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猛
4月7日,大新华会展控股有限公司主办的2021中国会展行业国际发展论坛暨合作伙伴峰会在京举行。会议期间,本刊记者就会奖行业的相关话题采访了大新华会展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新华会展)董事长倪晖。倪晖认为2021年会展市场一定会迎来爆发性的增长。据了解,自2020年四五月份开始,大新华会展服务的医学等行业类会议已经开始陆续恢复,到2020年七八月份时,会议数量已经超过往年同期单月会议数量。2020年7月份会议数量是2019年同期的110%,8月份的会议数量是2019年的145%。“充分的准备、团队的努力再加上一点运气,我们去年恢复的很快。我认为今年一定会比去年更好。”倪晖说,由于大型国际会议短期内无法举办,市场需求裂变为更多中小型会议,同时疫苗已经进入普及阶段,发展形势好转;因此,今年的会议数量肯定会有大幅度的增长。
行业集中度提高有利于解决行业积弊
倪晖认为,疫情是一个试金石,那些运营不善、管理能力弱的、抗风险能力差的企业会被大量淘汰。据倪晖说,疫情中有大半的公关、会展公司处于歇业或关门的状态。他认为,经过疫情的洗礼,行业的集中度会有所提升,像大新华会展这样体量比较大的企业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会越来越高,这会增强会展公司与客户谈判的话语权,有利于解决一些对行业发展不利的积弊,如账期过长问题。据倪晖介绍,在与会展客户的对接中,甲方通常比较强势。长期以来中国会展企业不仅要给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还要提供垫资服务。这种弊端长期存在,即便是跨国企业进入中国会展市场,也要接受这种先承接后付账的模式,而且账期拖得很长,即使签订合同明确规定了两三个月的账期,但实际操作中也会被大大延长。这一直是行业的一个痛点。行业要改变这种模式,只能通过全体参与者改变意识及谈判慢慢改变客户的行为。而现在头部會展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提高,谈判能力增强,可以逐步扭转这种扭曲的生态环境,让会展服务市场逐步恢复到一个正常的状态,保障行业合理的利润空间以及合理的账期。
会奖旅游的三点变化
倪晖指出,疫情以来会奖旅游行业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一是客户结构发生了变化。此前很火的直销、微商等客户已相对较少,而金融、医药及互联网行业恢复明显。二是旅行目的地由境外转向境内。由于疫情的原因,会奖旅游活动在目的地选择上只能选择境内。倪晖认为,境外旅游短期内无法开放,不过目前中国正在与一些国家开展疫苗护照互认的工作,可能等国内疫苗接种率达到足够高的水平之后会针对部分国家或地区“点对点”有条件地恢复国际旅行。三是会奖旅游活动将“化整为零”,中小规模、多批次地进行。出于安全考虑,会奖旅游活动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超大量人员集中在一个地方。并且,奖励旅游与团建相结合成为重要趋势。倪晖认为,会奖旅游的恢复肯定会比会议活动恢复得慢。
线上必须结合线下
去年以来出现了很多线上会议,后来逐步发展为线上线下相结合,国际同行称之为混合型会议,倪晖认为这种模式今后将会长期存在。他认为线上会议可以让一些无法到场的专家学者以线上的形式参与会议,而且线上会议可以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情况下扩大传播效率。倪晖同时也指出,线上会议是代替不了线下会议的,“因为人们还是更愿意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很多专家和演讲者也反映线上会议‘没有感觉,缺乏体验感,互动感较弱。”倪晖说,线上会议必须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纯线上会议很难盈利,单纯靠线上软件也很难盈利。
大新华会展也在2020年研发了自己的线上会议系统,并且注册成立了自己的科技公司。其主办的2021中国会展行业国际发展论坛暨合作伙伴峰会考虑北京的特殊情况采用了线上线下同步举行的模式,且线上参会的人数比线下还多。与互联网平台普遍收费较高不同,大新华会展的云上会议系统,价格有竞争力,很接地气。倪晖告诉记者,一场两三个小时的会议也就是数千元费用。倪晖说,一些纯会议系统公司利用信息不对称,将线上会议系统卖的很贵,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信息不对称最终一定会被打破。这些服务之所以贵,是因为技术壁垒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服务商进入这个领域打破这种壁垒,到时候这些系统就会被大量应用、成本也会大幅下降。倪晖指出,线上会议是对线下会议的有益补充和增值服务,但大新华会展不会将其作为主要盈利模式。
倪晖认为,专业公司(会展企业)研发的线上产品生命力要比其他非专业平台(互联网企业)研发的产品生命力更强。“我们更了解客户,可以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互联网大厂是难以做到定制及线下服务。”倪晖说,会展客户需要的是线上线下的综合服务,如果只是简单提供一个软件,他们是没有兴趣的。会展公司的服务不仅在于线上,更在于线下,比如一些演讲专家不懂线上操作流程以及相关设备的准备,大新华会展可以提供上门服务,提供设备、搭建网络环境及技术支持。
深耕垂直领域向上游发展、纵深发展
在会展行业,“会+展”的模式被广泛采用,倪晖认为这种模式有着明显的优点。会议的主要功能是交流,展览则可以让企业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两者可以互为补充。会议的展示及盈利空间有限,如果能够搭配一个几千平方米乃至上万平方米的展览,对于主办方来说就具备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当然,这对PCO的招展能力和号召力是一个考验,如果策划不好可能造成亏损。承办方在策展时需要结合行业特点与需求,这需要承办方对垂直行业有足够的了解。大新华会展深耕医学领域多年,医药行业所有产业链环节都有接触,积累了丰富的行业数据和办展办会经验。倪晖说,大新华会展努力的方向就是向上游发展、向前端发展。
倪晖认为,专业的会展公司就相当于垂直领域的数据库,国外的很多展览公司如法兰克福展览、励展等都是专注垂直领域数十年,拥有丰富的行业资源。但是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都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因此他们会选择与中国当地企业合作,如大新华会展与世界三大差旅集团BCD旗下BCD M&E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这方面外资公司商业规则意识很强;一旦签约合作,他们会把手里的资源共享,这样有利于项目做大做强。
重视新媒体与年轻员工
在会议营销传播方面,一定不能拘泥于原来的传统媒体方式,要非常重视新媒体,PCO要协助主办方把抖音、快手、微博、微信、b站、小红书等新媒体都用起来。微博用户75%都是年轻人,会展的参展客户也以年轻人居多,消费群体正在年轻化,会展要采用适合年轻人的传播方式。“年轻人关注有趣的内容,我们在做传播的时候也要让内容娱乐化。”同时,大新华会展的团队同样年轻化趋势明显,80后和90后已经成为公司主力。由于年轻人个性化突出,这也带来一些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大新华通过充分授权和放权,给年轻人创造更充分的发展空间。
倪晖还提到,新媒体传播也可以跟人工智能结合起来。“我们正在策划一些医学和人工智能结合的会议。我们既服务医药会议,也服务人工智能的会议,我们在思考将两者结合,盘活手里的资源,这样客户也会觉得非常有创意。”他说。
五一将至,倪晖预计到五一前后,公司承接的会议数量会比往年同期有大幅度增长。为此,大新华会展从去年下半年起就在招兵买马。在其他公司或关门或裁员的情况下,大新华却在持续招聘,因为在倪晖看来,会展行业主要还是靠人服务的行业,会议策划和执行都需要大量人工,仅靠技术手段而缺乏足够的人力是做不好会展服务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大新华会展去年就开始对业务进行筛选,一些利润较低、账期过长的项目就不再承接。倪晖认为,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后,就要对业务和客户进行梳理筛选,优化业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