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左高超
文言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归根结底,读懂字词是实现文言文教学价值的基本条件。然而,死记硬背仍是当前文言文字词教学的常态。由于文言文中单个词语往往具有多层含义,因此在翻译时学生常常区分不清,即使是同一含义在不同语句中所体现的内涵也有细微的差异,学生很难做到准确翻译。因此,在日常教学或考试中,学生出现漏译、误译现象也就在所难免。那么,如何使学生减少漏译、误译,提高翻译的准确率呢?笔者认为,引入语境教学的理念,让学生结合语境进行字词的学习和翻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文言文翻译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王宁教授认为,真实的教学情境就是语境。根据孔凡成先生对语境的分类,笔者认为,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认知语境、社会文化语境进行文言文词语翻译训练,将会对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起到很好的效果。
所谓上下文语境,又称“语篇语境”,语言环境,即狭义的语境,是语言内环境,指语言符号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口语交际中的前言后语和书面交际中的上下文。文言文中,文言字词的特殊含义大都在其进入特定语句并与其他词语结合后才能被最终确认。因此,充分联系上下文,结合上下文语境,是准确推断或把握文言字词在文中真正含义的重要手段。联系上下文语境通常有以下三种做法:
1.联系上下文感情色彩
词汇是情感的载体,文言词汇的翻译要遵循原文的感情色彩,不能随意更改。不同的情感要选用不同的词汇与之对应,否则极易造成对原文情感的误解。例如: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其中“深”和“遇”的翻译,许多学生拿捏不准。大多数学生将“深”翻译成“深厚”,还有学生将其翻译成“深刻”,甚至有学生将整个句子翻译成“秦国遇到将军,真是有很深的缘分啊”。学生之所以无法做到准确翻译,关键就是缺乏“上下文语境”意识,不能够联系上下文,确定关键词汇的感情色彩。通过联系下文可知,樊於期将军的父母及整个宗族都惨遭秦王毒手,这是秦王对待他的具体表现。此时的荆轲是站在樊於期的角度来表达对秦王的憎恨,因此,“深”字应该具有深刻的仇恨色彩。由此可见,这里的“遇”应该翻译为“对待”,“深”应该翻译成“狠毒”。
2.联系上下文的语法结构
文言文讲究结构工整,行文常用对仗、排比、并列、词句对举等句法结构。在这些对举句中,对称位置的词汇往往具有词义相近或相反的特点。因此,对一些生僻字词或语句,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语法特点来推敲词义。比如“安不忘虞”,根据语法结构特点可以推断出“虞”的意思应该是对“不安”的担心。
再如: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许多学生对“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的翻译不够准确,简单地将其翻译为“(曹操)当时正好攻破荆州,于是下江陵,顺着水流向东行去”。如果按照“采点给分”的标准衡量,这样翻译虽然顺畅,但是其对重点动词“下”的翻译是比较草率的,势必丢分。通过联系上下文可知,“下”与“破”应该词义相近,既然“破”是“攻破”的意思,那么,“下”就应该翻译为“攻下”或“攻占”。
再以2020年全国卷Ⅱ的真题为例:
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
许多学生对“欺君僭上、蠹国害民”的翻译不够准确。“僭”和“蠹”皆为生僻字,如果学生能够依据上下文语法结构进行推断,便能得知“僭”与“欺”、“蠹”与“害”皆为近义词,从而推断出二者的词义。
3.联系上下文的语义结构
一切语言的应用和言语的交际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展开的,语境影响、制约着语义,是正确理解语义的重要依据。可见,语义是随着语境的变化而改变的。同一个词汇在不同的语段中具有不同的语义,因此,要想准确把握语义,必须充分联系上下文。比如,同样一个“绝”字,放在“而绝江河”中就有“横渡”之意,放在“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中就是“断绝”的意思。
以2019年全国卷Ⅰ的真题为例: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画线句中“短”字的翻译出现不少问题,许多学生忽视了该句前面的语言环境“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及后面的语言环境“于是天子后亦疏之”,如果能够关照到“尽害之”及“天子后亦疏之”的语境,学生就不难推断出采分点“短”应该翻译为“诋毁”或“说坏话”。
