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茜,周 平
传统节庆体育是少数民族在各种传统节日中,以当地风俗习惯、娱乐、庆祝为目的而开展的体育文化活动[1]。近年来,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传统节庆体育逐渐由单纯的节庆体育文化资源向商业化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转变[2]。传统节庆体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目前,我国关于传统节庆体育旅游的文献综述文献较匮乏,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我国关于传统节庆体育旅游的文献资料较少。另外,我国对传统节庆体育旅游的关注较晚,故文献较少。因此,本文基于2009-2019年传统节庆体育旅游相关文献,借助CiteSpace软件,并利用科学图谱的方式对国内传统节庆体育旅游研究的文献数量时间分布、高频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展现传统节庆体育旅游研究现状,把握当
前传统节庆体育旅游的研究内容和特征,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中文文献源于中国知网CNKI,以 “ 传统节庆体育旅游 ” 、 “ 传统节庆体育 ” 、 “ 节庆体育旅游 ” 为主题检索词,年限为2009-2019年,检索出有效文献共361篇,检索时间截止到2020年2月1日。本研究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对国内传统节庆体育旅游文献进行数据分析。通过绘制文献数量时间分布图、文献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等,提炼传统节庆体育旅游研究领域的基础知识,把握研究进程、热点和未来趋势。
文献数量的变化是衡量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指标[3]。根据近十年的文献数据绘制传统节庆体育旅游文献分布曲线图,由图一可以看出,传统节庆体育文献总量呈上升增长趋势,2014年和2018年出现了峰值,2010年和2015年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我国传统节庆体育旅游还在发展期,且发展不稳定。但我国传统节庆体育旅游属于一项新兴研究领域,学者对其关注度将不断提高,未来将成为该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图一 2009-2019年国内传统节庆体育旅游数量年度分布图
传统节庆体育旅游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多样性,是丰富和发展民族传统节庆体育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检索的79篇相关文献中,筛选出57篇有效文献,对其研究地区分布进行分析。
表1 传统节庆体育旅游研究地区分布表(2009-2019年)
图二 传统节庆体育旅游地区分布图
从上图可知,我国传统节庆体育旅游的研究地区分布不均,笔者的主要研究阵地集中在西南、西北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例如新疆、内蒙古、云南的传统节庆体育旅游相关研究出现过4次以上,而有关东北、华东地区的研究则存在很多的空缺。其原因在于,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呈现西高东低的地域性特征[4],华东地区少数民族匮乏,所以对该领域研究的文献较少。另一方面,华东地区追求经济发展,忽视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5]。
表2 我国传统节庆体育旅游研究高被引文献
文献的被引频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论文的质量和水平[6]。传统节庆体育旅游在国内开展的时间较晚,进入学者视野的时间较短。在以 “ 传统节庆体育旅游 ” 为主题检索的79篇文献中有50篇被引文献,其中周平、白晋湘学者在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发表的一文,是目前被引频次最高且较具有影响力的文章。从被引的50篇文献来看,被引文献大多是对节庆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的传承与发展、机理与路径、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这说明我国传统节庆体育旅游研究还处在宏观层面,缺乏深度。
关键词是一篇文章核心内容的浓缩和提炼,能够反映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13]。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节庆旅游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见图三),加号的大小与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呈正相关,加号越大,表示该相关研究内容主题为热点,而节点间的连线则表示共现关系。由聚类结果可知,目前学者主要围绕民族节庆、节庆活动、旅游节庆、旅游业以及节庆旅游开发等方面进行。
图三 节庆旅游关键词共现图谱
传统节庆体育旅游作为一种现代新型旅游模式[14],不仅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独特的节庆体育文化资源,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发展,给当地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15-17]:1)政府的职能缺失,相关产业、行政部门及地区之间合作配合的积极性不高,缺少交流合作;2)节庆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匮乏,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较差,缺乏科学的管理和规划;3)节庆体育旅游管理者观念落后,缺乏创新能力,产品形式单一,种类较少;4)在传统节庆体育活动中,只重视游览,忽视了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回游率低;5)存在生态环境破坏和安全隐患等问题。
近年来,传统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呈现出广阔的前景,是实现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引擎。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之间具有高度的关联性,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关于节庆体育与旅游业的研究,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田广[18]认为传统节庆体育能够促进当地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带动经济提升,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江炎、龙佩林[19]也认为两者的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而周平[20]等学者却认为在融合中政府过涉干预,节庆体育文化过度商业化,生态环境面临威胁。雷巍、丁玲辉[10]也指出我国传统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在融合过程中,出现旅游产品单一,传统节庆体育文化遭到破坏,游客参与的形式缺乏规划与创新等问题。因此,传统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我国传统节庆体育文化是经过世代传承、不断演变和丰富,最终被得以保留下来的,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传统节庆体育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传统节庆体育的文化概况、传承现状、制约因素以及传承路径进行探究。何剑、周道平[21]认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丰富,呈向多元化发展。且节庆内容随着时间变化更加的丰富多彩,具有特色。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刘文艳、李振艳[22]指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受到一些外来文化的冲击后开始演变、同化,部分传统体育项目难以保存和传承。梁茗栋[23]也指出我国政府对传统节庆体育的投入力度匮乏,节庆体育运动参与的主体流失以及缺乏专业人才。提出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扩大宣传、培养人才和提高经济实力等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传统节庆体育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应用软件,通过对CNKI数据库中2009-2019年有关传统节庆体育旅游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传统节庆体育旅游研究的主体、视角和层面较为单一,缺乏深度。学者主要围绕传统节庆体育旅游的功能价值、资源基础、对策建议进行研究,对营销手段、旅游产品体系与游客体验价值等研究还十分匮乏。虽然我国传统节庆体育旅游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但作为节庆体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研究价值。
传统节庆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它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需要用充实的理论基础对其进行深入的探析。因此,我国传统节庆体育旅游研究在现阶段要学习借鉴国外优秀的研究经验和方法,加强量化研究,创新研究思路;扩宽研究视野,开展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侧重从旅游者的动机、体验感等进行研究;扩展研究领域和范围,加强与不同学科体系的交流合作;提出的建议和策略要具有实质性意义,能够促进传统节庆体育旅游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