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
摘 要:目的 探析新生儿黄疸护理中,选择抚触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中,研究样本收录为武城县人民医院于2019年3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72例黄疸患儿,依据收治顺序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36例与接受抚触护理的抚触组患儿36例,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疗效分析:抚触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指标分析:抚触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大便转黄时间数据较之对照组患儿,同项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生化指标数据分析:干预前,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指标数据分析差异较小(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指标均有效下降,且抚触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黄疸选择抚触护理措施,患儿黄疸消退时间短,生理功能恢复快,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抚触护理;新生儿;黄疸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0057-02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患儿皮肤、巩膜、黏膜出现黄染症的病症,属于新生儿常见疾病,当前针对于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治疗措施为药物治疗或者蓝光照射,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有效方法之一,促进胆红素赐你个患儿胆汁、尿液中排出,有效促进总胆红素指标的降低[1-2]。基于提升疗效的目的,在治疗中增加实施相关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效果[3]。本文以本院黄疸新生儿研究样本,实施不用的护理措施,探析新生儿黄疸护理中,选择抚触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研究样本收录为武城县人民医院于2019年3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72例黄疸患儿,依据收治顺序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36例,其中男女患儿比例为17∶19;出生日龄1~15d,平均日龄(8.15±1.32)d;早产儿25例,足月儿11例。接受抚触护理的抚触组患儿36例,其中男女患儿比例为18∶18;出生日龄1~16d,平均日龄(8.25±1.24)d;早产儿26例,足月儿10例。基本资料数据差异较小(P>0.05),参与患儿家庭对本次研究目的与护理措施均知晓,且均系自愿参与并签署调研意愿书。本次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产妇妊娠期无特殊用药史、新生儿黄疸病情符合诊断标准且已得到控制。
排除标准:伴有先天性疾病、伴有新生儿重度窒息、家族遗传史、先天代谢异常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患儿黄疸病情进行全面监控,定期检查患儿皮肤颜色、眼睛颜色黄染分别情况等,通过对患儿的皮肤进行清洁,指导产妇进行合理哺乳,积极接受治疗,将黄疸对患儿的影响降到最低。
抚触组接受抚触护理,主要护理措施有:①环境护理:将抚触室内的亮度、温度、湿度调节到最适宜进行抚触护理的程度,播放轻柔的轻音乐,准备好尿不湿、眼罩等物品,护理人员剪短指甲,完全清理双手以后涂抹润肤油,双手摩擦至手心变热开始实施抚触护理。②头面抚触护理:一手托着患儿头部,另一只手沿着额骨向两侧实施抚触,以合适的力度按揉百会穴,轻柔的抚触患儿下颌、耳背处。③胸腹抚触护理:手掌呈半圆形,与胸腹部双侧进行上下抚触5次左右,并拢食指与中指,从右下腹至左下腹以顺时针角度事实浮出,尽量避免摩擦到肚脐。④背臀抚触护理:从脊柱位置向臀部开始来回往返实施抚触护理。⑤肢体抚触护理:轻握患儿手腕,从肩部至手指位置轻柔抚触,上下肢抚触实施相同,每个部位抚触操作均为5次左右。
在抚触护理措施实施过程中,患儿出现哭闹、挣扎、皮肤异常变红的情况后立即停止护理,寻找原因进行改善。每日进行两次抚触护理,每次大约30min作左右。
1.4 评判标准
临床疗效:显效为患儿黄疸症消退,血清胆红素处于正常范围内;有效为患儿黄疸症明显改善,血清胆红素趋向于正常范围;无效为患儿黄疸症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血清胆红素指标改善较小。观察指标:收集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等相关数据进行组内对比。生化指标:于干预前后分别收集患儿血清胆红素指标数据,并进行组间数据对比。
1.5 统计学意义
数据处理软件选用SPSS22.0,计量资料(x±s)和计数资料[n(%)],由t、χ2完成数据校验,存在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疗效分析:抚触组治疗有效率97.22%,较之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7.78%,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分析:抚触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大便转黄时间数据较之对照组患儿,同项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生化指标
生化指标数据分析:干预前,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指标数据分析差异较小(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指标均有效下降,且抚触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出生以后常见的异常症状之一,主要的病症表现为患儿血清胆红素指标异常升高,使得患儿表现出皮肤、巩膜、黏膜黄染的情况。新生儿黄疸对患儿的影响较为严重,未能及时介入治疗会导致患儿神经系统受到影响,严重时可能影响后期的智力发育[4]。在患儿接受治疗期间实施抚触护理措施,通过对患儿头部、面部、胸腹部、背臀部、肢体等实施抚触,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对患儿的生理功能发育有着正向引导,且胸腹部的抚触护理还能够对患儿迷走神经产生一定的刺激,促进患儿肠胃蠕动,改善肠胃生理功能,更好地促进内脏血液循环,促进体内过多胆红素的排出,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水平[5]。通过抚触护理措施的实施,有效的幫助患儿改善生理状况,促进体内过高的总胆红素指标尽快降低,改善患儿生理状态,更好的促进新生儿的生长与发育。
研究数据分析:抚触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指标分析:抚触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大便转黄时间数据较之对照组患儿,同项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生化指标数据分析:干预前,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指标数据分析差异较小(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指标均有效下降,且抚触组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抚触护理的在黄疸患儿的生理功能改善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价值,促进患儿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改善黄疸患儿预后。
综上,新生儿黄疸护理过程中,抚触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在黄疸消退方面发挥价值,提升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金玉梅.抚触护理联合早期游泳对新生儿黄疸患儿体重、黄疸指数及胆红素水平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9,41(14):2230-2233.
[2]周先云.抚触护理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评价[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06):114-115.
[3]高莹.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02):91-91.
[4]袁冰.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效果[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36(03):298-299.
[5]俞慧琴.抚触护理对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及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02):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