认知语境是一个人已有的认知结构,即贮存于个人长时记忆内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实质性内容以及它们彼此间的联系,是一个人已拥有的全部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高考内容是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内容的再次呈现,基于此,我们在文言文翻译时通常要结合阅读认知背景和生活认知背景。
1.阅读认知背景
学生已经掌握的阅读认知背景对翻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在翻译前是否具有恰当的原有认知,在翻译时能否激活这些认知,影响着翻译的准确度。
以2019年全国卷Ⅰ的真题为例: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许多学生在翻译“稍”字时,错误地将其翻译为“稍微”。其实,学生只要结合自己的阅读认知背景来分析,便能得出准确的翻译。学生在初中就学过《伤仲永》一文,文中有“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一句,这里的“稍稍”就是“渐渐”的意思。
再如,
及孝文帝元年,初镇抚天下,使告诸侯四夷从代来即位意,喻盛德焉。乃为佗亲冢在真定,置守邑,岁时奉祀。召其从昆弟,尊官厚赐宠之。诏丞相陈平等举可使南越者,平言好畤陆贾,先帝时习使南越。乃召贾以为太中大夫,往使。因让佗自立为帝,曾无一介之使报者。
(《史记·南越列传》)
阅卷结果反映,许多学生将画线句中的“曾”错误地翻译为“曾经”。其实,学生只要能够结合《赤壁赋》中学过的“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来分析,便能得知此句中的“曾”也是“竟然、居然”的意思。
认知语境的运用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引导学生加强课内知识的储备和梳理,并能够自主利用认知语境进行准确翻译。
2.生活认知背景
语言在演变过程中,一些现代人耳熟能详的语句在古代汉语中的表达与现代汉语区别不大,因此,在翻译这类语句时,我们可以结合现代语义的生活认知对其进行翻译。
比如,在《愚公移山》中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一句,其中“匮”字,起初许多学生不会翻译,但是在生活中,学生有“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的表达,如果同学们能够结合生活中的语言表达来对应“匮”字,就能顺利地将其翻译到位。再比如,《鸿门宴》中“秋毫不敢有所近”,许多学生将此句翻译为“财物丝毫不敢接近”,这种翻译将“近”翻译为“接近”并不准确,如果学生能够结合生活中常用成语“秋毫无犯”来解释此句,将本句翻译为“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则更为准确了,也与部编版教材的翻译最为接近。
并且,由于语言具有时代性和修辞性等特点,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许多语句在翻译时需要采取还原和意译的原则,在翻译过程中,如果能够参照生活认知背景,则有助于翻译更加准确和流畅。
仍以《鸿门宴》中“秋毫不敢有所近”为例,有个别学生将“秋毫”直译为“秋天的毫毛”,联系生活认知背景可知此句为夸张的修辞手法,应该采用意译的翻译策略,还原其真实意思“一丝一毫的财物”,这样翻译就比较准确了。
再如,《琵琶行》中“主人下马客在船”,如果翻译成“主人下了马客人留在船上”,明显不符合生活常识,进而判断此句为互文句,因此翻译为“主人客人一起下马上船”则比较准确。
以2019年江苏卷第7题(1)为例:
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
在翻译时,根据生活认知语境可知,“汗血”是古代西域的骏马名,文中是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对“此儿”做一个判断,因此翻译为“这个年轻人(好比)是汗血宝马”。
文言文是对古人思想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反映,是古代社会文化环境下的精神遗产,与当前社会文化环境相距较远。因此,在文言文的翻译中如能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就能有效避免因古今文化缺位所造成的翻译不当。比如: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张衡传》)
