBP 及 HR 相近 (P>0.05)。 上述结果说明早期心脏康复策略能够改善AML 行PCI 术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早期心脏康复策略能够有效改善AMI行PCI 术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增强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