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
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作为这场悲剧的发生地,南京市教育局组织编写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系列,每届高二学生都会围绕《警示思考》读本,开展地方性课程学习。随着新课改的落实,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角度出发,重新解读“南京大屠杀”,是我今年进行《警示思考》地方性课程教学的突破。
一、研读“家国情怀”核心素养,重构教学设计
1.教学主线的确立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民族记忆充满国难和耻辱,但“南京大屠杀”前后的历史不仅仅只有这些。前有南京保卫战中萧山令、易安华、高致嵩等爱国将士英勇抵抗,以身殉国的壮烈事迹,后有拉贝、魏特琳等国际友人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建立南京国际安全区,于日军暴行下救助中国平民的壮举。更有约翰·马吉、费奇等国际友人不畏强暴,真实记录并揭露日军暴行的事迹。这些行为为平民逃离地狱赢得时间、为留在地狱中的人们带来希望、为迟来的正义审判提供铁证。
课程标准指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历史学科课程目标中的最高层级,是历史教育的根本旨归,在五大核心素养中居于核心地位。在当前,家国情怀的具体表现之一是努力维护人类社会正义、基本伦理、人与人相互友爱、国与国和睦相处等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准则,谴责诸如暴行、仇恨、屠杀、破坏和颠覆人类最基本价值准则的行为,引导社会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从这一要求出发,重新审视南京大屠杀前后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悲惨、耻辱、残暴、兽性之外,也有血性、人性的微光。所以我将本课主题确立为“寻找黑暗中生命的力量”,通过南京保卫战中的英烈事迹、南京国际安全区国际友人救助平民的壮举、南京大屠杀期间国际友人冒死记录日军暴行的行动三个角度,展现最黑暗中生命的力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爱国精神、悲悯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追求真相、守护正义的信念。我希望学生在铭记历史的同时,能够让自己的生命更有力量。
2.教学内容的重组
教学主线确立后,教学内容主旨也就明确了。《警示思考》读本按照“专题—探究”结合的方式,将南京大屠杀相关史实分为南京保卫战、日军暴行、安全区、历史反思、国家公祭五个部分,这样的安排能多角度探讨南京大屠杀中的具体专题。但不能直接用于“寻找黑暗中生命的力量”这个主题,需要教师取舍、补充、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材料,创生新的教学文本,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我根据教学主线的设计,结合读本的内容,从“对南京保卫战的分析”、“对安全区的解读”、“对历史的反思”三个单元中截取相关的史料,于读本之外,我补充了多种形式的史料。如影视资料《南京难民合唱曲——蚕豆曲》、《南京保卫战中国守军殊死抵抗》、《今天,致敬约翰·马吉》,图片资料《南京安全区示意图》、拉贝故居、维特琳雕像、约翰·马吉图书馆及马吉像等。我还分小组请同学们实地走访拉贝故居、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收容所旧址、鼓楼医院救治所,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南京安全区的相关史事。
学科教学自身的流程是课程→教材→教学,过去我们总是习惯于紧扣教材、落实教材,即所谓的“教教材”。但新课改下核心素养的提出让我们跳出教材的限制,依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重新认知教材中历史知识,即所谓的“用教材教”。这样一个转变立足于教师自己的课程理论和实践知识,表达了教师个体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更能体现教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真正达到教学的百花齐放。
3.知识结构的再建
即使是同样的史料,通过不同的角度串联,理解的角度和深度便大不相同。如何将这些素材串联,形成体系结构清晰的知识网络,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挖掘知识内涵,将隐藏在知识背后的联系显性化,将所教内容线索化、结构化,进而体现新的历史解释。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将本课内容设计为三个方面——“爱国将士舍生赴死的力量”、“安全区里照亮黑暗的力量”、“真实记录屠杀真相的力量”,从三个角度体现“黑暗中生命的力量”。具体的结构如上图。这样的知识网络直观明了、能够多角度阐释主题。
二、从“家国情怀”素养出发,组织课堂教学
1.挖掘素材,创设情境。
设置历史情境,重新建构课堂内容,利用有情、有境的素材,合理的引导与激励,让学生“神入”具体的历史情境,在情感渗透中架起与历史对话的桥梁,感受历史的脉搏,在情境中激活隐形的教育价值,使学生真切体悟爱国主义情感,人类的普世价值,进而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
