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安乐
[摘 要]回望百年来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指导、探寻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的历史。从百年大党发展观的演进轨迹可以清晰看到: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发展这一现实问题,都始终把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为自己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回望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百年历程,百年大党发展观演进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映照出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表征着继承和创新的结合等鲜明特点。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百年演进史昭示我们,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必须做到: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党立国之本;三是坚持把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作为发展的主线;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发展观;演进;特点;启示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79(2021)04-0040-09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一百周年诞辰。回望百年来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指导、探寻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进,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反映了我们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不懈追求,蕴涵着我们党、国家、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百年大党发展观的细致梳理和科学总结,无疑对我们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激励全国各族人民锚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百年历史演进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内涵、本质、目的和要求的总体看法与根本观点。根据我们党所处不同历史方位的基本国情、承担的发展任务以及党的发展战略的内在逻辑,以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八大的召开这三个重大历史事件作为时间点,可以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演进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发展观;改革开放前半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
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发展观。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创立之初就把改造旧世界、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并最终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作为自己崇高而神圣的使命。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中国的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大小”[1](p1079)的著名论断。1949年3月,毛泽东明确指出,革命胜利后我们要“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p701)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实质是要在解决所有制问题基础上大力发展生产力。1956年,确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开始了社会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和发展的艰辛探索过程。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在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并阐述了如何处理工业和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沿海和内地、中国和外国等关系问题。这期间,我们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及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缺乏,在决策过程中我们党沿用了革命战争时期关于大搞群众运动的革命思维方式和注重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党在发展战略选择上出现失误,出现了发展目标超越现实、发展结构不均衡等问题,政策发展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缓慢。
二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十八大召开前,改革开放前半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在当代中国,所谓发展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继承并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的发展道路,从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确定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明确了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真正基础只能是经济建设。正如邓小平所讲:“一九七八年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过去作了系统的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中心点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3](p269)这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观上的一次“最根本的拨乱反正”。他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4](p798)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3](p370),明确了以体制改革为着力点,不断提升经济活力、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基本发展思路,强调了“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他还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3](p64),“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3](p368)。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邓小平也强调发展应是“经济与政治、法律”和“经济与教育、科学”的综合发展;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大局”“先富带动后富”等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并明确了分“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把摆脱贫穷、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初级阶段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之一,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积极性。邓小平领导我们党在基本国情基础上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发展战略,引领中国经济建设与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次强调推动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伟大任务和目标,“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确立了“新三步走”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并确立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社会全面发展目标,还强调了“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5](pp383-384)这使我们党在发展观内涵、步骤上的理解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同时还指出了我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6](p545)。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同时强调了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可见,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并增加了人文发展的内涵。在发展的实践上,确立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凸显了科学发展观对民生问题的强烈关注。
三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孕育诞生于21世纪,是在改革开放走完前半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伟大创新实践赋予这一思想以深刻的全新内涵,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靠自身发展解决贫困问题,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跨越,更为人类减贫事业、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伟大贡献,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践充分证明,新发展理念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是指挥棒、红绿灯,是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只有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此外,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劳动力素质较低等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羁绊。我们党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作为新阶段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主要思路,把公平和效率有机统一起来,把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有机统一起来。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7],并结合理论和实际、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这“三新”进行了科学而深刻的阐释,为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战略路径。我们必须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我国“十四五”发展时期正好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相互交织着,这种新的“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既赋予了“十四五”不平凡的发展任务与发展使命,也对“十四五”的发展形态、发展方式、发展格局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整个“新发展阶段”的中心工作仍将是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未来30年将是我们完成这个历史宏愿的新发展阶段。应该看到,由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以及内外环境、条件等的变化,新发展阶段已经历史性地转向以创新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上来。中国共产党人立足系统观念,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良性循环,把14亿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发展观演进的特点
