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燕 唐有泉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古诗词,有的古诗词描写了自然景色,有的古诗词展示了生活场景,有的古诗词表达了人间真情,有的古诗词抒发了作者的远大志向,有的古诗词揭示了深刻道理……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词真是内容丰富,异彩纷呈。我们知道,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编者将这些内容编进语文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在吟诵、理解、品味中,得到心灵的滋润、情感的养育、语言的积累,在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中担负起民族文化的传承责任。古诗词内涵丰富而深刻,语言精练而独特,为让学生读有兴趣、学有收获,让古诗词教学取得实效,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诗画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想象画面,引领学生在阅读赏析、触摸品味中获得学习的愉悦。
一、意境在画面想象中呈现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有一些描述的是生活画面,展示的是生活场景。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在學生读懂古诗词句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描述画面,展示诗句蕴含的情境,让诗句变成多彩的生活画面、具体的生活场景,促使学生进入情境去感受、借助语言来表达,真切地领悟诗句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中的四句诗描写了下阵雨时西湖的全景。第一句写云,第二句写雨,第三句写风,第四句写水,天上地下,一句一景。为让学生感受夏日阵雨来去匆匆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句,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通过想象描述画面,展示真实情境。如教学云“未遮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乌云翻滚、涌向山头的画面,体会云之黑、来之快;教学雨“乱入船”,要引导学生想象大雨倾盆、水珠四溅的画面,体会风之大、雨之猛;教学风“忽吹散”,要引导学生想象风吹雨停、云开日出的画面,体会风来之疾、雨停之快。接着,引导学生综合描述,展示画面(天空突然暗下来,就像打翻了墨汁瓶,又像倒扣了一口锅。你看,乌云还没来得及遮住山头,豆大的雨点哗哗地落下来,天地间就像挂了一条无比宽大的珠帘。又白又亮的雨点犹如一颗颗散乱的珍珠跳入船中,仿佛在跟诗人做游戏呢!谁也没有想到,一眨眼工夫,一阵卷地风吹来,乌云瞬间灰飞烟灭。望湖楼下潮水涌动,一片汪洋,就像天空那样广阔)。这样教学,就让简短的四句诗变成了具体形象的画面。有了这样的画面,天气瞬间变化的神奇,就给了学生具体真切的感受。而在诗句与画面的联系中,学生对诗人用词的凝练和技巧也就有了具体的感受。
二、情感在画面描述中体会
“诗情画意”,原本是形容语言文字的美妙和自然景物的美好。而作为古诗词,则是“诗情画意”的融合体,正所谓诗中有画、诗中有情,以画传情,情以画显。正因为诗词的情感借助画面传递,其情感才给人以真切的感受;也正因为诗词的画面倾注着作者的情感,其画面才给人以鲜活的感觉。而古诗词教学,体会诗人的情感则是重要目标之一。为让诗句表达的情感给学生以具体的感受,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理解诗意,体会情感,弄清作者是借助这样的画面表达情感的,进而借助画面描述,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如《示儿》(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是陆游的绝笔诗,字里行间流淌着诗人浓浓的爱国情。诗人临终前最感到悲伤的是没有看到祖国统一,因此对儿子的唯一希望是家祭时把朝廷军队收复失地的好消息告诉他的在天之灵。笔者在教学《示儿》一课时,在学生初步理解诗意与作者的情感后,让学生根据下列开头续写陆游与儿子的对话:
