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森,韩海军
2020年春节假期前夕,疫情在全国迅速蔓延,全国各地采取不同程度地进入居家隔离封闭治理状态,截至目前仍然有部分地区有少量疫情和境外输入病例。在疫情背景下我国体育科学研究者在思考学校体育发展、应对体育产业冲击、提高人民健康等方面做出积极表率和探索。本文梳理了23篇关于疫情有关文章,通过对研究内容、职称单位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了解我国疫情期间体育类核心期刊关注与研究疫情方向及进展,为未来该领域开展的有效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起止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以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为主题,检索出相关我国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疫情科研论文共23篇,均为2020年刊文,对其进行整理归纳与综述。期刊发文篇数如表1为: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篇、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篇、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篇、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篇、沈阳体育学院学报3篇、中国体育科技2篇、体育与科学5篇、体育学研究5篇,其余7项核心期刊无疫情发文,其中第一作者博士学位17人,硕士学位6人(含在读)[1]。
表1 近期核心期刊发文篇数
通过对23篇疫情论文运用采用SPSS25.0软件数理统计分析,从单位内型、基金课题等级、第一作者职称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如图一,单位内型分析:体育类大学发文8篇,综合大学、师范大学分别发文7篇,其他单位1篇。从基金课题分析:国家级12篇、省级3篇、无课题8篇。第一作者职称分析:教授8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助理研究员1人、无职称3人。由此可以看出,体育核心期刊疫情发文第一作者职称教授、副教授占比达到57%,具有职称作者比例高达87%,发文单位高校占比约95%,第一作者博士学位比例为74%,说明疫情发文以高校体育科学研究者为主,且为资深体育科学研究者,社会各级机构单位、研究所等对疫情研究较少,应加强高校与社会相连接,加大疫情研究力度及范围。
图一 第一作者职称、单位、基金对比图
在疫情研究的23篇论文中,体育产业是学者们研究热点,疫情期间对全国体育产业市场冲击大,如何危中求机恢复体育产业振兴,迎来 “ 质 ” 与 “ 量 ” 的跨越发展乃是重中之重。王雅伦等从 “ 非典 ” 疫情期与当前进行对比,提出了5大发展变化和预测,短期内出现体育消费、需求集中爆发,体育运动在预防医学、健康促进作用广泛重视,中长期体育产业回归稳定增速,高质量发展基本面不变、体育市场呈现结构性优化的态势[2]。王戬勋等认为数字经济时代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4大发展困境,提出了要实现加快我国体育产业供应链与全球价值链的紧密关联、构建与需求配套的供给体系以加速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形成体育产业全领域的数字链条和建立专项数字经济政策法规等4大推进思路[3]。李军岩等在经典的差异化和协同理论阐释基础上,解析东北冰雪旅游产业比较优势、合作优势、差异化与协同互动逻辑,提出3条发展路径:通过打造差异化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建构协同模式彰显合作优势,通过推动差异化与协同互动激活内生动力[4]。吴香芝等提出中央和地方的帮扶政策需要各级政府积极落实,需要体育服务产业相关部门采取创新性、精准性帮扶方案,引导和鼓励体育消费;企业需要改变思路、创新经营方案、创新经营模式,在政府帮扶的同时进行有效自救的4条对策[5]。张亮等从体育互联网产业、疫情期间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增长与疫情后体育赛事、休闲产业报复性消费等角度对后疾疫时代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和价值转向进行研究认为:(1) “ 线上+线下 ” 一体化体育消费模式凸显;(2)疫情激发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内在活力,强化了电子竞技品牌文化传播和文化价值认同;(3)健身意识提升,形成一定场域空间内的大众健身潮,体育赛事与产业营销的压力将会外溢[6]。
