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杰
春秋战国是诸侯相争的大争之世,中国的政治、军事陷入空前的混乱,这为哲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土壤。百家争鸣,铸就了中国哲学思想的第一次大繁荣、大发展。先秦诸子百家学说,共同奠定了中国人内圣外王、修齐治平、奋发图强、刚健有为又亲近自然、淡泊名利的文化心理模式,历千年而不衰。无论是身在庙堂,抑或远处山林,中国人都能从先秦哲学思想中寻求心灵的皈依,求得自身的解放。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先秦诸子散文”单元(第二单元),共选取6篇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既有感召我们立人达人的儒家,也有熏陶我们道法自然的道家,还有引领我们兼爱众生的墨家。
在本期杂志中,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来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并从写作的角度进行相关的课外拓展,以思考先秦诸子的思想学说对立德树人、修身养性的现实意义,感受各家论说的方法和妙处,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夯实并增强精神之基。
立身处世 儒之大伦
儒家思想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上至经国治世、安邦定国,下至修身立世、一言一行,无一不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先秦儒家思想塑造了中华儿女心系家国、顽强坚韧、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的民族品格。站在新时代的潮头,面对时代巨变,心系家国、坚守初心方能行之弥远。学习儒家思想,体会人生大伦,对于培养青年一代的爱国精神、担当精神弥足珍贵。下面我们以《大学之道》为例,一起来体会先秦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以及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塑造。
课本点击
大学之道
《礼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作者简介
《大学之道》出自《礼记》。《礼记》是中国古代儒家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具体作者不详。《汉书·艺文志》记载,班固自注其为“七十子后学所记也”,即相传为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西汉时戴圣汇编成书,故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汉代独尊儒术,郑玄为《礼记》作注。唐初经学家孔颖达编纂《五经正义》,《礼记》地位日隆。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南宋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
写作背景
儒家“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的《禮》,又称《仪礼》,主要记载周朝的冠、婚、丧、祭等礼仪礼法,但是由于体例等限制,《礼》的记载仅限于礼法内容,对仪礼所蕴含的礼义缺乏阐释。于是,孔门后学在学习过程中,撰写了大量阐发仪礼的经文,称为“记”,至西汉戴圣汇编,成《礼记》。《大学》是《礼记》中的重要篇章。“大学”即“大人之学”,是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与“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的“小学”相对。宋元之后,“四书”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目,《大学》为“四书”之首。
全文赏析
《大学之道》全文言简意赅,言近旨远。开篇开宗明义,提出“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继而在具体的操作方法层面,提出“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前四条着眼于“内圣”,强调修养心性,指向“明明德”的纲领要求;后四条着眼于“外王”,强调外显行动,指向“亲民”的纲领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无限追求“止于至善”的最高境界和终极理想,亦即提出了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
值得称道的是,儒家思想虽然强调君臣父子的等级制度,但是更明确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就要求天子既不能因其权势而为所欲为,庶民也不可因其地位低微而疏于修身。这在先秦社会,具有超越时代的进步意义。
从结构来看,全文环环相扣,逻辑严密。文章开篇将“三纲领”依次展开之后,用一连串的逻辑推理,论述了“知止”,也就是明确目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接着用“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一句,对第一段进行了细致的总结(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注曰:“明德为本,亲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本始所先,末终所后”)。可谓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第二段以递进的顺序对“八条目”进行反复论述,讲明“八条目”之间的条件关系。这种简洁明了又反复铺陈的论证,方便学识不同的人群接受儒家的思想纲领,对扩大儒学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习札记