这天,天阴沉沉的。陆游有气没力地躺在床上,他面黄肌瘦,两眼已没有了神采。忽然,他断断续续地说:“儿啊,我……有一事……对你说。”儿子忙俯下身子问:“爹,什么事?你说吧。……”(一个学生通过想象与理解后是这样续写的)
陆游半眯着眼睛说:“儿啊,我快不行了……”儿子安慰道:“爹,您一定会好起来的!”陆游没力地摇摇头说:“谁都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但有一件事让我死不瞑目啊!”儿子连忙问:“爹,什么事您尽管说,我一定帮您完成。”“我一生为抗金奔波,但让我悲伤的是没有看到国家的统一啊。”说到这儿,他已经泣不成声了。“爹,快了,这天很快就会来到。”陆游喘了口气说:“等到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失地的那一天,家祭时,你千万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说到这儿,他让儿子拿来了纸和笔,然后在儿子的帮助下吃力地坐起来,颤抖地写下了绝笔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儿啊,一定要记住啊!”……
这样的想象描述,让诗句的意思变成了鲜活的画面,诗人的情感化作了具体的情境,变成了学生汩汩流淌的语言。学生既深刻理解了诗句,又切实感悟到诗人那拳拳爱国心。
三、乐趣在画面创造中感受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古诗词,有一些展示了儿童生活的情趣。这样的诗句,学生读起来不仅有趣,而且亲切。在学生的眼中,这样的诗句,就像五彩的画儿,像迷人的故事。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诗句与儿童联系自然且紧密的特点,引领学生走进诗句,读懂诗句,理解诗意,想象画面,并让学生走进生活,自我实践,重现诗境,让诗句表现的生活情趣借助具体真实的生活来表现。如《稚子弄冰》(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一诗描写了儿童玩冰的欢乐景象。诗的前两句以一个“稚”字来形容孩子的天真、稚气,把他取冰、穿冰、玩冰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而诗的后两句则从听觉的角度来写,突出敲打时声音的高亢,破碎时声音的清脆。融入声音后,这首诗就变得有声有色、声形并茂。笔者在教学《稚子弄冰》一课时,为了充分展现诗句蕴含的画面,让学生从中感受其乐趣,在课前要求学生按照诗中介绍的方法自己玩一玩冰,体验“脱晓冰”“当银钲”的乐趣,感受“敲成玉磬”的美妙和“玻璃碎地声”的遗憾。在教学时让学生说说玩冰的过程。学生们兴趣很浓,纷纷与大家分享自己玩冰的乐趣。一个学生这样描述他玩冰的过程:
早晨,我从冰箱的冷冻柜里拿出昨晚装了水的不锈钢盆。嗬,只见金属盆里的水已经变成厚厚的冰了。我不由得摩拳擦掌:“哦,可以玩冰喽!”我立即将盆扣在桌上,再拿起一根木棒在盆底轻轻敲打,然后拿起盆,一块圆圆的、透明的冰块呈现在眼前。我如获至宝,先在冰块中间钻一个小洞,然后拿来一根彩色的丝线,穿进洞,打上结,并兴奋地拎起丝线,自言自语道:“这冰块敲打起来,声音一定很好听。”于是,我拿起木棒当银钲一样敲起来。“嘭——嘭——”优美的声音犹如玉磬发出的响声穿过树林,传到很远的地方。“嘻嘻,我也是演奏家了!”我敲着,欣赏着,不禁陶醉了。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爸爸妈妈听啊,多么好听的声音!”
正当我得意的时候,忽然,冰块破了,滑落到地上,“啪——”就像玻璃落地一样发出的声音。我侧过头一看,手中只有彩色的丝线了,可爱的“钲”无影无踪了!我呆呆地望着地上的碎冰,眼里充满了无奈,不由自主地摇摇头:“可惜,可惜呀!”
在事实中,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实践过程,而同样的实践也有着不同的故事。通过自我实践,学生兴致十足,兴趣盎然,课上的交流,学生滔滔不绝,眉飞色舞。是的,由于学生亲自实践,真实地感受到了玩冰的快乐,分享的这种快乐都是言自心声、溢于言表。无疑,这样的乐趣比诗句表现的还要更胜一筹!也许,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教学境界吧!
