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察隅县沿边村寨建设与守土固边发展问题研究

2021-08-09 02:10刘爱娇聂姣
西部学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发展历程建设

刘爱娇 聂姣

摘要:察隅县沿边村寨建设与守土固边经过2000年之前建设起步、2000—2015年兴边富民行动计划开始、2016年至今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的发展历程,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脱贫攻坚实现突破、生态建设稳步推进、易地搬迁项目助力脱贫攻坚。通过分析,认为在未来的沿边村寨建设和守土固边过程中,要坚持经济建设是沿边村寨建设和守土固边的根本要义,坚持文化建设是沿边村寨建设和守土固边的内在灵魂,坚持社会秩序建设是沿边村寨建设和守土固边的关键要素。

关键词:西藏察隅县;沿边村寨;建设;守土固边;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1-0020-03

位于西藏东南部的察隅县是我国重要的边境县之一。察隅地处中印边境敏感地带,边民是宣誓主权的活坐标,是边境最好的守望者[1]。但是,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察隅县的经济发展一直落后,这从该县的人均收入就能看出来,2014年林芝地区的人均收入为47712元,西藏全区人均收入为29897元,而察隅县才5960元[1],经济水平的落后使得很多边民没有精力更没有能力去承担守土固边的重任。近几年,在中央、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相关部门以及察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察隅县已于2018年底如期“脱贫摘帽”,实现了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深藏在山沟河谷中的96个行政村已经全部通了公路,取得脱贫决胜成果。总结村寨脱贫的经验,有利于为未来察隅县乃至西藏地区的沿边村寨建设提供经验指导。本文主要分析察隅县这个边防重镇沿边村寨与守土固边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取得成绩的经验,以及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察隅县沿边村寨建设与守土固边的发展历程

察隅县的沿边村寨建设和守土固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1年察隅县和平解放获得安定局面到2000年之间,这一階段主要是进行地方基层政权重建,伴随着三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察隅县的经济和边防建设逐步开始;第二阶段是2000年到2015年,随着“兴边富民”行动计划在全国边境地区全面推开,在中央的扶持下,察隅县开始了特色村寨、基础设施建设等,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第三阶段是2016年至今,察隅县持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计划,特别是小康示范村建设项目,于2018年顺利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一)1951年—2000年:解放后建设起步

1951年察隅和平解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保障藏边稳定,维护民族团结,领导地区生产的工作[2]。从1980年到2000年,中央共召开了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随着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察隅县进行了地方基层政权重建,逐步推进经济和边防建设。1980年召开的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建设边疆,巩固国防”的战略思想和西藏工作的“八项方针”;1984年召开的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则标志着全国性援藏工程的开始,会议上确定了43项援藏工程;1994年召开的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建设62个援助西藏项目,开创了全国支援西藏的新局面[3]。具体到察隅县,1986年前县由昌都地区管辖,1986年正式划归林芝地区管辖,开始推进经济、民生、边防等领域的建设工作,逐步摆脱了旧西藏政府时期贫穷落后的面貌[2]。

(二)2000年—2015年:兴边富民行动计划开始

2000年起,在我国136个陆地边境县开始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兴边富民”行动为二十一世纪初西藏边境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西藏自治区认真贯彻中央部署,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落实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这一时期重点工作主要是两项,即建设兴边富民安居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边境地区群众的居住条件,使农牧民住上安全适用住房[4]。具体到林芝市,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农牧业综合开发、交通水利建设、特色种养殖业、特色村寨建设等[5]。在相关部门和边境地区人民群众的携手努力下,林芝市各项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具体来看,“兴边富民”行动对察隅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从该县生产总值的变化可以看出,2000年察隅县的生产总值仅为8724万元,2015年上升为6.51亿元(见图1),GDP增速明显加快,反映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提高。

(三)2016年至今: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加大了对西藏等9个省区140个陆地边境县的帮扶力度。为落实该规划要求,从根本上提高边境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边民能够安心守土固边,西藏实行了主题为“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的乡村振兴工程,其目标为到2020年将西藏628个边境村基本建成设施完善、产业兴旺、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富裕文明小康村[6]。乡村振兴工程主要涉及边境地区群众6.216万户约24万人,在“水、电、路、讯、网、教、科、文、卫、保”等10个方面开展项目建设,其中“网”指的是广电网、邮政网和金融服务网“三网”建设,“保”指的是加强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通过加快西藏的经济建设和提高边民的生活质量,争取到2020年与其他地区一起按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7]。其具体的目标是将促进边民脱贫致富与守边固边紧密结合起来,到2020年实现西藏边境乡镇通硬化路率达到95%、行政村达55%,提高边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目前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一番[7]。边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守土固边工程也就具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具体到林芝地区,2016年以来,林芝市委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思想,按照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要求林芝市必须在“固边兴边上走在前列”的指示精神,着手谋划建设设施完善、产业兴旺、生态和谐、环境良好、幸福文明的边境乡村[8]。林芝市委、市政府达成共识:“要加快4个边境县的经济发展步伐,突出固边兴边工作,让占全市总人口三分之一的边民安心生产生活、安心守土固边。”[9]2016年,林芝市正式启动了察隅县8个、米林县7个、墨脱县6个、朗县1个边境小康村建设,涉及边民1542户6320人[9]。

