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浦铁路界碑

2021-08-09 11:00袁梦茹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1期
关键词:物证界碑城市

袁梦茹

摘 要:蚌埠是近现代因铁路修建而兴起的典型城市,素有“火车拉来的城市”之称。1911年津浦铁路穿境而过,蚌埠开埠。伴随着盐粮互市和商贸业的兴盛,蚌埠成为皖北商贸重镇。文章通过分析火车对于蚌埠城市发展的意义,探讨了津浦铁路界碑作为城市发展见证物的重要性。

关键词:津浦铁路;界碑;城市;物证

蚌埠位于津浦铁路与淮河交汇处,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而过,古渡乡集正式开埠。蚌埠最初以盐粮起家,淮河上游的粮商贩运粮食、土产来蚌转销,再购盐返回。淮河下游的盐商,运盐至此再购粮返回,蚌埠成为皖北最大的盐粮市场。伴随着盐粮交易的发展,百货、棉布、糖、纸、杂货、油酒、茶麻、竹木、铁货、五金、烟草、土产、干鲜等物品在蚌集散中转,蚌埠成为皖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沿淮及江苏、天津、上海、外国的商人纷至沓来,开设旅社、百货商店及商业服务场所。此时蚌埠的商贸业以商品齐全、规模宏大而著称皖北,销售范围辐射皖北区域,与盐粮业成鼎足之势,蚌埠一跃成为皖北商贸重镇。津浦铁路界碑作为百年前火车跨过淮河、从蚌埠过境的证物,见证着这座城市因火车而兴起的历史。

1 火车拉来的城市

蚌埠是近现代因铁路修建而兴起的典型城市,素有“火车拉来的城市”之称。跨境而过的津浦铁路全长1009千米,北段自京奉铁路天津总站以南两路接轨处起,至山东省峄县韩庄运河桥为分界点,由德国负责修建,长626千米;南段自峄县至浦口,由英国负责修建,长383千米。两段分别于1908年7月和1909年1月开工。1908年9月,英籍总工程师德纪带领技术人员来到淮河岸边,勘测铁路过淮桥址。蚌山—这座历经滄桑留下的孤丘,它那伸向淮畔的山岩,成了津浦铁路淮河大桥的奠基之地。1911年5月15日因淮河大桥修通,先行通车,12月7日发表了《津浦铁路通车广告》。

《神州日报》于1911年12月7日发表了《津浦铁路通车广告》:

本路黄河桥工已竣,定于阴历十二月初四日先行通车。每星期三、星期六日十二点三十分钟由天津开特别快车,次日下午二点五十五分钟到浦口。每星期一、星期五上午八点二十分由浦口开特别快车,次日上午十点三十三分钟到天津。所定钟点系与西伯利亚火车钟点衔接一气。此项快车客票照原价加十成之一头等,卧车收床位价五元。随带行李限量与寻常客票相同,头等限带一百五十斤,二等限带一百斤,三等限带五十斤。

津浦铁路线设计车站时,首先圈定在沿线已有的州府古城,如德州、兖州、济南、徐州、宿州、滁州等地。因为这条铁路从淮河修桥通车,1911年5月15日,津浦路局在全线82个车站中,破例在历史上偏僻荒凉的淮畔古渡乡集建立蚌埠站。

为控制津浦铁路,1913年倪嗣冲率安武军驻蚌督皖,安徽的政治中心由安庆转向蚌埠。倪嗣冲推行清末“官督商销”的淮盐引岸制度,把皖北盐务局和阜安盐栈从宿县迁至蚌埠,盐务局指定运销归淮盐运商公会,皖北21个县、豫东19个县统销蚌埠的淮盐。将批发销售权卖给商人,规定商人运盐蚌登记、纳税、折价,存入官盐仓库,以备销售,盐粮市场转移蚌埠,蚌埠成为皖北最大的盐粮市场。

20世纪20年代末期,由于摆脱了军阀连年混战的影响,蚌埠商贸业进入较快发展阶段,这里不仅汇集了来自安徽省内各地的土产杂货和手工产品,上海、南京、天津等地的日用百货商品,也集散蚌埠,转销沿淮、皖北、豫东、鲁南等地城乡,成为最早的码头市场。此时蚌埠的商贸业以商品齐全、规模宏大而著称皖北,销售范围辐射皖北区域,与盐粮业成鼎足之势。1934年蚌埠城市人口发展到10余万,25000多户,其中注册商户4443户,占总户数的17.7%。日寇入侵蚌埠沦陷之前,全市商贸业发展快速,行业齐全,规模空前。至1936年,蚌埠已成为拥有涵盖48个行业的商埠,超过了当时的安庆与芜湖,是全省商贸行业最多的城市。主营行业涉及盐粮、百货、糖纸、茶麻、牲畜、五洋杂货、油酒、土产、绸布、煤炭、堆栈、搬运、饮食服务等。购销形式有坐商、行商、牙行(代理中介行业)、摊贩,是全省商贸行业最多的城市。各类物资集散营业额占营业总额的70%左右。津浦铁路通车以后,原经水路在临淮关、正阳关的粮食集散市场转移到蚌埠,刺激了代理中介行业和转运业的发展。专门从事代理中介的牙行,分布在盐粮、茶麻、皮毛、油酒、陶瓷、干鲜、竹木、牲畜、糖纸、烟草、土布、柴草、禽蛋等十几个行业。1929年全市盐粮行已达86家,与其同步发展的转运业,设立公司100余家,因此代理中介业和转运业被称为本埠商业的两个巨轴。据1937年统计:全市30多家盐号年销淮盐一百万担以上,销货额一千余万元;90多家粮行全年销粮食二百余万担,以黄豆、小麦居多,销路为平、津、济南、常州、无锡等地。1936年,盐行已达89家,盐店盐摊600多个,食盐年销售量近5万吨。