四、道理在画面拓展中领悟
借事、借物、借景說理,是古诗词常见的方法,其道理往往是比较深刻的。而小学生由于生活积累不足、理解能力欠缺,对蕴含在古诗词中的道理的理解会有些难度。而很多时候,这种道理的理解,又绝非是抽象的讲述和简单的告诉,要让他们得到真心认同,其理解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语言系统和精神世界的丰富。因此,教师在教学说理的古诗词时,可有效地引导拓展,让古诗词中的事具体、物显化、景活现,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真实可感的画面中领悟道理。如《雪梅》(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是一首咏物诗,歌咏的对象是梅花。诗的前两句先交代背景,说梅和雪争春,谁也不肯服输,多数诗人只好放下笔,因为他们难以为它们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后两句是作者思来想去,终于得出了结论:梅逊雪白,雪输梅香。也就是梅花虽然白,却白不过雪;雪虽然白,却没有梅花的香味。这说明一个道理:比较两种事物,要确定好评价标准,否则很多比较都是没有意义的。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一道理呢?笔者在教学时创设白梅和白雪争功的场景,引导学生先通过同桌对话,然后择优登台表演展示:
诗人(教师扮演)(旁白):寒冬腊月,一株梅花在墙角傲然开放,似冰雕玉琢,风采十分迷人。雪花似鹅毛,飘飘悠悠地从天而降,地上白了,树上白了,房子上白了,到处粉妆玉砌。
雪花(学生扮演)(瞟了梅花一眼):你别得意扬扬了,瞧我多白,比你强一百倍,你跟我在一起,不感到难为情吗?
梅花(学生扮演)(不服气地):什么?你比我强?你把意思说反了!应该是我比你强一百倍。你来到我身边,难道没有闻到阵阵清香吗?知道是谁发出来的吗?不知道了吧!是我大名鼎鼎的梅——花——儿!我是春天的使者!
雪花(双手叉腰):哼,我洁白无瑕,无人能比,我最棒!一边去,这里不是你说话的地方!
梅花(摆出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哼,我香气扑鼻,无人能及,我才是最棒呢!你别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啦!
诗人(语重心长):好了好了,二位都别争了!我说句公正的话: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跟雪相比,没有雪那么白,显然雪比梅强;但是雪却没有梅花香,这样说来,梅又比雪强。所以你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看不到别人的闪光点啊!是不是这个理儿啊?
学生在表演与争功中不但明白了自己的优点,而且明白了别人的长处,对诗句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五、语言在画面比较中凸显
语句凝练、用词精巧,是古诗词的显著特点。对于小学生而言,语言运用的技巧,仅靠简单的告诉、抽象的讲述,他们很难理解,而且这也不是词语理解品味的良策。因此,为引导学生体会词语运用的精妙,教师在教学中可将相近的词语代入古诗词中,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形成两幅图像,从而在画面与词语的联系、词语与形象的比较中体会原诗中画面对词语诠释的具体真切与词语对画面描述的准确传神,从而让语言技巧给学生以具体的感受。如《小儿垂钓》(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一诗刻画了专心垂钓的小男孩的可爱形象。诗句中的“遥招手”,充分体现了语言运用的精妙。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的:1.在这里,诗人用“遥招手”,而不用“摇摇手”,它们有什么区别?(想象动作,引导描述)2.有人问路,小孩儿会在心里说什么?会有什么动作?(揣摩心理,引导叙述)接着,笔者让学生将男孩“遥招手”的动作和心理活动写出来。一个学生是这样叙述的:
小男孩儿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河面,忽然浮标动了,他知道有鱼要上钩了,不由得屏住呼吸。这时,远处有一位过路人不认识前面的路,看到钓鱼的小孩儿,便把手拢到嘴边大声说:“喂,钓鱼的小孩儿,请问去李家庄怎么走啊?”小孩儿转头看到了问路人,连忙把食指竖到嘴边,轻轻发出“嘘”声,并摆摆手,随即又招招手,意思是你快到我身边来呀,我告诉你。问路人见了不由得捋了捋胡子笑着说:“多么可爱的小孩儿呀!”
学生抓住“遥招手”品味、想象人物的动作,揣摩人物的心理,一个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不仅跃然纸上,更是呈现在眼前。学生对“遥招手”运用的凝练、准确、传神,也就说明学生在形象的想象创造、具体的表述中对“遥招手”得到了领悟。这样的想象描述,既是诗句意思的理解,也是语言技巧的品味。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就得到了综合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