课堂导入环节,我播放了《南京难民合唱曲——蚕豆曲》,“渴望蚕豆做早餐,蚕豆做午餐,蚕豆做晚餐。豌豆蚕豆绿豆蚕豆,顿顿豆豆。供给每个难民足够的维他命营养,扑灭所有的脚气脚气。”然后介绍这首歌曲创作的背景。在南京沦陷后,美国牧师麦卡伦带着无限的悲愤与崇高的正义感,写下了这首字字无华、淡定从容的合唱曲,以表达难民们对国际安全区委员会的谢意——为难民筹集了100吨的蚕豆! 这些蚕豆不仅仅是难民们救命的口粮,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温暖,点燃了生存的希望。在那些血雨腥风的日子里,《南京难民合唱曲》的歌声一遍遍低回在南京上空,仿佛一股暖流,温暖着瑟瑟寒风中绝望的心,给人们带来生存的勇气和坚持的力量。最后引出本课的主题——83年后的今天,让我们重读这段历史,在黑暗中寻找生命的力量。
2.动态整合,情境渗透
历史教学有着丰富的形式和内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时,应根据主题,选好教学的切入点、预设好所要达到的目標和效果,并且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或者知识维度、思维层次,同时还应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力求史料形式多样。
(1)文献资料和影像资料结合,呈现更真实和全面的史事
在讲述南京保卫战中中国守军舍生赴死的力量时,我首先投影关于双方兵力对比的数据和资料,教师指出处于如此不利的境地,南京保卫战只坚持了8天,但中国守军依然展现了英勇抗敌、誓死报国的英雄气概。再播放视频:南京保卫战中国守军殊死抵抗。有双方力量对比差异在前,再看当时的影像资料,学生能得出南京保卫战是一场明知不可敌而仍要奋战的战役,南京城不是一座不战而亡的城市这一认识。改变过去溃败、耻辱的单一印象。最后,教师总结点题中国守军击毙日军1.2万人,自己牺牲了5万军人,包括13位将军。他们的英勇作战为更多的平民逃生赢得了宝贵时间,他们身上展现出黑暗中生命的力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为国赴死的爱国精神。
(2)校内外课程资源有机结合,实现课程资源的高效运用。
在讲述南京安全区里照亮黑暗的人道之光的力量时,我先投影了安全区范围示意图,由图中位置介绍安全区的范围和作用。然后提出问题:是谁在炼狱般的南京城庇护着这么多的平民?他们做了什么?请三个小组的同学介绍他们实地走访旧址,查找文献资料后的小组活动汇报。
第1站:小粉桥1号——拉贝旧居、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
学生代表投影了拉贝旧居图片和拉贝日记图片,介绍拉贝为安全区和难民做的事情。作为安全区主席,他利用自己纳粹身份,与日军交涉、抗议,阻止恣意屠杀。他带领他的委员们寻求国际援助,募集资金,购买粮食和药品。他还在小楼里写下著名的《拉贝日记》,记录日军的暴行,后来成为南京大屠杀的铁证。1938年2月他被西门子公司召回德国,归国后他四处公开演讲、做展览、放映马吉拍摄的纪录片,将日军暴行昭告天下。
第2站: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收容点旧址
学生投影南师大内的维特琳像及救护妇孺画,并投影维特琳像下碑座上的文字:“中文名华群,1919年至1940年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任教。南京大屠杀期间,她冒着生命危险,收容和保护了一万余名中国妇孺难民。”以及《警示思考》读本中她护卫收容所难民的故事。
第3站:鼓楼医院
学生投影威尔逊、麦卡伦医生的头像,介绍当时叫做金陵大学医院的鼓楼医院,是南京唯一对平民开放的医院,外籍医护人员威尔逊、麦卡伦等20多人,自愿留下救治难民的故事。
3.时空对话,育人与传承
本课的最后,教师讲述了一段跨越80多年的温暖故事。1938年,拉贝先生被召回德国后因为发表南京大屠杀的演讲,受到纳粹当局威胁,后来又因为纳粹身份丢掉工作,贫困交加。1948年,拉贝生活上陷入困境的消息传到了中国,几天之内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们就为拉贝募集了1亿元,换成2000美元寄到德国。朴实的南京市民用行动阐释了“滴水之恩当用涌泉相报”的感恩之心。去年全球疫情肆虐,3、4月间拉贝的家乡德国确诊10万例。此时,拉贝孙子托马斯·拉贝,一名德国医生,写信给中国驻徳大使求援。南京市民得知后,紧急捐助了30000只口罩、20套防护服、620瓶药品。中德两国国旗掩映下,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和海德堡古桥并肩而立,两只大手紧紧相握。贴在捐赠物资上的这个图标讲述的是一份跨越80多年的守望相助与涌泉相报的情谊。守望相助、共克时艱,这段跨国情谊有了温暖的延续。
三、立足“家国情怀”素养,提升教学的理解
在本课的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的收获和触动。以人为本,善待生命,追求真善美,这是人类一直的梦想和追求。以往关于南京大屠杀、关于抗日战争的教学中最大的难点在于日本侵华战争这一段历史血腥的场面在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同时,似乎也激活了孩子们心中阴郁的一面。每每讲这一段历史,我心情总是沉重的。现在,“家国情怀”素养的解读,明确了中学价值观教育的导向——教育的首要职责是塑造善与美的人格,青年学生的教育都应以善和美作为永恒的主题。没有了对生灵、生命、人性的关注、关怀和敬畏,再悲惨的历史也无法引起悲伤、沉思、反省,更不要说有相应的适宜的行动了。
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是什么?重在塑造灵魂,重在塑造精神,重在塑造信仰,而不是简单的历史知识的传递。从这个角度去看待“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它确实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是引领我们教学提升的标准。知识的厚度、视野的广度、思想的高度,都依托于情怀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