疫情全球蔓延,东京奥运会推迟、体育赛事停办等,全球体育按下暂停键,综合研究全球体育与中国体育现状,可以更好了解全球体育变化和中国体育发展方向。体育鲍明晓从 “ 新冠疫情 ” 引发的国际政治变动提出国际体育组织对全球体育掌控力下滑、体育意识形态化回潮等全球体育发展5大挑战,提出了履行大国责任办好2022年冬奥会、研发推广中国传统体育养身功法愈后中国经验、健全人民中心体育工作体系等中国体育5大应对之策[7]。刘韵从全球体育赛事现状、东京奥运会相关利益主体及其冲突、基于国际公共卫生理论下的利益权衡及冲突解决三方面解读了遵循主体利益冲突及其解决的路径,来探讨借鉴国际公共卫生理论以及妥善化的应对策略、基于国际公共卫生相关理论,提出辅以比例原则以减损及缓和相关主体利益受损程度的决策路径[8]。刘米娜对《体育与科学》杂志社于4月5日邀请了上海社科院金大陆教授、上海体育学院路云亭等7位横跨体育界老中青三代学者齐聚 “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体育 ” 云学术工作坊进行综述。讨论5个话题从疫情下奥运会等各大赛事的当下与未来、互联网与体育、体育学术发展谈到 “ 宅家 ” 与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深入讨论疫情下体育世界的变与不变[9]。龚正伟等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治理价值基础和终极目标,建议从内外两个层面去改善体育治理,提出(1)精炼内功,将体育相关资源下沉至基层;(2)精于外交,参与国际体育事务的体育治理定位2大路径[10]。孙科等基于叙事的角度,从体育产业困局及破解、东京奥运会延期效应、居家空间的体育叙事、中国体育话语释析4方面分析,认为:体育产业的影响呈现持续性、结构性、社会性等特征、东京奥运会延期凸显国际奥委会内部治理的困境与危机、空间重叠与权力空间渗透造就居家体育的特殊 “ 脱域 ” 空间、体育话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表达、转型与辩驳为体育话语转为文化资源提供契机[11]。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学校体育,牵涉多个层面,学校体育既要尊重、发挥传统教育的常规价值,又要拓展、激活特定场域中的特殊价值。董鹏等研究认为学校体育具有个体层面价值、家庭层面、社会层面、国家层面4项重要价值层面,提出学校体育要发挥3大特殊使命,同时积极践行4大担当:完善在线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居家体育学习质量、开发疫情体育课程,实行疫情体育长期教育机制、发挥体育教师力量,助力推动国民体质健康促进、发挥体育科研优势,服务国家科学防控疫情需求[12]。张得保等在线教学的实施认为:课程资源短缺、教师信息化素养不足、常规教学计划难以在线实施、学生居家锻炼条件受限等4大问题。提出5项具体策略:开发优质体育课程资源、统一体育课教学进度、智慧课堂平台灵活教学、构建多种交流对接平台、分阶段推进计划预案[13]。闫士展通过云访谈的形式做了 “ 疫情下的学校体育 ” 研讨,从课程论、教学论、认知心理学、法学等视角,讨论了4大主题。研究认为:近期阶段,围绕新冠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合理研判体育教学恢复的各类风险,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中期阶段,健全教师培养和研修机制,切实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能力;长期阶段,规范学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完善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体系[14]。叶春明等利用 “ 问卷星 ” 烟台市6家体育运动学校1 699名7~17岁青少年运动员开展问卷调查,利用动态聚类分析将应对能力分为高、低两个响应级别,建立随机森林模型度量,结果显示:防护知识知晓程度不全,将近1/2的运动员无法克服紧张和恐慌心理,约3/4的运动员无法完成训练计划;疫情应对能力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结果显示,年龄、训练项目和居住地区位居前3位[15]。
人体免疫力对于抵御病毒具有独特作用,体育与医学结合可以更好增强人民体质、保障人民健康,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李明等依据共生理论对体医融合项目的风险治理逻辑进行阐述,以病毒、人体免疫与体育运动的体医融合关系视角,提出体医融合项目风险治理3大路径选择:(1)将体医融合理念提升至构建公共卫生保障体系战略的高度;(2)落地变现体医融合项目购买方案;(3)打造政府精准购买体医融合项目区块链[16]。娄虎等从体育锻炼应对心理应激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心理神经免疫路径角度,通过回顾SARS、H1N1等重大传染病疫情时期公众的负向心理状态,结合运动免疫学和心理神经免疫学有关成果进行逻辑分析。研究认为,重大传染病疫情导致恐惧、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负向心理状态,对此提出5项居家锻炼对策来拮抗心理应激,改善公众心理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17]。
