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云霞 ,陈丹 ,李雅妮 ,王珊珊
(1.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安徽宣城 242000;2.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超声诊断科,安徽宣城 242000)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颈椎病,临床症状为颈痛、颈部活动受限、眩晕、血管性头痛、记忆力减退、视觉障碍,可伴有耳鸣、眼球震颤,旋颈试验阳性,重者晕厥或昏迷[1-2]。 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给家庭、社会、医疗带来负担。因此需要及时就医采取有效治疗方法。常规的药物治疗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整体效果欠佳且易反复。 电子灸是根据传统中医针灸原理结合现代磁疗等技术发展而来的,具有操作简单、无烟无火等特点。该文选取该院2019 年 3 月—2021 年 3 月期间接收的 60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电子灸对患者疼痛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更多有效方法。 报道如下。
选择该院收治的60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 对照组男 9 例,女 21 例,年龄 34~80 岁,平均年龄(54.17±6.87)岁。 观察组男 6 例,女 24 例,年龄 26~78 岁,平均年龄(52.34±5.21)岁。
纳入标准:(1)有不同程度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如头昏、眩晕等;(2)颈部有僵痛不适症状;(3)旋颈试验阳性;(4)X 片显示颈椎退变、 节段不稳、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等;(5)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液动力学检测结果异常。排除标准:(1)眼源性或耳源性眩晕者;(2)颈椎有骨折、脱位、结核、肿瘤、感染者;(3)患有严重心、肺、肝、肾、脑等重要脏器疾病者;(4)有严重精神障碍者;(5)神经官能症、颅内肿瘤引起的头昏、头晕者;(6)依从性差,不能完成计划者;(7)电子灸禁忌证患者。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该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该院伦理委员会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3.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 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03,规格:5 mg×20 粒/盒),每晚 1 粒,2 周为 1 个疗程,休息 2 d后,进行下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
1.3.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电子灸治疗。使用电子灸治疗仪[苏州工业园区为真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eMoxa-Ⅰ, 苏食药监械 (准) 字 2012 第 2270411号],选取患者百会穴双侧风池穴、颈夹脊穴、丰隆穴、阴陵泉穴。调整适宜温度(50~56℃),以患者局部有温热感为宜。 治疗 30 min/次,1 次/d,2 周为 1 个疗程,休息2 d 后,进行下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
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疼痛情况进行评估。 总分为10 分,分数越高则说明疼痛程度越严重。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检查椎-基底动脉, 观察血流动力学情况。主要包括:双侧椎动脉内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左椎动脉(Left Vertebral artery, LVA)、右椎动脉(Right vertebral artery, RV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systolic peak velocity,Vs)、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flow relactiy, Vm)、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es,RI)。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 检验,并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并以[n(%)]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 VAS 评分分析[(),分]
表1 两组 VAS 评分分析[(),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 值P 值8.13±3.72 8.10±3.63 0.032 0.975 5.32±2.41 3.27±2.13 3.491 0.001
治疗后,两组左椎动脉内径、右椎动脉内径均高于治疗前,LVAVs、RVAVs、LVAVm、RVAVm、LVARI、RVARI 均低于治疗前,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前左侧 IMT、右侧 IM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
组别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 值P 值左椎动脉内径(mm)治疗前 治疗后2.37±1.23 2.34±1.21 3.421 4.213 3.11±2.12a 3.52±2.42a 0.321 0.001右椎动脉内径(mm)治疗前 治疗后左侧 IMT(mm)治疗前 治疗后2.28±1.33 2.25±1.32 2,134 2.341 3.10±2.10a 3.55±2.44a 1.231 0.022 1.56±0.45 1.58±0.47 3.241 1.332 1.50±0.20 1.40±0.18 2.036 0.046右侧 IMT(mm)治疗前 治疗后1.50±0.41 1.55±0.44 2.313 1.373 1.49±0.19 1.39±0.18 2.092 0.041
续表2
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是由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导致椎动脉遭受刺激或者压迫, 从而使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3-4]。 中医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于“眩晕”范畴,痰湿痹阻经络,上不荣脑,发为眩晕。 颈部经络不通,气血不和,不通则痛,继而为病,故治以化痰祛湿、活血通络[5]。
临床常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即是常用药物之一。 该药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可缓解脑血管痉挛,增加脑部供血,还可防止缺血缺氧时大量钙离子进入神经元,改善脑微循环和神经元代谢,抑制血小板凝聚和血液粘度增高等。 但患者长时间应用药物治疗,极易发生较多不良反应,反而影响治疗效果。 而加入电子灸治疗能够加快患者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等,治疗效果将会明显提高。电子灸治疗仪器是通过电子技术实现灸疗功能的电子设备,由主机、灸头、灸片构成。 灸头由发热装置、温度传感装置、磁发射装置、固定装置组成。电子灸治疗是一种热、磁、远红外相结合的灸疗设备,能够控制温度,对多穴位进行灸疗。将电子灸应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通过对患者双侧风池穴进行刺激,能够改善头痛,放松大脑;通过对颈夹脊穴进行刺激,能够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等;通过对百会穴进行刺激,能够调节经脉,缓解头痛、焦虑等症状;通过对丰隆穴、阴陵泉穴进行刺激,能够起到缓解肌肉痉挛、加快血液循环等作用。 利用控制温度对穴位进行灸疗,能够有效改善颈椎动脉脑血流灌注,放松颈椎关节周围组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6-7]。将电子灸应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能够消除患者肌肉紧张和炎症水肿,还可以缓解肌肉痉挛以及颈椎疼痛,加快血液循环,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该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该文结果与项云霞等[8]研究结果一致,证明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加入电子灸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薛玲等[9]研究电子灸对外伤性头痛的效果发现,采用电子灸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采取西药治疗患者总有效率,且患者疼痛频次相对较低, 说明电子灸治疗效果较佳,应用范围较广。
综上所述, 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应用电子灸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加快缓解临床症状,还可以有效改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因此值得推广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