先秦儒家思想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
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其立身处世的规范成为中国人的重要行为准则。可以说,先秦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先秦儒家思想奠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孔子周游列国,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宣扬儒家精神,晚年回到鲁国笔耕不辍地整理古籍、教育士人,为文化传承做出巨大贡献。这种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的精神深深植根于民族的记忆,成为民族精神的底色。《周易》中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呼吁人们以积极进取、明朗刚健的姿态,坚持不懈地追求高远的理想;《论语》中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强调人志当存高远,且对“仁”之大道的追求永不止息。这种磅礴向上的奋斗进取精神,让中华民族历经风雨忧患、饱尝沧桑巨变仍屹立不倒,这就是民族精神的力量所在。
先秦儒家思想奠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论语》中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中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无数仁人志士舍生取义,成为民族血液中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的基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种果敢坚毅的精神意志,成为支持中华儿女在民族危难关头救亡图存、在民族振兴路上坚守初心的重要因素。
先秦儒家思想奠基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民本追求。虽然儒家思想讲究封建等级制度,但是其“安民”“保民”的思想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本思想的长远发展。《论语》中对修身做出了不同维度的要求——“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强调君子提高自身修养的终极目标,是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孟子更是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黎民百姓发出了最响亮的振聋发聩的呼喊;荀子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他们把重民、安民的种子埋在治国者心中,在后世结出民本思想的累累硕果。
当然,先秦儒家思想还有很多其他方面,比如“学”“礼”“孝”“乐”等思想,也对后世影响深远,在思想层面深刻影响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意识和格局,在治国理念、社会发展、家庭格局、个体追求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
知行合一 道法自然
儒道互补,深刻影响了中国士人的文化心态。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在熙熙攘攘的生活中,世人竞相奔走,劳其体态,苦其心灵。道家思想家鄙弃功名利禄,追求安时处顺、清静无为,这为人们筑起心灵之巢,让人们得以在道家的思想殿堂中,安顿风尘仆仆的内心,窥见生命本身的明净之美。西方汉学家李约瑟说:“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下面我们就以《五石之瓠》为例,一起来了解道家学派的思想,一起来领会道家思想有哪些突破常规的认识。
课本点击
五石之瓠
《庄子》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作者简介
庄子,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期道家思想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原为楚国公族,后生活贫穷,“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但他淡泊名利、崇尚自由,追求适己任性,“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拒绝楚威王之聘,終身不仕。
《庄子》一书为庄子及其门人后学所著,有“内篇”“外篇”“杂篇”之分,其中“内篇”为庄子自撰,多以寓言故事表达其思想,对后世诗人和小说家影响深远。
写作背景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天下纷争不断,诸侯变法图强、争霸天下。史载其时“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百姓生活颠沛流离,朝不保夕。诸子百家面对战火不断的社会现实,纷纷寻求救世之道解民倒悬。于是,哲学思想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儒墨显学盛行。
庄子不满当时混乱污浊的社会现实,也不认同儒家推行仁政的治国理念与墨家兼爱非攻的政治主张。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清静无为,追求彻底无待的绝对精神自由和齐物我、齐是非的精神境界。
全文赏析
