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在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

2021-08-09 11:02张海源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期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腹腔镜

张海源

摘  要:目的  研究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中应用腹腔镜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期间在赤峰市医院就诊的5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二次胆道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表分组法,分成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结石取出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消化系统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结石取出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在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使患者尽快康复出院,缩短住院时间。且该手术还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各大医院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手术;胆总管;结石;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6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0042-02

胆总管结石是肝胆外科常见疾病,其主要是由于胆囊形成结石发生脱落,或掉入胆总管内,形成胆总管结石。典型临床表现为上腹绞痛和放射性背痛,黄疸、寒战等。随着病情发展,将导致感染发生,严重情况下还将影响肝功能[1]。因此,应采取有效治疗手段,降低对肝胆损害,提升生活质量。临床针对胆总管结石患者主要采用开腹手术治疗,但是由于手术治疗后,脏器会发生严重粘连,且复发可能性较大。因此,还需再一次进行手术治疗,清理结石,减少对机体损害。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微创手术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且取得较好应用效果[2]。腹腔镜手术不仅能减少对机体产生伤害,还能清除观察到病灶部位,有助于结石清理。为此,本文选取5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研究,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期间在赤峰市医院就诊的5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二次胆道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表分组法,分成对照组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48.54±3.51)岁;观察组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41~71岁,平均年龄(47.22±3.42)歲。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有胆道手术史,经影像学检查,存在胆总管结石。②临床基线资料完善。③患者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准允本次研究进行。④胆管不存在畸形或狭窄。

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脏器疾病。②合并胃肠道疾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法如下:诱导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在右侧腹直肌切开约13~18cm长度切口。接下来去切开胆总管,在胆管镜观察下,使用石钳取出结石,留置T形管。术后给予常规护理,4周后造影观察结石清理情况,清理完全,拔除T形管。

1.3.2  观察组

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法如下:诱发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使用Veress针在肚脐下方穿刺,建立CO2气腹,将该位置点设置为A点。在右锁骨中线肋骨和脐水平位置进行穿刺,将该位置点设置为B点和C点。最后在右腋下前线肋骨进行穿刺,将该位置点设置为D点。穿刺结束后,分离粘连脏器,使肝十二指肠韧带完全暴露,行造影,切开胆总管,取出结石。如观察乳头出现蠕动,留置T管,缝合切口处,结束手术。术后4周后造影观察结石清理情况,清理完全,拔除T形管。

1.4  疗效标准

①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消化系统恢复时间及术中出血量。②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切口感染、肠梗阻及大出血。③术后4周检查结石清洁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结石取出率。

1.5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手术情况)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取出率)采用χ2检验,分别以(x±s)表示和[n(%)]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消化系统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切口感染2例,肠梗阻3例,大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00%(6/25);观察组切口感染1例,肠梗阻2例,大出血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3/2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χ2=4.878,P =0.027)。

2.3  两组患者结石取出率比较

对照组结石取出率为100.00%(25/25)观察组结石取出率为100.00%(25/25)。两组患者结石取出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00,P =1.000)。

3  讨论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胆道良性疾病,随着病情发展,将出现急性胆管炎,甚至出现休克,严重会危及生命健康安全。现阶段,临床针对胆总管结石主要采取开腹手术治疗,但是由于开腹手术切口较大,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创伤,术后切口护理不到位,将增加感染风险,预后效果较差。且手术治疗时间长、术中出血较多,可能并发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在失血过多情况下,还将损害身体其他脏器,影响术后康复效果,导致住院成本进一步增加。因此临床正在积极寻求安全性高,治疗效果佳的手术治疗方法,降低对患者身体损伤[3]。

腹腔镜手术主要是通过腹腔镜观察病变位置,给患者带来创伤较小,因此得到广泛应用。手术治疗过程,切口较小,能减少脏器暴露时间,术后也能快速缝合,节约大量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带来的痛苦。且术中出血量也较少,能减少对其它器官的损害,有助于提升康复效果[4]。胆总管结石患者行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过程中采用腹腔镜手术,通过建立气腹方式,降低对脏器的损伤,更有利于手术顺利开展。腹腔镜能清除观察到结石分布情况,在不损伤其他器官情况下,能有效提升取石效果,避免再一次进行手术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消化系统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结石取出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论与熊少敏[5]研究结果完全一致,说明腹腔镜手术治疗相较于开腹手术更具有优势,安全性更高。尤其是在医疗卫生不断发展进行中,治疗安全性显得十分重要,只有不断优化手术,才能提升治疗效果,提升安全性。

综上所述,对腹腔镜在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使患者尽快康复出院,缩短住院时间。且该手术还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各大医院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杜俊,施开德,安东,等.腹腔镜在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8,21(02):122-124.

[2]潘书贵,张亚运.腹腔镜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肝胆外科杂志,2018,26(06):66-69.

[3]由渭平.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32):92-93.

[4]田泽阳,徐晨龙,张立.腹腔镜与开腹再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对比[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8,25(1):82-84.

[5]熊少敏.腹腔镜胆道镜经胆总管取石术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20):64-65.

猜你喜欢
胆总管结石腹腔镜
早期护理对腹腔镜胆总管患者术后炎症应激的改善探讨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与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治疗结肠癌27例临床观察
得了胃结石千万不能随便喝可乐
海金沙+金钱草治好了尿道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