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贤
摘 要:表达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能力和素养,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则是顺应新课改教学标准的一种表现。基于此,文章将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现状进行简要叙述,并从强化文本朗读教学、构建口语表达情境、加强表达思维训练、举办主题辩论活动、组织课外实践活动等方面对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表达能力;培养现状;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3-002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3.011
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学生的表达能力不仅是他们在学习中必备的能力,还是他们适应社会的前提条件。而对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初中语文教学进行研究,是为了激发出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使语文教学成为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从而通过优化语文教学形式和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表达思维和素养。以下将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现状以及提升策略进行探究。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现状
在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即使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已经开始渗透于教学中,但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教学层面还属于短板,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一)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观念
由于教师长期受到传统思想以及中考制度的影响,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书面成绩,这就导致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所以在当前的教学中,部分学生虽然能够在语文考试中取得较高的成绩,但是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所欠缺,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性进步。
(二)未设置针对性的教学板块
在目前的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认识到了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但是碍于语文课程的繁杂内容和学生的升学压力等主客观因素,教师没有在语文教学中设置针对性的表达能力培养教学板块,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对语言表达就逐渐失去了兴趣,他们的表达能力自然无法获得明显的提升[1]。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
为了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使他们实现全面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强化文本朗读教学、构建口语表达情境、加强表达思维训练、举办主题辩论活动、组织课外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开展语文教学,让学生在完善和优化的语文教学模式中认识到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并逐步提升表达能力。
(一)强化文本朗读教学,夯实学生的表达基础
朗读是学生开展口语表达训练、积累语言素材的重要途径,如果教师能够在语文教学中设置特定的朗读教学板块,那么学生的表达基础就会得到巩固。而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为了节省课堂时间,部分教师忽视甚至直接省略了朗读教学板块,这就使得学生缺失了锻炼口语能力的机会。因此,为了构建为学生服务的语文课堂,夯实学生的表达基础,教师可以强化文本朗读教学,引导学生在诵读和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语言素材、学习优秀文本的表达技巧、掌握表达感情的方法和技巧等,使他们在反复的训练和强化中,不断提升口语表达能力[2]。具体说来,强化文本朗读教学的过程如下。首先,教师对文本内容表现出的主题、情感内涵、思想境界等进行解读,细致分析文本的朗读技巧和情感把握方法,在备课阶段进行反复的朗读练习;其次,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可以首先由其进行范读,让学生在教师的示范朗读中初步了解文本的情感基调、学习文本的基本语言元素,并在这个过程中模仿教师的朗读方法展开心读;再次,待教师示范朗读之后,教师给予学生采用伴乐读、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停顿、轻重音技巧表达文本主题、积累语言文字素材。通过强化文本朗读教学的方式,学生的表达基础得到夯实和发展,表达能力不断增强。
(二)构建口语表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情境教学法是顺应新课标而产生的新型教学方法,它能够以活跃的课堂形式、生动的教学内容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欲望。而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教师自身缺乏專业素质和执教能力,导致他们很难驾驭新型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沉闷的课堂氛围中表达欲望也就不强烈。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展开沟通和交流,教师可以构建口语表达情境,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形式中产生主动表达的意识,并受到多元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进一步增强表达能力。详细地说,构建口语表达情境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某一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情境创设方式,并对其进行精心设计和规划,为后续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口语情境打下基础;其次,在语文课堂中,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表达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按照提前制定的情境创设方法,选择角色表演、故事、问题等多样化的情境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特定的情境活动中,使学生能够在灵活的教学模式中自发地展开口语表达,从而在生动的情境中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而通过构建口语表达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还能够丰富学生的表达形式,让他们形成自主意识和积极思维。
(三)加强表达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实力
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也是承载思维能力的载体,二者之间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教师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那么学生的表达实力就能不断提高。而在当前的教学中,迫于中学生的升学压力和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没有在语文思维训练中投入过多的精力,所以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就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达实力,教师可以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加强学生表达思维的训练,让他们逐渐养成条理清晰、思维严密、逻辑递进的语言表达习惯,并在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独特的语言感悟能力[3]。详细地说,加强表达思维训练可以通过写作训练的方式,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个环节。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写作练习展开思维训练,让学生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对阅读文本进行仿写、续写、改写,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结构思维和表达思维;其次,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表达思维,在写作练习后,教师可以建设多元化的写作课堂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展开互评、自评等多样化的评价活动,要求他们捋顺观点、寻求针对性的评价内容,借助口语表达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写作作品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找出其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完成口头评价任务;最后,根据同学和教师的评价意见,引导学生进一步修改写作作品,让他们改正不规范和不清晰的表达方式,促使他们形成具有条理性和体系性的表达习惯。通过加强表达思维训练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够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的形式、完善课堂教学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