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双高校”非遗传承的价值审视与路径探寻

2021-08-09 03:24王静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双高非遗民族地区

【摘要】作为民族生存发展血脉及民族文化精髓的非遗文化,是维系民族认同、凝聚民族合力、延续民族基因的动力和源泉。“双高校”建设中对文化传承的要求,赋予了职业教育传承创新非遗文化的“桥头堡”角色,探讨二者的多维度耦合,以致力于构建职教特色体系和非遗传承的职业教育模式,挖掘民族地区非遗文化传承来助推乡村振兴、促进民族文化传播、实现文化自信独特的价值意蕴。

【关键词】民族地区;双高;非遗;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0-124-03

【本文著录格式】王静.民族地区“双高校”非遗传承的价值审视与路径探寻[J].中国民族博览,2021,05(10):124-126.

基金项目:2021年度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黔西北苗族传统家训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21ZC019)阶段性成果,贵州省兴黔富民行动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建设阶段性成果。

200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从国家、民族地区的横向宏观层面到高等教育、中小学幼儿教育的纵向微观层面,对非遗传承做了部署安排。2017年,文化部出台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鼓励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扩大非遗传承队伍,这是对职业教育非遗传承优势的再一次重申。可见,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民族地区作为非遗文化的主阵地,以其悠久的历史积淀形成丰富的文化理念和思维传统,民族非遗文化有机融入职业教育寻求传承方法成为大势所趋。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对“双高校”建设提出了“地区领先、全国可示范、国际可交流”的方向,因此,充分发挥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的作用和担当,在传承创新发展非遗文化的同时保持其活力和本真,构建起两者相融共向的非遗传承教育模式,才能真正发挥“双高校”的引领带动能力,将民族文化内化为促进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

一、民族地区“双高校”非遗传承的价值审视

(一)地区领先:服务区域建设的强大引擎

“教育的外部规律在于通过对人才培养方式与路径的调整,使得教育发展积极参与到地方经济的繁荣中来。”[1]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根基,构建政、校、企、社、科的多方协商机制,打造服务地区发展的创新名片,是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除了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助力乡村振兴,还有非遗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任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精神文明的浸润,精神文明需要经济的驱动和支撑。非遗文化经过创造、开发、创新,作为生产力也能产生经济价值,区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也能反哺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二者双向共生共融。

(二)全国示范:助推职教特色发展

“双高校”不再是优质校、示范校的简单叠加,它是新时代推陈出新的另一轮战略部署,不再是“点”的培育,而是“面”的提升。作为“多跨多融”的一种教育形式,与市场需求深度融合后,打造集成发展、协同创新具备强大适应力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它的题中之义。民族地区具有地方特色,必然更注重“双高+民族”提升与民族地区产业链的黏合度。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2020年规划了“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中国特色”最好的体现即为“非遗”的独一无二和无可替代性,将民族地区非遗文化传播推广,融合中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塑造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精神和文化水平,同时以“双高校”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向全国其他区域传播非遗文化,促进可示范带动的“特色”人才培育模式、专业群打造、内涵建设,真正拓宽“特色”文化内涵,实现职教“特色”发展。

(三)国际交流:提升文化软实力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从区域化转为国际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之举。21世纪“非遗保护”思潮[3]为中华优秀文化复兴和文化强国提供了时代契机,传统现代交织、中外荟萃的多元艺术元素相互交融又保持独特个性地融会在职业教育之中,多元化特征的职业教育为非遗文化重新生长提供了沃土,民族地区因具有中华传统艺术千年相传的根脉基因,作为引领地方发展的“双高校”必然承担起输出中国特色文化方案的职责。职业教育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区域性、技能性与非遗的地域性、技艺性高度融合,二者严丝合缝地共同推进文化的创新发展,让非遗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重焕生机,以民族文化和艺术的多元魅力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二、民族地区“双高校”非遗传承的困境

