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普通高中劳动教育现状分析和路径探索

2021-08-10 03:56刘世刚李书冯刚
中国德育 2021年13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劳动课程

刘世刚?李书?冯刚

摘 要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家长、学生三个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当前普通高中劳动教育在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存在相应的现实问题和现实需求,为此,应全方位提升劳动认知水平,以知促行;整合劳动教育空间,以实践体验达成情感认同;强化劳动教育的社会属性,锤炼劳动意志;建立劳动教育课程规划记录制度,培育劳动文化。

关键词

普通高中;劳动教育;现状;问题;路径

作者简介

刘世刚,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李书,四川大学附属中学,一级教师;冯刚,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发展处主任,高级教师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强调尊重劳动,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2013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的意见》;2015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17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通过开展各类主题实践、劳动实践、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印发,提出构建符合中小学实际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劳动教育的途径,特别对劳动教育必修课、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以及学年劳动周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加强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推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劳动教育的实施颇有成效,但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对教师、家长、学生开展关于学校劳动教育的问卷调查基础上,对学校劳动教育现状进行探究,并提出普通高中劳动教育发展的路径,为充分发挥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提供借鉴。

一、普通高中劳动教育的相关研究综述

我国劳动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国家层面劳动教育政策的出台,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进一步促进了劳动教育研究的发展。当前,以学校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依托的劳动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多渠道拓展,同时有关劳动教育的研究进一步丰富,研究问题的指向性更加明确。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1]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近年来,在青少年群体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这与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以及劳动教育被淡化和弱化有关。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研究。

高中劳动教育研究的生成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共同演化的结果。1949年以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原理被广泛运用于学校教育,劳动教育尤其强调知行合一,具有充分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劳动教育逐渐与技术教育、思想教育相结合,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进入21世纪,全面加强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教育新导向,党和国家结合新形势,对普通高中劳动教育进行顶层设计,明确政策走向,加强思想指引;突出五育并举,强调五育的有效融合,全面加强劳动形式创新,强调家庭、学校、社会应形成合力,进一步完善劳动教育实施体系。

近年来,我国关于劳动教育研究的文章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2017年中国知网收录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中文学位论文和学术期刊论文共227篇,到2020年已上升至3,086篇,劳动教育已成为当下学术热点和焦点。其中,以“高中劳动教育”为主题的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共114篇,主要发表时间集中于2019~2020年,可见近两年来,高中劳动教育开始得到更多重视。

在现有研究中,有关普通高中劳动教育的博士学位论文暂缺,4篇硕士学位论文主要侧重对劳动教育现状、问题、出路的系统分析,如《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选取江西南昌9所中小学,以教师、学生、家长为对象开展实际调查,发现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2]《城市普通高中学生劳动教育管理与改革研究—以泸州高中为例》通过分析泸州高中劳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劳动教育管理模式和劳动教育参与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之路。[3]

学科课程融合是普通高中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科课程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有助于拓展劳动教育路径,进一步强化劳动的实践育人价值。基于学科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活劳動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当前普通高中劳动教育研究的方向之一。当前,我国劳动教育与高中学科课程融合研究主要指向学科课程中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和实施途径,如《劳动教育融入高中学科教学的实践路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等文章集中探讨学科课程与劳动教育的关系、劳动教育融入高中学科课程的意义和具体策略等。[4][5]

针对当代普通高中劳动教育的导向与实践,有研究从理论厚重感、现实针对性、时代需求度等方面进行探索,为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发与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如《“自教育”思想下高中劳动教育课程构建与实施》基于保定市美术中学的劳动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劳动课程多样性以及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6]《普通高中劳动教育价值实现的路径探索—以南菁高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为例》以南菁高中构建劳动教育五环模式为例,提出对新时代普通高中劳动教育的价值思考;[7]《普通高中的劳动教育:挑战与应对》基于高中劳动教育现状调查进行分析归因,梳理影响高中劳动教育质态的机制性和社会文化影响,提出高中劳动教育的现代教育体系。[8]