疫情给中国体育事业、赛事发展带来巨大阻碍,钟秉枢等对黄志剑、王凯、车冰清等观点和思考进行集成,讨论了疫情,呼唤健康社区建设、封闭管训对运动员心境的影响、健康视角下疫情与群众体育发展空间耦合等5个方面内容,就如何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各项体育事业带来的冲击,深刻思考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各项体育事业的发展路径做出了分析[18]。黄海燕等以体育赛事基本特征和现阶段发展状况为出发点,围绕疫情对体育赛事发展带来的5大危害和4大机遇展开研究。研究认为:赛事经济损失、办赛主体经营、重大赛事筹办等带来危害和机遇,对此提出了5项对策,从面对危害和机遇,应以提升体育赛事管理服务水平、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功能和作用、科学部署重大赛事筹备工作等方面为着力方向[19]。胡良平等探讨疫情影响下中国体育培训企业的发展困境及对策,对体育产业、培训业做出分析,提出了3项困境,给出了5项建议,提出:出台关于中国体育培训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和措施;中国体育培训企业要积极了解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扶持政策;中国体育培训企业要创新体育培训模式等[20]。
体育媒体在疫情期间大放异彩。万炳军等采用案例研究法,对所关注的117个微信订阅号推送的 “ 健身抗疫推文 ” 进行了现状梳理,分析出3大主要特征:(1)推送时间及频次与确诊病例数的变化及国家总体防控部署相一致;(2)推送的运动类型居家性、多元性显著;(3)推送内容的网络传播呈现方式具有综合性,从体育学科、体育学理和体育教育3个维度进行了风险反思,提出相应维度的风险规避及提质路径[21]。徐丹通过对 “ 后真相 ” 时代体育突发事件3大舆论特征、3大内在张力以及媒体沟通治理3大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了在媒体沟通上态度表达上的真诚和关切是建立信任的基础,在舆情治理上掌握信息舆论发布的主动权,建立信息反馈通路;发挥技术优势,助推实现体育传播话语赋权与价值引导之间的平衡,不断优化体育传播的舆论生态是 “ 后真相 ” 时代的媒体舆论治理策略[22]。刘东锋等通过网络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持续使用在线健身服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因素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趣味性、任务特征、技术特征和任务—技术匹配度6项;(2)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趣味性以及任务—技术匹配度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3)任务特征和技术特征显著正向影响任务—技术匹配度,感知易用性则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而感知易用性则不显著正向影响感知趣味性,最后提出了增加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相关建议[23]。
1.核心期刊疫情发文总体较少且集中在体育科学与体育学研究,7家核心期刊尚无疫情发文。
2.疫情发文以高校单位为主,主要为资深体育科学研究者,社会各级机构单位、研究所等对疫情研究较少,应加强高校与社会相连接,加大疫情研究力度及范围。
3.体育产业是学者们研究热点,解析了中国体育产业存在问题并给出了建设思路,但主要集中在体育产业宏观层面,对产业微观解析还有待加强。
4.疫情对全球体育和中国体育影响甚大,主要分析奥运会和国际体育变动对中国体育的影响与内外应对策略,让中国体育更好健康发展 “ 走出去 ” 。
5.学校体育疫情研究主要以高校为对象,提出了在线教学相关问题及策略,还应加大对中小学疫情研究。
6.体医融合发文2篇主要是探讨提高人体免疫力进行解析,并提出了相应路径和锻炼方式,但缺少体医结合的防护研究。
7.体育事业与赛事从不同角度分析体育培训企业、体育赛事发展困境,就如何对育培训企业转型升级和赛事恢复提出金融、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功能和作用等对策。
8.体育媒体分析了微信健身推文和网络舆情现状,多角度认识网络的多样性,真实反映了疫情期间人们对体育的高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