商贸业促进物资和货币流量激增,皖北金融中心在蚌埠形成。1930年后各家银行、钱庄、银号、保险机构在蚌争相开业,仅银行和钱庄达27家,常年存放款达五六百万银圆。中央、中国、交通、上海几家银行,分别在徐州、板浦、宿县、明光、临淮关、正阳关、淮南、合肥等地设立分支机构,随着商品流转、吸进游资,放出贷款,办理汇总,调节供应货币,使蚌埠成为信贷投放和现金回笼“大码头”、金银买卖的大市场。

津浦铁路的跨淮入境,结束了蚌埠古渡乡集的历史。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为安徽省第一个直辖市。

2 津浦铁路界碑

蚌埠市博物馆的近现代展厅,老式蒸汽机车的煤水车上标着“津浦铁路”字样,这是仿制1912年津浦铁路最早运行的英国Mogu1型机车制作的机车模型(图1)。钢轨旁竖立着一块不大的津浦铁路界碑(图2),作为现存不多的珍贵文物,成为百年前火车跨过淮河,从蚌埠过境的证物。

津浦铁路界碑用花岗岩制作,长约94厘米,宽约34厘米,厚约15厘米,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刻有繁体“津浦铁路界”五个字,“津浦”二字为传统书写方式,从右向左书,“铁路界”三字自上而下排列,字迹整体工整、清晰,并纹饰图案。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它是在淮河南岸老蚌埠国庆街北头被发现的,这里正是当年津浦铁路跨过淮河的铁路东侧。接着,在淮河北岸的小蚌埠到徐家岗一带的怀远境内,又一块相同的津浦铁路界碑被发现。碑长约100厘米,宽约50厘米,厚约30厘米,碑的一端部分已经残缺断裂,表面被泥土所覆盖。两块界碑分别在淮河两岸出现,恰好成了当年英国承担津浦路南段修建,自浦口向北从蚌埠过境,与山东峄县与德国承担北段铁路接轨的物证。而在十年之前,在德国人承建的津浦线北段沧州一带,早就发现了津浦铁路界碑(图3),其规格与刻字与蚌埠淮河两岸的界碑完全相同。南北两段碑界的出现,成了津浦铁路修建的物证链。

津浦铁路界碑是修建铁路之时,由当时铁路承建方与被征用的土地的产权方,达成土地征用契约后,在铁路轨距中心以外15米左右,沿着津浦铁路线两侧设立的。在勘探界碑位置时,如遇建立车站、路基取土,或是经河流湖泊等复杂地形,可能还要超出15米,在较远的地方分别确定位置埋下界碑。通过沿线的一系列界碑,把铁路和农田以及沿线过往的民众隔离开来,以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有些离村庄近或重要的路段,碑与碑之间还会拉上铁丝网,防止当地民众随意经过以及牛、马、羊、驴等牲畜的进入,保证行车和巡道、检修、救援等工务的顺利进行。

津浦铁路界碑的出现,对于历史上的古渡乡集的蚌埠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界碑在国庆街北端的位置被发现,恰好正是当年修建津浦铁路淮河铁桥东侧附近。英国人修铁桥时,曾在这里的河滩上筑起土台子,堆满了购自苏格兰锐特赫德森公司的钢梁。对于当时蚌埠集的人来说,简直是大开眼界的西洋景,于是他们把这个土台子称为“洋台子”(图4)。而在桥墩的西侧便是蚌埠古渡乡集(图5)。那小小的渡口,依傍在河边“暗山”岩石西侧,几百年来,只不过是淮河南岸渡船泊岸的埠头,集市土街上路人歇脚住店的地方。当这块津浦铁路界碑在渡口以东埋下之后,淮河岸边很快出现了一片新天地。蚌埠古渡上游的淮河岸边瞬间热闹起来,为修桥运输各种材料的船只首尾相连,桅杆林立。洋台子下面的淮河上,耸立起一排巨大的桥墩,蚌埠集的老街两旁,搭满修桥工人的工棚,各色人等,来往如织。蚌埠城市的“老大街”开始出现了。百年之后的今天,界碑出现的洋台子附近,已经是高楼林立的城市地带(图6)。津浦铁路界碑成为蚌埠从古渡乡集走向城市的历史里程碑。

新中国成立后,铁路用地属于国有。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铁路沿线已设有安全保护区,政府对于高铁线路两侧的禁止、限制行为和责任也有了明确规定,曾经竖立在铁路沿线的界碑已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蚌埠境内发现的这两块津浦铁路界碑,今天的市民对其很是陌生,竟然连铁路老职工也未曾见过,它已经成为地道的历史文物,见证着津浦铁路跨过淮河,成为火车拉来我们这座城市的珍贵物证。

猜你喜欢
物证界碑城市
界碑
红领巾守护界碑十余载
谈刑事侦查中微量物证的作用及常见发现方法
浅谈生物物证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界碑去哪了
一种基于漫水填充法的物证信息添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