《五石之瓠》出自《庄子·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深入理解“五石之瓠”的故事,对我们理解庄子的学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面对惠子关于“大瓠无用”的说法,庄子以“不龟手之药”为喻讲明自己的观点。对“不龟手之药”而言,错用为“鬻之”,大用为“说吴王”;对“大瓠”而言,错用为“盛水浆”“剖之以为瓢”,大用则是“以为大樽”。庄子以故事简洁明了地指出惠子认识的局限性,以“无用之用”告诉人们,不能为外物所滞,要学会变换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这样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庄子的“无用之大用”思想和《<老子>四章》中的“有”“无”思想相对,丰富了道家关于“无”的哲学认识。
惠子是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庄子的敌手与挚友。据史料记载,惠子提倡合纵抗秦,认为“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这和庄子的思想大为不同。庄子批判惠子“拙于用大”,要“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学说正名:惠子借“五石之瓠”大而无用抨击庄子学说不切实际,而庄子则借“不龟手之药”的寓言论证庄学大而有用,只是惠子不能通晓领悟罢了。
《庄子》自称:“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可见,以寓言说理是《庄子》一书的重要创作方法。书中的寓言故事表现出超凡的想象力,形成“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形象世界,其论证不以明晰的概念和严谨的推理见长,而是出之以神秘莫测、瑰丽玄奥的想象和虚构,这在先秦诸子百家散文中独具魅力。
学习札记
突破俗见 言近旨远
——兼谈《〈老子〉四章》《五石之瓠》的说理艺术
先秦诸子百家说理散文充栋盈车,各有特色,展示了说理散文逐步成熟的轨迹。《老子》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不拘一格,富有抽象特质,在诗意的语言中探讨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虽然缺乏完整的、系统的论述,但以其形象性,和《论语》一起奠定了先秦说理散文的基本特征。《庄子》虽然依然保留了对话体散文的一些特质,但是更为系统,结构更加谨严。就《〈老子〉四章》《五石之瓠》两篇课文而言,则呈现出以下特点:
1.眼光独到,突破俗见。老子善于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入手进行论证,突破人们的惯性思维。他以“三十辐”“埏埴”“凿户牖”这些常见的现象为喻,点明“无”之大用,论证“无用”对于“有用”的重要意义;他以“企者”“跨者”这些生活中惯常的动作,强调修身的重要意义,批判自矜功伐的自我彰显行为;他以“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这些屡见不鲜的事实,申述重视细微小节的重要性。而庄子则善于以独特瑰丽的想象和语言,颠覆人们的认识。他以“不龟手之药”的寓言,既类比论证了“无用之大用”,又使论证过程充满文学色彩。不管是以生活现象入手,还是以寓言故事见长,老庄哲学都能启迪心智,发人深省,让我们在学习中不落窠臼,在生活中别出心裁。
2.言简意赅,言近旨远。虽然作为说理散文,《老子》《庄子》都不以严密的逻辑推理见长,但是蕴含在或简洁或瑰丽语言中的旨趣,仍然深邃丰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对功名利禄、裘马声色趋之若鹜,老子转而提倡“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求得精神的安宁与自适。老子主张,对自由的追求应当求诸己而非求诸外物,“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的“认识你自己”有异曲同工之妙。惠子眼中“为其无用而掊之”的大瓠,在庄子眼中恰恰有可“浮乎江湖”的大用,惠子所为无异于“鬻技百金”的宋人。人们往往患得患失,殊不知,正是由于看似无意义的“无”,才成就了“无用之大用”。老庄哲学以其耳目一新的形式,发人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在今天,依然弥足珍贵。
爱无等差 墨家大爱
墨家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显学之一,其在当时社会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墨家以“兼爱”“非攻”“节用”“尚贤”等理念,巍然屹立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之林。这种兼爱众生、反对攻伐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中国古代先民向往自由平等、胸怀天下苍生、推崇“爱无等差”的济世哲学,反映了热爱和平的中华民族对实现全人类美好生活的终极向往,是一种极致意义上的仁爱。
课本点击
兼爱(节选)
《墨子》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作者简介
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出身低贱,一生中除著书立说和教授门徒外还参加过一些政治活动。他曾仕于宋为大夫,又到过卫、齐、楚、越诸国。
墨家和儒家并称“显学”。《韩非子》记载当时社会“非儒即墨”。与儒家提倡“爱有等差”不同,墨家主张“爱无等差”,即毫无差别地爱一切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出“尚贤”“尚同”的政治思想,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天下人都要相亲相爱,反对以强凌弱的战争。
写作背景
