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粮油加工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研究

2021-08-10 07:26薛友林杨开一张冠男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8期
关键词:粮油月饼加工

毛 倩 薛友林 杨开一 张冠男 赵 奇

([1]辽宁大学轻型产业学院 辽宁·沈阳 110000;[2]东北大学医学与生物信息学院 辽宁·沈阳 110000)

0 引言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全力探索新工科发展新模式,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以期培养多样化的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鉴于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提升新工科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还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将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互配合,发挥融入式、渗入式的协同效应。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探索思想德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协作同步,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粮油加工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研究粮油原料的加工理论和加工工艺的应用科学,课程内容繁杂,与其他专业课程联系紧密,如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工程原理等。课程内容既有系统的理论学习,又有较多的实践环节,是集基础性知识与应用知识、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于一体的专业核心课程。为此,本文以粮油加工学为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培养新时代伟大的工程师为目标,深入挖掘粮油加工学课程思政元素,提升课堂育人质量,实现专业课教学与价值引领的双重统一。

1 课程学情分析

粮油加工学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各类粮油食品加工技术基本原理、适宜加工工艺及创新加工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加强学生综合设计、解决问题及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因此,为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联系更为紧密,辽宁大学轻型产业学院开设了粮油加工学理论课和粮油加工学实验课,这2门课程分设于2个学期(分别开设于第6和第7学期)。前者主要讲授粮油原料的初步加工、深加工与转化(如大米、面粉、油脂的加工),面制品原材料性质、应用及面制品生产过程(如面包、饼干、月饼等的加工);后者主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完成面制品的加工过程,使学生掌握生产、品质分析与控制等关键生产操作的基本程序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这2门课程基本涵盖了粮食和油脂加工及面制品生产的内容,能使学生对粮油加工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有较全面的学习。但由于理论课与实验课程分设于2个学期,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并且在第7学期实验课程开设时,部分学生准备考研,致使学习兴趣降低,缺乏主观能动性,还有部分学生在工作和继续深造二者徘徊,对专业认知不深刻,人生目标不明确等。

随着辽宁大学教学改革的深入、轻型产业学院培养方案的调整和专业课程体系的变革,课题组将粮油加工学理论课和实验课整合为一门课程;同时要求任课教师根据高校教育教学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加强基础知识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并结合思政工作,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升学科内涵,把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专业素养、团队协作精神等融入课程教学中,正确引导高等院校学生,帮助其把握人生方向,培养学生具有“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工匠精神,继而满足新工科背景下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2 课程蕴含思政元素

粮油加工学课程是一门理论紧密结合实践的课程,学生不仅要学习课程的理论知识,还应该遵守粮油生产、加工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通过反复实验操作掌握粮油制品生产加工过程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课程内容包含理论课和实验课,其中理论课主要有稻谷制米、稻谷精深加工、小麦制粉、面制食品的加工和植物油提取与精炼等主要内容,实验课有面制食品的加工。本课程的课程思政以培育工匠精神和遵守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为主线,结合教学内容,将提升文化自信,激发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情怀,加强食品安全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职业道德素养等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做好人才思想工作,注重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融合。根据课程内容及蕴含的思政元素、构建思政元素融入点及预期成效见表1。

根据粮油加工学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思政实施要求,将课程目标分为专业目标和德育目标。

课程专业目标包括:

(1)掌握粮油制品工艺品质、加工技术原理、加工工艺等基本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意识;

(2)掌握生产、研发、品质分析与控制等关键生产操作的基本程序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形成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养成自觉遵守行业法律法规的习惯;

(3)掌握面制食品的加工过程,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培养运用化学、物理、生物化学等各方面基础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难题,培养动手能力和从事相关科研工作的能力,加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综合设计及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课程德育目标包括:

(1)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热爱民族传统文化,具有爱国主义情怀;

(3)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

(4)形成由简到繁,层层递进的思维方式;

(5)初步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的工作作风;

(6)初步形成团队协作、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拼搏创新的职业观;

(7)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处理好人生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具有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3 课程思政案例分析

粮油加工学课程内容与人民生产生活、实践生产密切相关,适合作为学生德育教学的载体。例如利用传统面制食品生产工艺(表1)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加强爱国主义情怀,启蒙工匠精神。

表1:粮油加工学课程思政融入点及预期成效

我国传统的面制食品多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加工品种多样,主要包括月饼、面条、馒头等。月饼是我国古老的传统食品,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据史料记载,殷、周时期称为“太师饼”,隋唐时期称为“胡饼”,北宋时期称为“小饼”“月团”,之后才有月饼之称。月饼是古代中秋拜祭月神的供品,也是中秋节的时节食品。中秋节吃月饼和赏月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月饼与各地饮食习俗相融合,发展出了广式、京式、苏式等月饼,被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月饼历史起源、种类、加工工艺,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传统面制食品加工实验课程中,学生自主查找资料、设计生产工艺方案、检测产品品质并撰写实验报告及总结。采用课程小组方式,让学生自组选题、分配任务、实训操作,培养学生形成团结合作、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职业观。生产工艺方案设计过程中出现原材料选择不当、储藏条件不合理等问题必将会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影响储藏期。比如生产广式月饼选择高筋面粉为主要原料,会导致月饼发硬、口感不柔软;储藏温度较高,会导致月饼中的脂肪氧化酸败,缩短储藏时间。因此,在实训操作时,指导学生关注生产过程每个环节,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使其初步形成注意细节、精益求精、迎难而上的工匠精神。

4 结语

本文主要以粮油加工学课程为例,根据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需求,结合课程的学情分析、课程专业目标和德育目标,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以课堂教学为主战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爱国、诚信等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专业教学与实践中,将专业知识、职业素养、时代需求结合起来,促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期为新时代培育思想端正、理念先进、技能精湛的综合性高素质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粮油月饼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中秋节里吃月饼
月饼
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
一起来做月饼吧!
推广优质稻 种出“好粮油”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
月饼你喜欢啥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