全球化和现代化这个双刃剑给非遗传承带来了极大冲击,国务院对非遗保护的意见对此表示了担忧:“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4],而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甚至是作为业内领军的“双高校”,也面临着中体西用、形式教育、无向传承的尴尬困境,传承土壤变质导致教育的泛式、场域的缺失、传承人的断层等各种问题的凸显。

(一)教育泛式,传承形式化

即使职业教育因与传承保护非遗、弘扬工匠精神的内在契合性而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通过对全国部分民族地区“双高校”抽样调研的结果看,课程的设置较少,甚至有些学校并未设置相关课程,原因是传统师徒手工授艺效率不高,不能满足快节奏的市场需求。且非遗文化主要靠小众传承,没有进入课堂与基础性教育有机融合,成为辅助性教育而错位了包容创新等目标。同时,非遗文化的庞杂与多样性导致了教师的望而却步,一线教师难以进行系统的研究,表层的讲解没有将非遗文化的精髓和内涵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传承教育效果不明显。即使部分学校将课程纳为必修课,但还存在盲目开发、缺乏方向等问题,学生被动地完成课程学习而没有汲取到精华的养分。

(二)场域缺失,传承异化

在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渗透下,现代文化和非遗文化的界限逐渐模糊,加之现代旅游业的开发,为迎合商品化、产业化,作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受到急功近利的社会需求影响,对民族地区以节令、民俗等为表现形式的活动加以再次加工,传统非遗文化中的许多元素被迫牺牲或放弃,非遗文化内涵被挤压走向异化。另外,高校作为传承科学知识的最高殿堂,传承只集中在筛选后的真理知识上,就会脱离民族自身文化背景和民族生活气息。加之师资力量薄弱,民族地区大多地处贫困、偏僻、落后地区,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难,非遗传承沦为无本之木。民族地区教学设施简陋落后,职业教育类学生自制力不高,难以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学生的民族责任意识难以提升,文化认同感不高。

(三)传承人断层,传承无向化

非遗文化丰富驳杂,内生文化生生不息,但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模式的改变,民间文化的濒危问题凸显,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逐渐消失,传承人出现后继无人的危机,“传承人濒危现象在少数民族地区最为明显”[5]。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冲击,民族地区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加之有些非遗技艺是口传心授,非遗文化被零碎化,传承通道不畅。有些民族地区传统节日的歌舞,已经被抖音、快手等平台的流行歌舞所取代,民间非遗传承丧失了舞台。部分学校虽然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对非遗课程标准等进行了引导,但应付检查等内在动因却让非遗教育传承等流于形式,传承人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平台。通过对部分民族地区“双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感知朦胧,教师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度不高,“传帮带”作用发挥不好,即使是少数民族,因为家庭场域传承的消解和校园传承链条的缺失,在家庭教育场和学校教育场的非遗文化接受度都不高。

三、民族地区“双高校”非遗传承的路径探寻

作为非遗文化传承的主阵地,职业教育要实现可持续的活态传承,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路径,坚持政、行、社、校、企办学机制,创新“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依托大师工作室打造师资团队,建设实习基地服务民族地区发展,扩展培育效果辐射带动非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真正推动职业教育的特色化发展。

(一)外部孵化条件:政行社企协同

政府的顶层设计至关重要,政府要发挥好“总协调”的角色,充分调动文化机构、企业行业协会、文化传承部门等各方的支持,做好资金保障,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社区、公共单位等内部空间,为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学生拜师学艺拓宽渠道,科学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充分发挥传媒作用扩大品牌效应,将其融入“一带一路”的伟大实践中。

