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锋 徐建华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尽锐出战、攻坚克难,东部西部守望相助、鼎力协作,社会各界协同发力、合力攻坚,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做出了重大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实绩过硬、事迹感人的先进典型,同时也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众所周知,高考作文试题是直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阵地,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更是呈现出观照时代主题、不回避热点话题的特点。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在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以及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都必然会成为2021年高考作文命题者重点关注的对象。所以在本期杂志中,我们将从多个方面为大家详细解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一热话题,希望能在进行高考作文备考的关键时刻助大家一臂之力。
数说
在论证观点时列举真实、准确的数据能极大地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因此,在进行高考作文备考时,这些与脱贫攻坚相关的数据大家一定要牢记。
8
从2012年到2020年,8年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
2012年年底,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党中央就突出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
2013年,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创新扶贫工作机制。
2015年,党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总体要求,实行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实行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攻令。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全面部署,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2020年,为有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洪涝灾情带来的影响,党中央要求全党全国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做好“加试题”、打好收官战,信心百倍向着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进军。
1.6万亿
8年来,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累计投入6601亿元。如,2016年至2020年,中央财政连续5年每年增加专项扶贫资金200亿元,累计投入5300多亿元,带动地方投入8000多亿元。
9899万
2012年,按照当年确定的贫困线标准,整个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有9899万。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年来,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脱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脱贫。而且这些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也都有了保障。
832
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召开发布会,宣布经贵州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审定,紫云县、纳雍县、威宁县、赫章县、沿河县、榕江县、从江县、晴隆县、望谟县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贵州全省66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这也标志着2014年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
1800
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没有硝烟的扶贫一线战场。截至2020年底,共有1800多名同志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
声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全文近9000字,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其中的许多句子、段落,大家在写作与脱贫攻坚相关的作文时可以直接引用。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憧憬,再到孙中山“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的夙愿,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摆脱贫困、丰衣足食的深深渴望。
适用话题:脱贫愿望
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懸崖绝壁、大石山区,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适用话题:脱贫广度
许多乡亲告别溜索桥、天堑变成了通途,告别苦咸水、喝上了清洁水,告别四面漏风的泥草屋,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千百万贫困家庭的孩子享受到更公平的教育机会,孩子们告别了天天跋山涉水上学,实现了住学校、吃食堂。
适用话题:脱贫成就
脱贫攻坚,取得了物质上的累累硕果,也取得了精神上的累累硕果。广大脱贫群众激发了奋发向上的精气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传播,文明新风得到广泛弘扬,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在广大贫困地区蔚然成风。
适用话题:精神硕果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呕心沥血、建功立业。广大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同贫困群众结对子、认亲戚,常年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候顶得上,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他们爬过最高的山,走过最险的路,去过最偏远的村寨,住过最穷的人家,哪里有需要,他们就战斗在哪里。
适用话题:党员奉献
我们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履行减贫国际责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做世界减贫事业的有力推动者。纵览古今、环顾全球,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几亿人脱贫,这个成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
适用话题: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力量
我在各地都看到,广大脱贫群众露出了真诚笑脸,这是对脱贫攻坚的最大肯定,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倾情付出的最高褒奖,也是对革命先辈和英烈的最好告慰。
适用话题:褒奖与告慰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的黄诗燕等同志,以及这次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适用话题:平凡与伟大
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适用话题:致敬中国共产党
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自觉地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适用话题:人民至上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我们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真正发挥拔穷根的作用。
适用话题:精准扶贫
我们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强调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适应话题:教育扶贫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激励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对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至关重要。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著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适用话题:英雄
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适用话题:脱贫攻坚精神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松劲歇脚,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
适用话题:接续奋斗