2016年9月,察隅县“兴边富民”小康示范村建设项目开工,国家总投资6000万元,实施察隅镇布巴新村、竹瓦根镇学尼村、察瓦龙乡松塔村等8个小康示范村建设,项目惠及农牧民群众536户2177人。2018年察隅县已经达到脱贫摘帽标准,成功退出贫困县行列(见表1)。

表1西藏自治区林芝市脱贫时序表

县(区)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巴宜区√巩固巩固巩固巩固朗县√巩固巩固米林县√巩固巩固巩固巩固墨脱县√巩固巩固波密县√巩固巩固工布江达县√巩固巩固察隅县√巩固巩固总计25巩固巩固资料来源:《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规划》,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2018年11月23日。

二、察隅县沿边村寨建设与守土固边取得的成就

察隅县通过充分利用国家针对沿边地区的发展出台的系列“兴边富民”特殊优惠政策,在西藏自治区政府、林芝市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沿边村寨建设与守土固边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第一,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在道路建设方面,察隅县大力实施乡村道路建设项目,至2017年8月6个乡镇全部通车,通车率为100%,其中5个乡镇实现通畅,通畅率83%;9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达,通达率100%,其中55个行政村实现通畅,通畅率56.7%,还完成了县级客运站建设;公路通乡率、通村率、硬化率分别达到100%、100%、56.7%;在农村安全饮水和通电方面,实施5个乡镇供(排)水工程,有效解决了农牧民群众用电和安全饮水问题;在通网方面,完成了农牧民通信、金融网点建设规划,完善了农牧区邮政网点建设,村村通电话率、通宽带率、通邮率分别达到100%、26%、100%[10]。

第二,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在积极争取上级投入的同时,察隅县持续加快产业建设,加大产业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引进水稻、玉米等新品种34个,推广种植1万亩,粮食生产稳步增长,产量达到1.8万吨,2016年度被评为自治区粮食生产先进县。通过技术引进、开展合作等方式,推广铁皮石斛、薏仁等高效经济种植作物2800亩,种植枇杷、猕猴桃等水果2200亩,种植核桃3.5万亩以上;察隅大米、察隅龙爪稷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有序推进8个旅游基建项目,共接待游客50.6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亿元[10]。

第三,脱贫攻坚实现突破。结合实际,察隅县出台了“1456”脱贫攻坚计划,多渠道争取、全方位整合、高效率使用每一笔扶贫资金,使得边民的收入大幅增加,贫困人口大幅下降。2016年初,察隅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31户6160人,贫困发生率为24.7%,截至2018年9月,建档立卡贫困户降至738户291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2.08%[11]。

第四,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察隅县在生态建设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察隅县实施了城乡环境整治、水源地保护建设等项目,共实施重点区域生态公益造林26388.9亩、义务植树1020亩,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70个行政村被评为自治区级生态村(居),5个乡镇被评为自治区级生态乡镇[10]。

第五,易地搬迁项目助力脱贫攻坚。察隅县存在着一些自然条件恶劣导致人民生活艰苦的地区,从自然条件的角度来看,基本不适宜人类居住。在这种情况下,易地搬迁成为了一种比较可行的解决办法。经过几年的实践,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成为解决自然条件恶劣地区脱贫问题的有效措施,群众搬迁至各种资源比较好的边境一线,不仅有利于脱贫,更有利于增大群防力度。十八大以来,察隅县通过整村搬迁、插花搬迁和就近搬迁共208户1054人[10]。

三、小结与思考

沿边村寨建设与守土固边实际上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通过对西藏察隅县的沿边村寨建设和守土固边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在未来的沿边村寨建设和守土固边过程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坚持经济建设是沿边村寨建设和守土固边的根本要义。边民富,边防固。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麻栗坡和察隅县乃至整個滇藏一切问题的最好办法。总体而言,麻栗坡县的例子更多倾向的是村寨建设,而察隅县的案例更倾向的是守土固边,但村寨建设和守土固边本就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事物的两面,都以坚实的经济基础为支撑。如果沿边地区的老百姓穷得叮当响,谈何守土固边,谈何让边民有作为国家主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事实上,和平年代边境地区甚至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人民群众对守土固边的重要性是认识不够的,这种状况对边境稳定和国防安全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因此,只有边境地区的群众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他们才有精力和能力去承担起守土固边的重任。