有的学生将“相”翻译为“丞相”,这就是没有结合社会文化语境而造成的误译。西汉初年,郡县制和藩国制并存,中央地区实行郡县制,河间实行藩国制;中央地区的“相”是丞相,藩国区域的“相”应该翻译为“国相”。
运用社会文化语境进行翻译通常有以下两种方式:
1.联系汉语文化规律
在社会文化语境中,汉语文化规律对文言文翻译的影响极大,如果不按照汉语规律进行文言翻译,就无法提高文言文翻译的准确性。根据汉语文化规律开展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汉语特点,比如汉字特点和语音特点。
汉字是表意系统的文字,据统计形声字占比80%以上。以形推意,根据汉字构造推断生僻字义是我们理解文言文的一个常用手法。
例如: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从庞籍辟,通判并州。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籍从其策。
(选自《宋史·司马光传》,有改动)
命题者据上文设置了一个题目,如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即了其大指指:通“旨”,主要意思
B.年甫冠 甫:刚刚
C.夏人蚕食其地 蚕:像蚕食桑叶一样
D.耕者众则籴贱 籴:卖出粮食
在解答这道题目时,如果学生根据汉字构造规律来推断,就能迅速得出正确答案,既省时又准确。“籴”字上面是“入”,下面是“米”,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汉字造字特点分析出其义应该是“买进米,买进粮食”,而D选项却解释为“卖出粮食”,很明显是错误的。
无独有偶,在2020年全国卷Ⅰ的文言文翻译中也出现了对“粜”字的翻译:
此句中的“粜”是关键实词,也是一个采分点,如果学生能够结合汉字造字特点来分析,便能很容易推断出“出售、售卖”的语义。
汉字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古人在用字的时候经常用语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互相替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通假现象”。比如,“甚矣,汝之不惠”中“惠”通“慧”,“欲信大义于天下”中“信”通“伸”。借助社会文化语境明确通假也是我们翻译文言文时经常运用的重要手段。
例如:
(博鸡者)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豪民方华衣乘马,从群奴而驰。博鸡者直前捽下,提殴之。奴惊,各亡去。乃褫豪民衣自衣,复自策其马,麾众拥豪民马前,反接,徇诸市。使自呼曰:“为民诬太守者视此!”一步一呼,不呼则杖,其背尽创。豪民子闻难,鸠宗族童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博鸡者逆谓曰:“若欲死而父,即前斗。否则阖门善俟。吾行市毕,即归若父,无恙也。”
(《书博鸡者事》明·高启)
画线句中,博鸡者为民除害,痛殴豪民,其子听闻便“鸠宗族童奴百许人”,这句话中,“鸠”不好理解,也找不到合适的义项来翻译,这就需要联想到汉字语音的特点,“鸠”在此处是否通“纠”,“纠”有“纠集”的意思,用在此处正合句意逻辑。由此推之,“鸠”通“纠”,有“纠集”的意思。
2.结合社会文化背景
古文创作时代的风俗制度、地理经济等社会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认识及思维方式必定有一定的影响,这也一定反映在文字和言语表达中,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往往还要联系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例如:
谅辅字汉儒,广汉新都人也。仕郡为五官掾。时夏大旱,太守自出祈祷山川,连日而无所降。辅乃自暴庭中,慷慨咒曰:“辅为股肱,不能进谏纳忠,荐贤退恶,和调阴阳,承顺天意,至令天地否隔,万物焦枯,百姓喁喁,无所诉告,咎尽在辅。今郡太守改服责己,为民祈福,精诚恳到,未有感彻。辅今敢自祈请,若至日中不雨,乞以身塞无状。”于是积薪柴聚茭茅以自环,搆火其旁,将自焚焉。未及日中时,而天云晦合,须臾澍雨,一郡沾润,世以此称其志诚。
(《后汉书·独行列传》)
许多学生在翻译“咒”时,依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将其翻译成“咒骂”或“诅咒”,从上下文来看这是不合适的。如果我们能够联系社会文化语境,参照古人对蝗虫的信仰来翻译,便能准确地将其翻译出来。古人相信“天人感应”,认为“蝗灾”是上天对人类触犯神明的惩罚,因此,面对“蝗灾”,古人不敢怒也不敢言,只能虔诚地祈祷,以求获得“蝗神”的原谅。基于此,我们结合谅辅的话语内容可以得知,他是在向上天祈求,以期得到上天的谅解,因此,此处的“咒”应该翻译为“祈祷或祈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