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摘 要】为更好地将情感教育与初中语文科目进行融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渗透情感教育,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对现阶段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提出有助于更好地实施情感的有效措施。情感教育对于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一定的帮助,在文字的氛围下加以情感的渲染,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7-0101-03
【Abstract】In order to better integrate emotional education with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subjects, teachers should infiltrate emotional education in daily Chinese teaching to better cultivate students' healthy personality and promote their all-round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motion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t this stag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improved,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hat help to better implement emotions are proposed. Emotional education is helpful to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Chinese teaching. The emotional rendering in the atmosphere of the text can better arouse the resonance of students and stimulate their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Keywords】New curriculum reform;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Emotional education
情感教育是指在進行教学活动中,注重关注学生的态度、情绪及情感状态,用一定的语言或书面形式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从而使学生以身心愉悦的状态接受语文课程的教育及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学底蕴和自身的文化修养。情感教育是我国应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初中阶段是学生情感丰富和发展的阶段,也是学生形成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思想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因此教师需向学生传导正确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语文科目是众多科目中与文学、情感联系点较多的科目,随着教学体系的改革创新,新课改下的语文科目更具丰富性,有散文诗集、古代诗歌、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等。新课改的语文不仅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同时也重点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其中包括学生的情感教育。文字可作为传递情感的载体,丰富的文字可表达多样化的情感,同时可通过学习不一样语文文章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
据调查,目前我国教师在实施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对于情感教育的渗透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一些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讲授,忽略学生的情感教育,单一性地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功利性地讲解考试中的重点,以让学生进行相关的背诵,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对于纯文字版的讲述普遍缺乏学习积极性的主动性,双方之间较难产生一定的共鸣,导致学生难以深入理解文字背后所代表的意义,难以构建学生心中的文化素养。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情感发展,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增值与提升,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情感教育渗透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教学,是指将一定的理论知识通过教师的讲述与举例,让学生掌握及懂得应用的过程,亦称为智慧与情感融合,追求文明的活动。在此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情感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语文是要求学生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相结合的学科。例如,在阅读古代诗歌时,学生需能代入相应的情景,从而明白作者诗句背后所表述的意义。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讲解时要加以情感进行气氛渲染。在教学中如果缺乏相应的情感因素的渗透,容易造成教师单一、枯燥性地进行文字的朗读,学生对于语文科目很难提起兴趣。散文诗集等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有一定的要求,例如有些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感觉学习散文集枯燥乏味,兴趣难以提高。情感教育通过生动的语言,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或相应的情感状态进行讲解,塑造一定的人物形象,对课堂教学进行情感的渲染,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字的本质,体现教学内容所表达的文字内涵。情感教育渗透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情感内涵,提高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兴趣,同时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性发展也有一定的协助作用。
三、情感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深度融合措施
如何更好地将情感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进行融合,是我国众多教育领域学者一直努力探讨及研究的课题。目前在新课改地背景下,初中语文科目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可作为推广情感教育重要的媒介。同时通过加强实施情感教育重要性的意识、进行情景模拟教学、举办情感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关注等措施,实施日常初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情感教育与语文科目的融合。
(一)加强情感教育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需从提高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意识根源性问题进行改革,这样可以更好地改善情感教育未受重视的现状。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情感教育对语文教学乃至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内容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对过去传统的单一性理论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创新,增强自身对实施情感教育重要性的意识,从而落实日常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开展与实施情况。教师可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在设计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丰富的情感元素,但需要在课前对课堂所需要讲解的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明白文章的主旨,同时遵循情感科学性与真实性的原则,科学导入相应的情感元素。例如,在课堂上可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堂的抢答及提问,同时课堂上可组织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团队的比赛等,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及团队合作重要性等意识。
(二)情景模擬教学
情景模拟教学,有利于营造丰富情感的氛围,可以提升语文课堂的学习和教学效率,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中的作者情感。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运用情感导入,利用文中的情感切点导入相应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朱自清的《背影》散文学习时,重要的是让学生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父亲对于作者一份深沉但伟大的爱。父亲叫作者在原地勿动,他去买几个橘子,作者在看到父亲的背影后所引发的一系列情感,是文中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如果单纯性地进行教材的阅读,学生较难理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同时可利用多媒体平台播放有关父爱主题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在阅读时还可适当地运用语言艺术,以声情并茂,充满感情的语气进行朗读,渲染课堂的气氛,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快速进入相关的学习状态,同时激发学生与文章情感的共鸣。
(三)举办语文情感类活动
单一性的课堂理论教学不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教师可将目光放至学生的课余时间中,通过开展主题丰富多彩的情感类活动,加强学生对情感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可举办以朗读古代诗歌为主题的朗读大赛,激发学生的自主探讨诗中丰富的情感,然后通过朗读表达所领悟到的主人公的情感内涵;也可以举办有关表达爱的文章比赛,可以是书写父爱、书写母爱,也可以关于友爱,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爱的情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还可以举办爱国主义的知识竞赛,让学生以团队形式参加,可以书写爱国主义文章,可以朗读爱国主义的诗歌名著等。通过比赛来增强学生对情感教育的认识,使学生在团队里面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做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及班级的凝聚力。同时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情感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生活之中进行观察和体验,在实践中获得多样的知识的情感,进而提高文学修养。例如,在讲述有关母爱的胡适的《我的母亲》课文时,教师可讲述母亲的伟大、列举母爱的例子,也可组织学生课后亲自为自己的母亲做一件事,可以是家务,可以是送花等,围绕母亲进行展开并记录相关的体验感觉,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在相应的活动中将情感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可以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的价值观。
(四)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关注
爱是教育的基石,也是情感交流的基础。教师真挚的关注和爱护可以更好地呵护学生成长,同时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初中阶段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时期,也是内心情感发展和形成性格素养的关键时期,他们有着青春期独特的个性化性格。而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形成自身品质过程中的关键人物。教师应与学生保持和谐的关系,与学生在课堂上为师生关系,在课后可与学生以朋友的关系相处,关注学生的成长,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每一位学生需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对于较内向的学生,可在课后与其进行谈心,鼓励其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增强其自信心;对于较调皮、学业懒惰的学生,需多一分耐心的指导;对于犯错的学生,应耐心与其说明犯错的原因及改正的措施等,使学生感受到一定温暖的同时懂得为他人着想、耐心对人的思想等。
四、结语
本文讲述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如何更好地实施情感教育于日常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说明了情感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建立健全人格等的重要作用。情感教育可帮助语文教学更好地开展及实施,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将情感教育的渗透入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提升语文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俊林.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
[2]吴润.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华夏教师,2019(06).
(责任编辑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