综合考量劳动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及现实状态,新时代高中劳动教育应当立足实践、面向现实,从劳动教育的体系构建、实践路径、重构策略等方面探索劳动教育改革途径,充分体现劳动教育研究的现实意义。

二、普通高中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及

结果分析

为探究高中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本研究基于四川大学附属中学丰富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分别对教师、学生、家长三个群体展开问卷调查,具体包括学校各工作岗位的教师、行政人员,以及三个年级的学生和家长,充分反映不同性别、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不同岗位的目标对象对学校劳动教育的意见及需求。网络回收205份教师问卷、1,965份家长问卷、1,109份学生问卷,问卷回收率为100%。

问卷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出发,针对调查对象对劳动教育的观点态度进行问题的设计。问题指向主要包括三个群体对劳动政策的了解程度、对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态度以及对高三年级参与一定量劳动的必要性认识等,力求通过问卷反映调查对象对劳动教育持有的真实态度、观点及評价,考察调查对象真实参与日常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现实状态,以及当前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整理与分析问卷调查数据,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将当前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汇总如下。

(一)知:劳动认识有待提升,劳动价值渗透明显不足

劳动认知与观念是劳动教育的基石。调查发现,当前学生对劳动教育有一定的认识,但认知程度并不高,没有完全认识劳动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意识有待提高。90.0%的教师认为“学生劳动意识淡薄或几乎没有劳动意识”;84.0%的教师和77.5%家长认为学生不劳动或不会劳动的原因是“忙于学习,没时间”。

(二)情:劳动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的培养缺位

劳动情绪与情感是劳动教育实施的催化剂。调查数据表明,当前学生参与劳动的主动性不强,与除教师和家长外的其他劳动者接触的机会较少,劳动认同度和情感差距较大。82.6%的家长和79.8%的学生本人都表示“学生偶尔主动或很少主动做家务”,仅有15.6%的家长、29.6%的学生认为“学生能主动并坚持做家务”。

另外,学生问卷调查显示,45.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劳动中存在做得不够好等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主动性不强”;问及参加服务性劳动的原因,50.0%以上的学生表示是自己主动或学校要求,30.0%以上的学生是因为家长要求或社区组织。教师问卷调查显示,仅10.0%的教师认为“学生能主动自觉劳动”,84.0%的教师认为“学生要在老师或学校要求下才劳动”。

(三)意:劳动过程缺乏意志锤炼

劳动意志与精神是劳动教育提升的助推器。劳动教育的过程需要学生在脑力及体力方面都有所付出,具备较强的吃苦耐劳精神。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吃苦耐劳精神较为缺乏,49.4%的家长认为孩子不愿做家务,93.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劳动中做得不够好等问题主要是因为缺乏耐心、太懒、怕脏怕累等。

(四)行:劳动方式单一,劳动能力有待提高

劳动行为与表现是劳动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当前,学生缺乏社会劳动的深度体验和劳动创造力,劳动场所主要集中于家庭和学校。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常做的家务劳动有整理房间和物品、洗碗、擦桌子、扫地、拖地、倒垃圾,会做简单家常菜的学生不足一半,会做技术难度更高的洗涤与缝补、家电维修的学生仅占7.9%和10.8%;参加过农业生产体验活动的学生较多,占比80.4%,而参加工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体验活动的学生相对较少,分别占比48.8%和22.6%。高中生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没有机会进行劳动实践,这是直接导致其劳动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三、系统构建新时代普通高中劳动教育的

路径思考

加强新时代普通高中劳动教育,对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应基于学校现状、满足本校学生需要,由教师作为主要开发者,遵循教育规律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加快构建知、情、意、行统一的劳动教育体系,合理有效地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热爱劳动,坚定劳动信念,将对劳动的知识认同、情感认同、意志塑造积极转化为行动实践和行动自觉。