在企业行业层面,建立校企多方参与的决策、考核、监测机制,在企业方面坚持“送教入企,非遗传承”的思路。由合作企业提供教学场地、专业师资,学校负责通识课、基础课等教学和管理,民族地区部分企业主自身也是传承人,文化产品能转化为经济利益,因此培养传承人便成为企业的远期利益,这样便打破了濒临危机的非遗文化后继无人的困境。学校定期邀請企业行业专家到校园进行讲座或教学,传递新业态知识。学校与企业行业深度合作,扩展到跨国企业的立体化、多维度合作,研发生产更有利于成本控制、市场占有率高的可持续非遗产品。企业行业为学校培养人才,学校为企业行业提供人力支持,两者互动的长远机制形成。

社会公众参与和关注,也是非遗传承的重要支撑力量。民族地区因为地理区域特征,建有民间文艺协会、民俗学会、少数民族文化协会等机构,加之民族文化传承人、地方文化爱好者等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社会各界,凝聚起强大的人才资源库。可集合社会各界资金设立专项联合机构,通过社区、协会、工作室等展示成果,搭建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链条。

(二)内部动力条件:高校内生发展

1.构建课程体系,形成学科群落

2013年教育部、文化部《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要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结合”[6],因此,在职教学科中建立起非遗传承为宗旨的新学科,对接产业链内在逻辑,立足民族地区服务发展的人才需求,深嵌民族传统文化,构建课程建设体系,将具有民间特色的技艺文化等作为课程资源和重要内容,以主干课、通识课、基础课等丰富的课程内容保障非遗传承,实现弹性学习+线上网课+线下实践的多元教学模式;整理、编制带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地区非遗特色地方本土教材,并和非民族地区建立沟通机制,将教材扩展运用到各职业院校,进而更好地传递区域文化、民族文化,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的文化自信。

2.引进“大师驻校”,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

本着“能者为师,跨界选师”的原则,柔性引进和培养民族文化热衷的传承人,构建起专兼职互补的师资队伍格局。建立起一套健康的运行、考核、选拔机制,将传统师徒制融入职业教育,在技能和专业考核过程中建立起大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机制,培养非遗文化传承人,进而培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和骨干人才。学生通过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方式,与大师近距离交流切磋,在学习专业文化的同时领会“工匠精神”,从而在职业素养养成的同时助推非遗文化代代相传。

3.创新载体,推动持续传承

“双高校”建设中提到云物大智移,信息化时代可将网络、三微一端等新兴媒体引入非遗文化宣传与传承,推动起可持续的活态发展。课程教育可以通过教学导入形成数字化教学,建设数据库以满足检索、浏览和研究的需求。开展科研和课题研究,构建长效的政府咨询制度,以研究成果转化实现非遗数字化保护。同时,拓宽传承途径,成立非遗学生社团或传习社,建立非遗大师工作室,将社会实践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结合市场需求开发文创产品,为旅游文创产业服务,进而推进非遗文化传承的生机和活力。

四、结语

非遗文化传承是发展民族文化永恒的课题,它对振兴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地区“双高校”作为民族地区职教建设的“领头羊”,发展非遗文化的深度决定了民族地区甚至非民族地区非遗传承的效果。因此,探索创新载体和教育方法创新,才能真正助推非遗文化在职教体系中传承的活态,才能真正建立一条民族地区非遗传承的创新之路,建设一个为非民族地区非遗传承提供借鉴的“双高校”方案。

参考文献:

[1] 李祥.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法治逻辑[J].现代教育管理,2017(7):72-77.

[2] 国务院.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2014[19]号,2014-06-22.

[3] 魏崇周. 2001—2010: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点问题研究综述[ J]. 民俗研究社,2010(3):80-89.

[4] 国务院. 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EB/OL].(2005-03-26)[2018-10-22].http://www.hainan.gov. cn/data/ hnzb/2006/02/101/.

[5] 冯骥才. 民协将评民间文化传承人[N]. 新京报,2005-03-23.

[6] 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 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EB/OL].(2013-5-15)[2018-11-12]. http://www.moe.edu.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s7055/201306/xxgk_152888.html.

作者简介:王静(1986-),女,贵州七星关,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双高非遗民族地区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数说高教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全职妈妈浪费吗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