回眸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演进轨迹,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发展这一现实问题,始终把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为自己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8]一百年来,我们党的发展观根据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断进行调整,并在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曲折艰辛探索中不斷趋于成熟,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奋力拼搏的结果,无不是党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结果。从历史过程中,总结、分析百年大党发展观演进所形成的基本特点,可以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百年大党发展观演进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指存在于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9](p128)作为客观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所固有的规律性。社会发展也不例外,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们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所谓合规律性,是指人类活动必须遵循客观世界自然物的属性、本质和运动规律,违背了它,人就要受到客观世界规律的惩罚。“建国以来我们犯的几次错误,都是由于要求过急,目标过高,脱离了中国的实际,结果发展反倒慢了。”[3](p202) “完全违背客观规律,企图一下子把经济搞上去。主观愿望违背客观规律,肯定要受损失。”[10](p346)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演进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也是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手段。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源于生产力的进步。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表现为:生产力规定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方式,进而影响和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性质。一个政党或集团只有始终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为其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才能成为领导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发展观历程已经证明了:我们党始终处于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前沿,按照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要求,创造一切有利条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自觉实践者,始终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领导力量。所谓合目的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的去改造自然物,使之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称之为主体尺度,用以表明社会实践及其结果要符合主体自身需要、利益等价值追求,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指出的:“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11](p97)人们的需要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不断产生又不断满足,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内驱力。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重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自觉地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2],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良性循环,我们党的发展观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中胜利前进。
百年大党发展观演进映照出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坚持发展,历来是我们党全力关注和努力实践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在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既有理论上的不断丰富,又有实践上的持续推进。正如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概括的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的基本规律,必然会产生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这两方面的重大成果,这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我们党发展观的探索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近代以来,中国不断遭受西方列强入侵而积贫积弱。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梁启超的变法图存、严复的效仿西方、张謇的“实业救国”、胡适的“科学救国”等仁人志士对发展道路的探索,始终未能使中国摆脱战乱、贫困和落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在国家安定团结的发展局面与和平共处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特别是2020年,我国经济在极不平凡之年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就,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GDP同比增长2.3%,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经济总量迈上100万亿元大关,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又跃上一个新的大台阶,社会生产力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改善发展条件,增强发展能力……让发展成为消除贫困最有效的办法、创造幸福生活最稳定的途径。”[12]贫困问题,说到底是发展问题。经过8年的持续奋斗,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开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天地。在中国共产党赓续奋斗的一百年,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把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形成了一系列党的发展理论,比如:“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十四五”时期的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三新”发展,等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又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党的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又始终是以变化着的中国实际为其根本的价值坐标,从而保持了自身的生机与活力,也进一步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不断升华党的发展观。可见,我们党发展观的这种“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发展理论”的双向互动,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且不断深化的过程,又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识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不懈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并最终实现自我发展道路的创新与超越的奋斗过程,特别是依靠自身发展解决贫困问题,成功解决14亿人的温饱问题,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开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光明前景。
百年大党发展观演进表征着继承与创新的结合。在我国发展观演进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不仅广泛借鉴和吸收了古今中外各种发展思想资源,还在实践推动下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3](pp470-471)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基于历史与现实、当下与未来、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时空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革故鼎新思想、“唯变所适”的变法图强思想、“仁者爱人”、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等,都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观所赖以形成的主要思想来源。还吸取了国外发展观研究的积极、合理的思想成果,特别是吸取了一些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二战以来,国外发展观研究经历了单纯的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到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为中心的发展观,再到可持续发展观,这些发展观的成果为当代中国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等辩证发展理论,始终是我们党发展观的最重要理论来源。在继承这些人类文明进步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国际国内实际情况,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问题进行了艰辛而曲折的探索,使我们党的发展观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还与时俱进地创新和丰富发展理念,比如:对“新发展阶段”历史方位的判断就呈现出与时偕行的鲜明特点。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發展阶段,历来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7]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这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代中国发展阶段的判断越来越准确清晰、对发展内涵的理解越来越充实完整、对发展目标和步骤的规划越来越严谨务实,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方面构建了完整的发展理念系统,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观在继往与开来结合上的又一次重大升华,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科学彰显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在继承的前提下创新、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中国共产党发展观演进的启示
从我们党百年来发展观的历史演进脉络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作出系统而全面的指导至关重要。经过革命战火洗礼、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磨砺及改革开放奋斗历程,特别是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我国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我们党坚持在发展道路上把方向、谋发展、定政策、促发展,着力破解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这些有益的探索和启示对于我们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有着重要意义。
百年大党发展观的演进昭示着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指马克思主义政党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起的引导和向导作用。党的领导的实质就是帮助人民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14]。正如《共产党宣言》所强调,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15](p413)。因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13](p44),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政党性质的阐释,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对自身性质有着清醒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6](p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就是完全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集中体现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也体现了我们党引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8](p20)中国共产党在当代中国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能够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唯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同时,我们党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坚持从严治党、自我革命,注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百年大党发展观的演进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恒定不变的主题,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治国理政的根本,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思想上必须十分明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化、资本主义化!”[18](p8)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行稳致远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这也是中国发展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十四五”时期,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复杂深刻变化,党的全面领导仍然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指引方向的指南针、凝心聚力的主心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