展望未来,我们正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宏愿而奋斗。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决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适用话题:展望未来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古往今来,为摆脱贫困,无数人不懈努力,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不少名言警句。这些名言警句引人深思、催人奋进,大家在写作与脱贫攻坚相关的作文时可以直接引用。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诗经》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春秋时期政治家 管仲
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西汉文学家 刘向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明末清初思想家 黄宗羲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清代诗人 郑板桥
在一个国家之内,只少数人有钱是假富,要多数人有钱才是真富。
——中国民主革命先驱 孙中山
老百姓给我感动,教会我感恩。只要我还干得动,我都永远为我们村的老百姓做事,带领他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 杨 宁
有人说我爱岗敬业,有人说我疯了,也有人说我为了荣誉。有人不理解,一个人浑身是病,却比正常人还苦得起。支撑着我的,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我直面这片热土时,心里不愧。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张桂梅
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黄文秀
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毛相林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不少外国学者、政要为之点赞。他们的言论,大家在写作与脱贫攻坚相关的作文时可以直接引用。
中国取得的非凡成就为整个国际社会带来了希望,提供了激励。这一成就证明,政府的政治承诺和政策稳定性对改善最贫困和最脆弱人群的境况至关重要,创新驱动、绿色、开放的发展模式是重大机遇,将为所有人带来福祉。
——联合国秘书长 古特雷斯
消除贫困并不是一国经济快速增长或是世界发展之后的必然产物,它必须成为一国明确的政策目标。中国的脱贫成就证明了这一点。
——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 盖伊·赖德
我认为中国扶贫的成功原因可以概括为这三点:重视农民、农业和农村,注重创新,投资农村基础设施、连接农民与市场。中国经验非常有意义,让我们明白,消除贫困不是乌托邦式的梦想,它完全是可以实现的。
——世界农业发展基金亚太部主任 奈杰尔·布雷特
中国脱贫成绩令人瞩目,提升了全世界消除贫困的信心。中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这一成绩彰显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振兴经济的饱满信心。
——泰国正大管理学院中国-东盟研究中心主任 汤之敏
中国的脱贫成就为世界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脱贫战略和解决方案,给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带来了希望。
——印度尼赫鲁大学教授、中国问题专家狄伯杰
解读
对于“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大家在进行高考作文备考时不能只是简单地将其记住,而应对其有深入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写作与脱贫攻坚相关的作文时写出广度与深度。下面,我们就分别从六个方面为大家解读一下脱贫攻坚精神的内涵。
1.上下同心的团结伟力
脱贫攻坚的每个重要节点和重大关头,习近平总书记都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他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呕心沥血,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不断强化,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逐渐形成。在8年攻坚期内,我们实施了一系列扶贫举措,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热情参与,形成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社会帮扶格局。上至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下到普通党员群众和社会每一分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华夏大地上汇聚起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
2.尽锐出战的昂扬斗志
面对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中国共产党把精锐力量派到第一线,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以昂扬斗志向贫困开战。在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頭、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项政策向脱贫攻坚聚焦、各种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坚持一个战役接一个战役打、一个堡垒接一个堡垒攻,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3.精准务实的科学态度
贫困问题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致贫原因也呈现差异性和多元性。各地坚持精准扶贫方略,坚持做到“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实施“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重点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通过具体分析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
4.开拓创新的进取品格
立足新时代脱贫攻坚实践,中国共产党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不断改革创新扶贫机制和扶贫方式,不断深化对减贫规律的认识,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实现了我国乃至全球减贫理论的重大创新;以改革为动力,形成了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体系、以精准为方略的工作体系、坚持综合治理的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创新运用新兴技术助力扶贫,形成特色生态产业扶贫、电子商务扶贫等扶贫新模式。我们在创造人类减贫史上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了全球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
5.攻坚克难的坚韧气质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面对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广大扶贫干部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保持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脱贫攻坚越到最后紧要关头,时间愈加紧迫、任务更加繁重,越容不得松口气、歇歇脚。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加艰巨。广大扶贫干部以久久为功的韧劲、锲而不舍的毅力,一代接着一代干、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脱贫攻坚成果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6.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
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好贫困人口生产生活问题,满足贫困人口追求幸福的基本要求,既是中国共产党的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在脱贫攻坚斗争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1800多名同志牺牲在扶贫岗位上,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回答了对人民的忠诚负责,彰显了共产党人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
评论
写作与脱贫攻坚相关的作文时,主流媒体的评论可以成为大家的论述范本。
/评价脱贫攻坚成就,大家可以这样说/
回首来时路,脱贫攻坚战凝聚了举国同心的坚强意志,激扬起不可战胜的奋进伟力,熔铸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砥砺再出发,一个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正带领亿万人民攻坚克难、接续奋斗,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永不懈怠、锐意进取,让脱贫攻坚精神不断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我们就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摘自《人民日报》
