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制学习与考核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以《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为例

2021-08-10 07:26范之维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8期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实训室护理学

范之维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四川·成都 610051)

“小组制”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的创意性和实效性就在于将促进学生学习主要途径的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不再仅仅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将教学互动延伸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共同掌握知识。当然这种生生互动的前提,必须赋予小组成员与学业有关的任务和利益,使学生兴趣、目标和努力达到一致性,从而建立真正的合作关系和积极合作的心理气氛。

1 小组制学习模式现状及问题

第一,师资力量短缺,增长不足。近几年,各类院校护理专业招生人数逐年增加,而教育教学资源却未相应增加,尤其是专任教师的短缺,使得学生练习缺乏有效的巡回指导,教师很难发现差异较大的全体学生的所有问题,学生也不易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能有效提高操作技术水平。

第二,实训室管理难以实施。由于基础护理学的实训项目多样、用物繁多,且基础护理学实训涉及穿刺项目,会产生各类医疗感染垃圾,每次实训课后学生进行用物归类整理或垃圾分类往往不符合规范,给实训室管理造成很大困难。

第三,实训课纪律混乱。对于护理实训室来讲,它就是一个模拟的病房。学生进入实训室后就必须注意自己的一些言行举止,就应当像进入真正的病房一样严肃。但是,在现实的护理实训中,一些护生缺少职业概念,上课时存在各种违反实训规定、态度不端正的现象,例如留长指甲、衣帽不端正、穿拖鞋或者高跟鞋、佩戴各种首饰、嬉笑打闹、化妆过浓、上课迟到、乱丢垃圾、大声喧哗、玩手机等等,这些不良习惯不但会对护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产生影响,也阻碍了其职业素养的建立。在课堂中也存在着诸多的违规行为。这些不良的习惯严重的影响了实训的效果与质量,还制约了护生们职业素养的建立。

第四,实训练习缺乏人文关怀。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是现代各大医院所采取的新型护理模式,强调对病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的全方位护理模式。但是,护生在自行练习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尊重致使护生们步入实际临床不能有效与病人进行沟通,严重的阻碍了护生们职业素养的培养。

2 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文通过选取 T 校 2019级护理专业 1、2、3、4、5、6四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3、5、6班学生为对照组,1、2、4班学生为实验组。通过对比两组学生的入学成绩发现,两组学生的入学成绩差异无显著性。在校学习期间,两组学生开设的基础护理学课时数相同,也均安排在大二上学期上课,都进行16周的教学。教学过程中采用相同的教材;教学资料(PTT、教案、大纲等)相同;授课教师一致;教师授课前并不告知其所进行教学的班级,排课方式尽可能保证一定随机性,并保证每个班级所受学时相同。

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案。以个人为学习单位,采用教师示教—个人练习—个别指导模式练习。即教师课堂示教后学生在课堂上练习,老师巡视指导,课后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自行去实训室练习,每个实训项目考核时每个学生的成绩只与自己有关。

实验组则采用实训小组合作学习与考核制度教学方案授课。即教师课堂示教后学生在课堂上练习,老师巡视指导;每次实训项目课堂授课后,任课教师对小组长的操作进行逐一培训和考核,确认达到评分标准80分以上水平;组长督促并巡视指导组员的练习。操作结束后每名组员自我总结,组长及时记录各组员操作时的问题及改进建议。重点强调组员之间相互合作、指导、相互督促,取长补短。

3 结果分析

对2019级护理专业六个班学生采用方差分析,得到结果如下:

表1:2019级护理专业学生实训成绩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上述数据进行组间两两对比,对比结果如下:

表2:2019级护理专业六个班学生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通过相关性研究显示,1班与5、6班;2班与5、6班;4班与 5、6 班;3 班与 4、6 班显著性指数均小于 0.05,故 1、2、4 班与5、6班;3班与4、6班有明显差异,研究具有显著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六个班学生的实训分数进行平均数统计分析得出,从描述结果上来看,实训成绩排序为3>5>6>4>1>2。可以说明,在采取“小组制”学习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成绩明显好于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授课的学生。

4 讨论

以课程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小组制”学习模式在高校教学中愈加普遍。在该模式中,教师不再是课程学习的领导者和主体,学生也不再仅仅是课堂的参与者与被动接受者。教师主导地位翻转,学生成为引领自己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成为点评者与引导者。在“小组制”学习模式中,教师引领学生习得技能,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小组中通过任务划分来明确学习要求,最终通过小组合作来达到学习目标。“小组制”学习模式有较多优点。“小组制”学习模式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将个体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最终促进个人和他人成果的最大化实现。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个体化学习”相比,课程小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合作意识与自我责任感,增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造思维。但该学习模式也有明显缺点,学者认为,“小组制”的学习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的同时也不难发现该学习模式也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低效率,无效率”的现象。小组制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缺乏系统化的评价体系、小组成员参与度不高而产生的“边缘人”现象。有学者深入研究了“小组制”学习模式的潜在问题,并将研究聚焦在小组评价机制体系方面,提出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时要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合作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评价相结合,同时,在小组评价过程中,要重视对小组过程的评价。

在小组任务设计方面,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的成效,小组任务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系统性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能否实现预期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但并不意味着任务布置后教师就可以不用花费时间精力参与学生的完成过程。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学科的基础,是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基本、重要的课程之一,同时基础护理学也是护理教育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实训教学占50%。护生对基础护理学实训技能操作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其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因此,通过护理实训教学来提升护理专业学的专业技能就显得尤其重要。

《基础护理学》是以基本技能操作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其实训内容多,辅导任务重,加之学生人数多,在实训辅导中教师无法在单位时间内做到对每一个学生逐一进行指导、纠错,因此教学中的生生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尤为重要。为此在实训教学中,将实训与考核即过程与结果两者关系有机地凸现出来,将学生最关心、最具有切身利益的技能操作成绩与小组每位成员挂钩,从而给学生一定的压力,使他们感到人人身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促使学生重视课堂练习,认真研究操作,激发学习兴趣,改变被动学习的状况。

猜你喜欢
基础护理学实训室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应用Delphi法重构高职《基础护理学》教材的研究
《基础护理学》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分析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以问题为基础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基础护理学》的应用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