百年大黨发展观的演进昭示着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立党之本。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生活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自然界规律和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作为事物基本存在方式和特征的发展问题,是人类探讨的永恒主题。马克思主义这个占据人类真理和道义制高点的伟大精神产物,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19](p8),又把“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其价值旨归,充分展现了这一思想体系中所蕴含的理想与现实、历史逻辑与生活逻辑、指导实践的工具理性与解放人的价值理性的科学统一。对社会发展的主体来说,是否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至关重要。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在政治思想上的分水岭。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用先进的科学理论来武装民众的头脑对形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发挥了极大作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20](p312)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科学理论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党顺应时代大势、解决时代问题,始终站在时代前列谋划发展、引领发展,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我们的理论“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紧密结合世情、国情和新时代发展要求,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判断、重大结论,提出了一系列战略举措,用一系列原创性的崭新思想内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党的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有效地破解和应对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难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必将永放光芒!
百年大党发展观的演进昭示着我们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是指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自己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基础,也是社会生产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这一社会基本矛盾中,是以生产力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最终决定作用为动力源的,也就是说,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恩格斯指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21](p490)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们党一切活动及其实行的发展战略正确与否,归根结底要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从百年大党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力,是贯穿我们党发展观的一条主线。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站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时代前列,并不断为此而奋斗。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是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扫除障碍、铺平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前30年里,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党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历经艰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3](p370),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又进行了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创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22]这表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一定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科学路径和持久动力。”[12]而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体现了经济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财富基础,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当然,“我们要正确运用生产力标准,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23](p75)在通过科技竞争大力提升生产力发展的新态势下,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22],以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不断推动生产力大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使我们党始终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朝气蓬勃的推动力,成为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旗帜,才能在世界格局演变的激流中,把握发展的大势,打好主动仗,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自己,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百年大党发展观的演进昭示着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还是所有人间奇迹的主要创造者。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路径转变的主体都是由人民群众来引领和实现的,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党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为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集体思想和智慧。比如,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包产到户这一对农村改革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新事物,就是农民创造出来的。”[23](p217)我们党总结亿万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在全国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再比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起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坚持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统一,鼓励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地吸收进来,并在网上征求意见,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网上留言有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1000多条意见建议,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期盼,广大人民群众为“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实施积极出谋划策,发挥着主人翁的作用。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顺应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价值观。人民群众还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p1031)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我们“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24](p103),增加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公共品的供给,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使更多的人共享改革红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充分彰显社会公平与正义;“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25](p245),举全党全国之力根治贫困,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始终把人民利益看作高于一切,始终坚持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解决人民的利益需求,高度重视人民利益的实现,注重处理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根本利益与非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最急最忧最盼的突出问题,使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这种把立足人民利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作为我们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的初心和使命。在我们党一百年的发展进程中,“人民”一词始终镌刻在党的旗帜上,我们党的成长壮大靠的是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靠的也是人民。“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8]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始终注重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准确把握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脉搏,诚心诚意地为人民办实事,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取得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在新时代奋斗的征途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巨大风险和严峻挑战,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只要我们认真汲取古今中外发展观的历史经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愿景必将实现。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
[3] 邓小平文选: 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
[6] 江泽民文选: 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7] 习近平.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1-01-12(1).
[8] 习近平.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1-02-21(1).
[9] 列宁全集: 第55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0.
[10] 邓小平文选: 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12] 习近平.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1-02-26(1).
[1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14] 张荣臣.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J]. 党建, 2018(6):11-12.
[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16] 中国共产党章程[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17]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18] 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
[19] 习近平.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8.
[20] 列宁选集: 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
[2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
[22] 习近平.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N]. 人民日报, 2020-11-04(2).
[2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5.
[2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2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
[25] 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 徐慧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