先秦时期,面对战乱频仍的社会现实,墨子积极寻求治世之道。《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记载:“墨者亦尚尧舜道。”墨子曾向儒家学习,但是他不满儒家君臣父子的等级思想,不认可儒家自上而下有差别地推行“仁政”的政治理念,转而开创墨家。墨子提倡“兼爱”“非攻”,主张人人平等地相爱,反对侵略战争、强调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墨家不仅从思想上反对战争,墨家子弟还曾有组织地帮助宋国抵抗楚国的战争,其事见于《墨子·公输》。墨家在先秦社会影响巨大,但是由于其思想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遭到统治者的打压。后来墨家虽消亡,但为后世留下了重要的精神财富。
全文赏析
《兼爱》是《墨子》中的重要篇目,能够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墨子的思想。《兼爱》分上、中、下三篇。课文选篇为上篇,呈现出三大特点:
1.论点简洁鲜明。文章运用自问自答、模拟辩论的手法展开论说,结尾铿锵有力地总结观点:“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即人们要不分等级、贫富、强弱、亲疏,无差别地相爱,这样才能实现天下大治。可谓旗帜鲜明,观点显豁。
2.论证技巧多变。有比喻论证,文章开篇以“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为喻,生动形象地讲明“必知乱之所自起”的重要性;有假设论证,文章第三段:“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语言极尽纵横捭阖之能事,显示出强大的力量美。
3.论据一针见血。墨子主张“兼爱”,他在文中仗义执言,对战国之世黑暗的社会现实直言不讳。如文章第二段,揭露了当时社会由于人们不“兼爱”导致的“不孝君父”“盗贼四起”“大夫乱家”“诸侯相攻”等恶果,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墨子的“兼爱”思想,在当时社会是完全不能实现的空想,其和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是完全相悖的,不具备实现的现实土壤。但是,作为终极意义的人道主义关怀,墨子为人类描绘了振奋人心的美好图景。
学习札记
爱无等差,言尽其意
——谈《兼爱》的语言特点及成因
由于墨子主张“爱无等差”“兼爱天下”,其接受对象的广泛性促成了《墨子》“言尽其意”的语言表达特点。
1.频频论证,反复陈说。如果课文第一段只保留“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就可以表达其意;如果第二段只保留“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即可完整表达其意。其余段落亦然。但墨子却反复陈说,这样的论证方法在先秦说理散文中自成一家。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墨子在形成了自己的学说之后,周游列国,并且在各地讲学,宣传自己的学术思想,抨击各国暴政,吸引了一大批下层劳动人民、手工业者开始追随他。他代表中下层百姓的政治诉求,这种论证方法有利加深中下层百姓对其思想的理解,表现出强烈的功利实用主义思想。
2.雄辩有力,结构严谨。虽然《兼爱》在论证观点时反复陈说,但其语言掷地有声,其结构回环严谨。全文提出“治天下必知乱之所自起”的问题,然后分析乱“起不相爱”,继而分析“若使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最后明确观点“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逻辑清晰,周密谨严。就段落内部而言,也展现出整齐划一的结构美,如文章第三段依次论证“若使天下兼相爱”则“不孝不慈亡”,则“盗贼有亡”,则“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继而以“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来收束,段落内部形成完整的论证链条,首尾呼应,增强了说服力。
当然,这种“言尽其意”的语言表达,和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以贯之的审美理念是相悖的。孔子提倡美和善的统一。《论语·八佾》中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老子则提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美的境界,主张绝弃人工、委任自然;庄子则追求天籁之美,“求之于言意之表”。可以说,儒家美育提倡内容和形式的兼美,力求实现实用主义和审美主义的统一;道家则追求与物同化、反对人为的绝美艺术追求;而墨家则完全从实用主义出发,体现出“言尽其意”的特点。
技法延伸
准确、深刻、独到——议论文如何审题与立意
古人云:“千古文章意为高。”审题的准确和立意的高远对于写好一篇作文而言至关重要。大家在日常写作过程中要在审题与立意方面进行有意识的思维训练与写法训练,大致而言,要在审题与立意的准确、深刻、独到三个方面深入挖掘,形成写作思维范式,这样才能在数不胜数的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
一、审题要准确
审题要准确,这是对考场作文写作的基础要求。尤其是对于材料作文的写作而言,更是如此。
首先,要关注关键词,要直接找到或间接提炼写作的具体要求。如2020年高考全国Ⅲ卷作文题目:“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题目的关键词不仅仅在于“画像”,更在于“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在优秀作文《寻十方明镜 绘真我画像——写给高一学弟学妹们的一封信》中,考生以“敏锐感知自己对细小事物的态度”“深入思考自己传承历史文化的深度”“真诚反思自己对待时代英雄的态度”逐层切入,全面论证“如何为自己画好像”,有高度、有深度、有厚度,准确的审题为其行文提供了绝佳的架构。
