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芳
文题亮相
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咏的对象,寄托了人们无尽的情思。月亮,曾引起你怎样的遐想?请以“月亮”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思路导引
1.认真审题,明确文体
从题目和材料来看,可写成具有一定寓意的记叙文,揭示月亮与人物、事件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也可写成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散文,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自己对某人、某事、某理的一种思考。
2.多方思考,把握含义
可借助古诗文,弄清“月亮”这个意象的常见寓意和象征意义。如慈母之爱、思乡之情、团聚之愿、高洁的品质、远大的抱负、历史的见证等。
3.联系实际,确定对象
可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展开联想,回忆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选择一个值得自己回忆、感念的人、物或一种萦绕于内心的情愫,作为叙述、描写、抒发情感的对象;或调动相关知识,充分挖掘月亮的内在意义,展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
4.模仿课文,借鉴写法
同学们可借鉴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许地山的《落花生》等作品的写作思路,学习其谋篇布局的方法,写出月亮的特点;特别要写出自己对月亮的独特理解,写出人与物的相似、相通点,从而由物及人、水到渠成地揭示主题。
【作文一】
月 亮
师巾凡
“今人不识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往今来,无论是学富五车的儒士,还是牙牙学语的幼童,都对月亮有着强烈的好奇与深厚的情感。我喜欢月亮,不仅因为它时而温馨,时而凄凉,时而承载着怀念,更因为它伴随我一步步成长。
小时候,我认识的月亮是在李白的《静夜思》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时的我不明白如此直白的一首诗,为什么会被那么多人传诵。
长大后,我才发现,我的床前从未有过单纯的月光,替代它的是混杂着城市霓虹灯的光亮;我的床前也没有霜的清冷,替代它的是隔窗向下望去柏油路面的灰冷;我也不曾在“抬头”与“俯首”间思念过我的故乡,替代它的是每次跟随父母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时的短暂与匆匆。于是,再读《静夜思》时,我读懂了每一次离开前,奶奶眼中的依依不舍;我体会到了身在异乡为异客的那种“望月思乡”的愁绪;我也懂得了那种宿于乡野、栖于客栈的任性只存在于遐想中。
后来,我认识的月亮是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初读时,我只觉得这首词太过凄凉,适合自己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慨然而发,以释胸怀。我甚至觉得这首词有些消极,悲欢离合自古就有,何必感叹,又何必难以释怀。
再读时我才发现,凄凉的背后,是哲理的思考。月的阴晴圆缺竟暗合了人间的悲欢离合,这悲欢离合竟是如此真实的人生写照。静心细思,谁的人生没有过与朋友的相聚与别离,谁的人生没有过怅然与放下,谁的人生没有过得意与失落;再读时我才发现,“此事古难全”背后的“消极”原来是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铺垫,这哲思背后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才是作者的内心独白。凝神再问,当自己在生活中遇到挫折,跌得头破血流时;当自己在学习中遇到困惑,艰难挣扎却不得其解时;当自己面对抉择,不知如何取舍时,最终还得用信念勇敢地站起来,因为我们渴望拥有前方的一片美好晴空。
我不喜欢“月亮月亮你别睡,迷茫的人已酒醉”的那种对安慰与同情的祈求;我不喜欢“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朦胧,以及“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悲哀。我心中的月亮应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游子思乡之情;我心中的月亮应该是“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万丈豪情;我心中的月亮应该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盛世美景。
月亮对我来说,有憧憬,有思念,有执着,也有哲理。记得贾平凹先生说过:“人生得也罢、失也罢、喜也罢,要紧的是心中一泓清泉不能没有清辉。”
讓我们携着那份期待,捧着那抹月光,盛装开启青春的舞会,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陕西渭南市渭南初级中学)
点评
小作者以对月亮的认识贯串成长过程,层次清晰,结构完整,文辞清逸婉丽,引经据典,功底颇深,尤其是通过对月亮前后不同阶段认识的对比来凸显主题。结尾耐人寻味,以感受开始,以感受作结,含义深刻,自然亲切。
【作文二】
月 亮
高泽宇
回首过去,在中华五千年文化历史长河中,唯有这轮月,亘古不变……
月,是万千儿童记忆中的一首童谣。
小时候,当太阳藏进树梢,月也悄悄地攀上了云端时,奶奶常抱着我坐在窗边,轻轻地哼唱着耳熟能详的童谣,“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奶奶一边唱着童谣,一边用手指着那轮皎洁的明月。那时候我什么也听不懂,只觉得好玩,圆圆的月亮在我眼里就像一张美味的披萨,两只小手努力而迫切地向前伸着,想把那张美味的披萨抱在自己怀里。可最后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玩累了的我,靠在奶奶温暖的肩头,在月光和童谣的交织中沉沉睡去。那明月,是这首童谣的化身吗?
月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一种象征。
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卷中,多少文人墨客为这轮明月写下了千古吟诵的诗篇。雄心壮志的曹操在观望沧海后,悟出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意气风发的李白举杯痛饮后,写出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忧国忧民的杜甫,在望见烽火四起后,寄出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壮志满怀的苏轼在赤壁写下了“一尊还酹江月”,更是在中秋月圆之际诵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感慨;多愁善感的张若虚在江畔望月后吟出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轮明月,浓缩了中华五千年来沧桑的文化。
月是漂泊异乡的游子的一位信使。
古往今来,无数游子面对这轮孤零零的明月,流下了孤单的泪水。苏轼的“千里共婵娟”不正是最真实的写照吗?在上海的姐姐和我说过这样一句话:“那时在西安,并未发觉故乡的月是如此的圆,如此的亮。现在到了上海,我才发现哪里的月都没有家乡的亮。我看过北京的卢沟晓月,也看过延安的宝塔映月。可再怎么比,依旧比不过西安的古城对月。”月亮就是在这沉寂中听着游子的诉说,就是在这沉寂中让人类的情感得以升华。月亮代表着千千万万游子的心。
童谣、文化、乡愁,它们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这轮璀璨的明月。
(陕西渭南市渭南初级中学)
点评
习作思路清晰,结构紧凑,衔接连贯,开头简而得当,语言流畅自然。小作者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对月亮的认识,蕴含朴素而深刻的哲理,从诗化的语言中,我们能体会到小作者对月亮浓浓的情感。结尾简洁有力,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