第二,坚持文化建设是沿边村寨建设和守土固边的内在灵魂。实际上,村寨是联系过去和现代生活的纽带,也是世代生活在村寨里的村民历史文化沉淀的载体[12]。有学者指出,“少数民族生活的村寨,承载着他们自己创造的文化。如果他们世代生活的传统村寨瓦解了,文化也就消散了,这个民族也将名存实亡,不复存在”[13]。因此,加强沿边村寨建设和守土固边要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边境事务管理中的重大作用。而要在真正意义上保护好民族文化,唯一可行的路径就是依靠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其文化自觉意识,把保护民族文化变为内化的自觉行为[12]。但由于物质文化是显性文化,能够通过获取项目、发展村寨旅游等开发在短期内获得经济效益,而精神文化建设往往是隐形的,且难以短期见效,因此在村寨建设中,往往忽略了精神文化建设。很多村寨实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只重视那些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文化要素,认为那些不便于、不易于以及不能开发的隐性文化是落后的、过时的,并对这些文化有选择性地摒弃,其结果是加速了文化消亡[12]。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未来沿边村寨建设和守土固边要极力避免的。只有使村民从其与生俱来的民族文化中获取各种利益,满足其对基本生产生活的需求,完成从利益“无关”到“相关”的转变,村民参与守土固边的态度才会从“被动”变为“主动”,才会把民族文化传承变为自觉行为[12]。

第三,坚持社会秩序建设是沿边村寨建设和守土固边的关键要素。贫穷落后、秩序混乱,威胁着邊境地区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这也是边境地区群众生活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基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共同的民族渊源、相似的文化联系,伴随而来的是边境地区频繁的跨境互动,如探亲访友、跨国打工、跨境婚姻、边贸集市等。在这一过程中,跨境民族在国家与民族二者的推拉作用下,呈现出随情势而边、流动性的边缘边界意识,这给边境社会的稳定带来威胁。一旦发生危及国家边疆安全和整体社会利益的群体性事件,必然会威胁社会的整体稳定。在上述案例中,察隅县还存在未划定的国界,并且这种情况在滇藏沿边村寨中并不少见。因此,要坚持社会秩序建设,注重培养沿边村寨边民的边界意识,稳定边境地区的生产生活秩序。

参考文献:

[1] 察隅县人民政府网.察隅之变:西藏如何现代化[DB/OL]. (2016-04-15).http://www.xzcy.gov.cn/yzdt_2518/201604/t20160415_ 1182629.html.

[2] 周建新,杨猛.从离散到回归的选择——基于中缅边境西托拉卡村的田野调查[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

[3] 新华网.六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都谈了什么?[DB/OL].(2015-08-26).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8/26/c_128168342.htm.

[4] 朱玉福.兴边富民行动10周年:成就、经验及对策[J].广西民族研究,2011(1).

[5] 兴边富民带动林芝地区群众脱贫致富[N].中国民族报,2013-04-05.

[6] 西藏建设628个边境小康村——乡村振兴谱新篇[N].西藏日报,2018-10-14.

[7] 邓建胜.西藏 边陲再远,脱贫不远[N].人民日报,2017-12-18.

[8] 舒适 宜居 美丽——林芝市察隅县下察隅镇自更村边境小康村建设扫描[N].西藏日报,2019-03-26.

[9] 中国西藏新闻网.林芝市固边兴边加强边境小康村建设纪实:牢记使命与担当[DB/OL].(2017-05-30).http://www.chinatibetnews.com/xw/201705/t20170530_1827713.html.

[10] 察隅县人民政府网.真抓实干成效显著 奋力前行再创辉煌——十八大以来察隅经济社会发展纪实[DB/OL].(2017-11-02).http://www.xzcy.gov.cn/cgjj_2515/201711/t201711 02_2018429.html.

[11] 人民网.察隅脱贫攻坚,深圳勇挑重担[DB/OL].(2018-09-28).http://gd.people.com.cn/n2/2018/0928/c123932-32106455.html.

[12] 李忠斌,李军,文晓国.固本扩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理论探讨[J].民族研究,2016(1).

[13] 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N].贵州民族报,2014-02-18.

作者简介:刘爱娇(1981—),女,汉族,辽宁锦州人,云南警官学院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刑事法律、反恐问题。

聂姣(1994—),女,汉族,云南玉溪人,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南亚东南亚国际关系、反恐问题。

(责任编辑:马双)

猜你喜欢
发展历程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现状及发展趋势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