其次,对材料作文的审题要关注整体,切莫断章取义。如2018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题目:“‘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彈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许多考生抓住只言片语,文章立意为“要抓主要矛盾”“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要坚持己见”等,这样就偏离题意了。着眼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此题旨在让考生阐发对“幸存者偏差”的理解,即要学会去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本质,理性思维要战胜直觉思维,不能只看片面一隅而要联系、辩证地看问题等。审题准确,是下笔行文的前提。
二、立意要深刻、独到
在考场上,大多数考生为了求稳,都会选择写作议论文。而要避免平庸、千篇一律,就需要在立意上或追求深刻,向思想更深处“漫溯”;或追求独到,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上发掘出与众不同的东西来。
(一)立意要深刻
立意要深刻,这是对考场作文写作的关键要求。记叙文讲求以情动人,议论文则意欲以理服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言:“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怎样把理讲深刻,是决定考场作文高下的决定性因素。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议论文要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进行开掘。但是这种开掘在行文中并不是势均力敌的,应重点关注“为什么”,如此才能在立意深刻方面有独到见解。这就要求大家进行理性分析,充分考虑论点得以成立的前提条件、各关键词之间的因果关系等,使论证更加全面周密。如写作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为论点的议论文,则可开掘“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得以成立的条件——“听者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此可使观点更为周详。又如,2017年高考北京卷的第一个作文题目要求考生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一考生在《纽带作用,在于运用》一文中,开篇即剖析“充分发挥纽带的作用,首先在于科学确立其目标”。这样的立意就显得深刻,有启发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同时又具有条件性。这就要求大家在写作时,要关注论点得以成立的具体条件,进而让论证更为具体,更具说服力。
2. 要善用让步思维。在写作中,承认对立观点存在某些合理性,这样不仅不会削弱己方观点,反而会使论证更为深刻。如议论文《失之气节,丧之命魂》中有这样一段话:“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确,在弥足珍贵的生命面前,生死诚然重于泰山。但在我看来,徐锡麟马革裹尸的气节更深得我心。”承认生命的珍贵,并无损于对气节的论证,说理滴水不漏。
3.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行递进式思维。如:
虽然鲍叔辅佐小白在争夺君位中得胜,但他既未以知己之交来宽释管仲,也未如敌仇相见来中伤管仲,而是以超然平和的慧心化开一切,有如祁奚“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只将管仲定位为人才而推举,其他不问。鲍叔知人又岂单是智?更有心底无私天地宽阔的伟岸。
——摘自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优秀作文《鲍叔不朽清流长》
通过考生庄重典雅的语言,读者不仅感受到鲍叔的识人之明,更深刻理解了鲍叔“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光风霁月的伟岸人格。这不仅升华了对鲍叔的认识,而且为下文关于“慧心”的论证过渡张本。
(二)立意要独到
立意要独到,这是对考场作文写作的深层要求,即在写作中,要敢于结合社会现实,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议论文的以理服人,不是大而化之的理论概括,更不是在故纸堆里的理所当然,而应该是在每一个当下,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在现实生活中的以理服人。如:
有人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劳动会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不,你错了!我们暂且不提机器不能理解人性、不能感情交流的局限性,先来厘清概念。劳动不仅仅指狭隘的体力劳动,人工智能的便捷背后是无数科学家辛勤劳动的汗水,而人工智能发展的终极目的也绝不是消灭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如今的发展与成就,就是有赖于所有劳动者的辛勤努力。用劳动精神解读国家的发展,可以看到一代代中华儿女挥洒汗水的壮阔图景。
——摘自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优秀作文《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在这个文段中,考生独具慧眼地发现“人工智能”与“吃苦耐劳”之间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关系,凸显劳动这一传统美德在高度智能化、自动化時代的意义,让论证走向深刻。
又如:
青年当胸怀世界。你是否看见,战火纷飞的北非,蓝盔部队用血肉之躯筑起的平安之墙?你是否看见,疾病肆虐的异国村巷,无国界医生用生命守护生命?人生的意义无法在一己私利中生根发芽,青年当有立己达人的情怀。