(一)全方位提升劳动认知水平,以知促行

充分发挥理论教育、认知教育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一是打造专兼职劳动教师队伍。学校应着重培养精干的通用技术课程专职教师和能开设与劳动教育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形成以课程教学处、教育科研处为主导的劳动教育研究团队,并重视建设以班主任、科任教师、兼职教师为主体的劳动教育实施队伍。为深度拓展劳动理论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学校还应积极调动科研力量,对劳动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宣讲培训。二是进行系统的劳动理论课程建设。在系列理论课程中,以“劳动的价值”“劳动创造文明”“劳动成就人生”等为主题对学生进行劳动理论教育,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践行劳动精神,发扬劳动品格。三是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学校应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中发挥主要作用,让家长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为学生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风气。四是着力发挥社区的支持作用。可聘请社区干部、“五老”干部、职业学校教师、大专院校专家教授等具备丰富劳动经验的社会人员担任学校劳动教育辅导员,同时邀请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等走进学校,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培训、指导。

(二)整合劳动教育空间,以实践体验达成情感认同

为提升劳动参与度,搭建实践与情感认同的关联平台,学校应以课堂、家庭为载体,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真实的劳动场景,体会劳动情感,让劳动“有人气”“接地气”,让教育有情感、有温度。通过开发丰富的劳动教育课程,如“巧手女红,手作之美”“茶饮与健康”等,将劳动教育融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让劳动走进生活、融入人生,让学生体会丰富的劳动情感。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滋养价值观念的起始线,[9]为此,应通过开展日常家务劳动,如打扫清洁、烹饪烹调等,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辛苦,拥有感恩之心,增强家庭归属感和责任感。

(三)强化劳动教育的社会属性,锤炼劳动意志

学校应不断完善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建立并强化学校与社会劳动教育公共资源(如农场、工厂、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科研院所、实验室、博物馆等)的联系,在更广阔的劳动空间中锤炼学生的劳动意志。具体而言,一是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劳动空间,打造劳动教育基地;二是对接社区组织的社区服务、公益劳动等项目,发挥社区对学校劳动实践的支持作用;三是利用好企业、高校中的生产性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学农、学工的专业场地。以四川大学附属中学为例,目前学校已与四川省农科院、龙腾教育实践营地等十余家校外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全力搭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为学校劳动教育提供社会化的实施空间。学校还利用劳动日、劳动周,带领学生走进乡村参与新农村建设,走进农业基地了解农业科技的新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外劳动实践,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此锤炼学生的劳动意志、锻造劳动品质,促进学生劳动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建立劳动教育课程规划记录制度,培育劳动文化

学校应积极出台相应的劳动教育课程制度,以保障劳动教育落实落地。四川大学附属中学目前正抓紧制订劳动课程设置规划记录制度(见表1),力争从课程开发、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安全保障等多方面出发,全面推动劳动教育的顺利有序开展。

此外,学校应在劳动教育课程的设置中注重理论学习与劳动实践并举,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到劳动实践中,全面开发家务劳动、校内劳动、社区劳动、基地生产劳动资源,创新劳动教育的实践方式。在劳动实践中,应倡导问题解决与人格塑造并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炼之以意、导之以行,凸显学生的劳动自觉自省、自律自發,以课程为载体,培育劳动文化。

参考文献:

[1]柳友荣.美丽劳动:理论逻辑、本质属性与教育进路[M]//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中心.劳动教育评论:第3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51.

[2]许杨.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0.

[3]李奎.城市普通高中学生劳动教育管理与改革研究—以泸州高中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4]谢发超,向小琴.劳动教育融入高中学科教学的实践路径[J].中国德育,2021(3):66-69.

[5]刘乐婷.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J].教育观察,2020,9(39):23-26.

[6]贺宇良.“自教育”思想下高中劳动教育课程构建与实施[J].创新人才教育,2020(3):37-41.

[7]杨培明.普通高中劳动教育价值实现的路径探索—以南菁高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为例[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3):110-114.

[8]夏心军.普通高中的劳动教育:挑战与应对[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46-52.

[9]尹鑫,徐洁.新时代集体主义教育的内涵、意义及实施路径[J].中国德育,2021(3):10-14.

责任编辑︱何 蕊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劳动课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热爱劳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