——摘自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优秀作文《一苇以航,通彼远方》
在这个文段中,考生关注热点,立足时代,放眼全球,展示了当代中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凌云壮志。
当然,议论文写作训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含审题、立意、论证、文采、结构、修改等诸方面。但是如果离开了审题与立意这两个最关键的要求,那么内容、技巧、文采,会变为无病呻吟的空谈、哗众取宠的工具、华而不实的炫技。如果说一篇议论文是一座高楼,那么准确、深刻、独到的审题与立意就是坚实的地基,离开了审题与立意的论证,是没有意义的。
写作示范
课本原题
本单元课文中有不少经典语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从下列语句中任选其一,也可以从本单元课文中另选一句,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认识和思考,题目自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致知在格物。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思路点拨:这个作文题目着眼于让学生以现代眼光观照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独特魅力,培养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高情怀,激发民族自豪感。
从审题要求来看,题目提供了较为宽泛的选择,学生可以从题目列出的名句中选择一句,也可以从本单元课文中另选一句话,阐述自己的认识,只要对选取的文言语句含义理解正确,就不会出现审题的偏差。从立意来看,立意深刻是写作的重要一环。题目提到“经典语句……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这要求大家以新时代的眼光,思考所选取的经典语句得以成立的前提条件,以及在新时代坚守此格言的意义等。在论据的选取上,更应该着眼当下,体现时代气息。
佳作示例
弘毅以成人
文/吴 威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谓“士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们责任重大,路途遥远”。几千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以此自警,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孜孜以求,终得展现其凌云之志。弘毅以成人,信然!
志存高远,胸怀大志,方得成人。少年壮志,当然可以关涉个人荣辱,但是更重要的是,这种壮志当与国家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当与人类福祉休戚与共。当个人荣辱与国家民族的发展、人类福祉产生冲突的时候,更应深明大义,舍己奉公。这样的高远之志是成人的基础。少年时期的周恩来,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响彻云霄,为此,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面对西方的重金诱惑,心系祖国的钱学森断然拒绝,他矢志不渝,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起飞插上了翅膀。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搏击风浪的航行,志存高远则是彼岸的灯塔,引导我们扬帆远航。
当然,志存高远不等于好高骛远,人生理想务必切合实际、步步推进。好高骛远、夸夸而谈只会让人生陷入虚无,让人在自大中迷失自我。空有报国热情、不顾蜀国形势而夸夸其谈的马谡大意失街亭,只落得被诸葛丞相挥泪斩首的结果。消灭贫困,这是无数人的美丽愿景。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从开发式扶贫到精准扶贫,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扎实推进工作,最终让这个高远的理想变为现实: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中国,在世界减贫版图上画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敦本务实、志存高远,方为正道。
意志坚强,九死不悔,方得成人。理想已定,便要为此付诸实践,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为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的命运,张桂梅一手创办华坪女高。她节衣缩食、淡泊名利,虽身患重病,仍坚守校园,用生命托起山区贫困女孩的命运。叶嘉莹是名副其实的诗词的女儿。于战火纷飞中,她笔耕不辍;于荣华富贵前,她毅然回国。为了诗词,她矢志不渝地追寻、传道。因为志存高远,因为责任重大,那些像张桂梅、叶嘉莹一样选择“弘毅”之士,便选择了一条漫漫征途。这征途上既有风和日丽,也有阴云密布,还有荆棘丛生、道阻且长。唯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九死不悔的决心,才能成长为屹立于天地之间大写的人!
放眼当下,知识进步日新月异,时代巨变沧海桑田。站立在时代潮头的我们,须存万里之志,须秉刚强之心。唯有如此,才能在时代洪流中恪守初心、搏击长空,实现人生抱负。
点评:作者深刻思考了“弘毅”与“成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文章对“壮志”进行了界定,并将“志存高远”与“好高骛远”进行了区分,厘清概念,深化了文章的思想内涵。此外,文章语言整散结合,论据丰富生动,文气与文意相一致,别具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