纵观世界减贫历程,国际社会对如何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尚未找到有效的、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只有中国,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发展减贫脱贫的理论和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扶贫开发之路。由此更加明白,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向世界传递出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贡献;由此更能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种制度握指成拳的优势印证于此,一个民族凯歌而行的能量汇聚于此,一个国家乘势而上的未来奠基于此。
——摘自“人民网”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之际,实现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是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这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不朽传奇。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人民用智慧与双手在创造奇迹、书写传奇过程中锻造出來的。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一个个感人至深的脱贫攻坚故事和勇于“拔穷根”“摘穷帽”的英雄经历,让伟大脱贫攻坚精神 “看得见” “摸得着”。这种精神使人斗志昂扬,永远催人奋进。
——摘自“海报新闻”
/致敬扶贫干部,大家可以这样说/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广大脱贫群众激发了奋发向上的精气神,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社会各界关爱贫困群众、关心减贫事业、投身脱贫行动,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美德,生动彰显了脱贫攻坚精神……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无数人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脱贫攻坚精神。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他们的付出和贡献彪炳史册,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
——摘自《人民日报》
广大扶贫干部身上彰显的是不信东风唤不回的担当精神,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攻坚精神,丹心从来系家国的奉献精神。这些英雄模范是永远值得学习的榜样,这些精神是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强大精神动力。向脱贫攻坚一线的英雄模范们学习,接力传承他们的精神力量,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我们一定能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摘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
无论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之后,还是此前全国贫困县“清零”的节点,各地都没有声势浩大的庆祝仪式,驻村干部没有请假休整,更没有撤摊子、歇歇脚,而是像往常一样继续扎根一线,坚守岗位,延续着高强度、快节奏的帮扶生活。如果不是心怀初心使命,何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奉献?又何来生动的脱贫实践?这些年,广大扶贫干部无怨无悔地在每一个角落与贫魔搏斗,用行动谱写着史诗般波澜壮阔的战贫奇迹,积累着丰富的中国减贫经验。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点赞青年人在脱贫攻坚中的贡献,大家可以这样说/
从扶贫到抗疫,这群曾被嘲讽、不被认可的年轻人,成为新时代中国的精神脊梁。不论是“80后”扶贫干部黄文秀,还是“90后”夫妻吴应谱、樊贞子,他们都牺牲在了扶贫路上,他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使命和初心。在国家鼓励大学生下基层锻炼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弃名利,抛弃大城市的繁华,走向风景秀美的乡下,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主动作为。有人为贫困户送去衣服米面,有人帮贫困户销售滞销的瓜果梨桃,有人为贫困户的孩子们讲学教课,有人帮贫困户搭棚建舍……这些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担当和作为的年轻人,成了脱贫攻坚战场中的主力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摘自“搜狐网”
“立下愚公移山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无数优秀的青年,以万丈豪情拥抱新时代,用行动诠释了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这个时代也将会忠实地记录下他们的点点滴滴,他们的辉煌事业也将一直受人敬仰、被人赞叹。他们是见证者,更是建设者。他们见证了中国数千年未彻底解决的贫困问题,将会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变成历史。而他们也是全程参与全面脱贫攻坚决胜的建设者,以舍我其谁的精神,冲锋在最需要的地方,在这个时代里留下了最为浓厚的一笔。察实情、出实招、讲实话、办实事,在脱贫攻坚中贡献新时代新青年力量。这是对先行者的接力,也是对后来者的激励,他们用实干书写了“中国梦”的青春故事。
——摘自“齐鲁网”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青年干部是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张小娟同志用亮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主动到偏远贫困地区的蓝标河同志用生命照亮了山里人的脱贫之路。他们主动请缨投身于脱贫攻坚事业,舍小家为大家,一心为群众、一心为国家,为脱贫事业出谋划策,久久为功,用自己的青春灌溉着贫困户的“脱贫花”,用共产党人的精神延续着“青春之花”。如果说决胜脱贫攻坚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那这些党员干部的奉献精神就是加快基础形成的添加剂,正是有了他们,脱贫攻坚事业才显得更加伟大而神圣。
——摘自“搜狐网”
素材
一个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英雄,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榜样。为隆重表彰激励先进,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充分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干事创业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毛相林等10名同志、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等10个集体“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这些楷模都是大家在写作与脱贫攻坚相关的作文时可以使用的时鲜素材,在本期杂志68页的“素材精粹”栏目中,我们将为大家带来他们的光辉事迹,大家只要将其合理运用于作文之中,定能征服阅卷老师,成就高分佳作。
实战演练
【原创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80后”乡村干部李忠凯,曾因提拔的公示照上满头白发而走红网络,使他白头的并不是岁月的风霜,而是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年如一日的认真负责和辛勤付出;大学生“村官”黄文秀,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致力于脱贫攻坚,带着村民修路、安路灯、建蓄水池,短短一年,使家乡面貌焕然一新;已进行了17年的西部计划,指引着万千青年志愿者们走进大山,扎根在贫苦的地方,让人们看到希望,因此受益的孩子们畅游于知识的海洋,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在山村里伴着炊烟袅袅升起……这些新时代青年为打好脱贫攻坚战,怀着对事业的责任感,以奋发的精神状态、蓬勃的精神力量,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不负峥嵘岁月。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对此,振华中学本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为“砥砺精神,奋发有为”,请你作为学生代表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情境交际型作文试题,突出了实用性,彰显了“立德树人”的导向功能。作文材料以赓续脱贫攻坚精神、开创美好未来为主导目标,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时代,激扬时代精神,认同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并审视自我,明确作为当代新青年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明确写作文体。题目要求以学生代表身份写一篇演讲稿。演讲稿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几部分构成,一般没有署名和日期,结束语往往用“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等语句。它虽是实用文体、应用文体,但并非千篇一律,写作者在遵循基本格式的前提下,也可以创新。如,主副标题配合使用。一般说来,正标题典雅蕴藉,意在展示文采,交代主题;副标题直截了当,意在点题扣题、回应任务。两者配合,相得益彰,让人一看标题即可见出文章在观点上“词句警人”,在语言上“满口余香”。
其次,明确写作对象。写作者的身份是学生代表,因此,演讲内容不能过于“自我”,價值观上要凝聚全体学生的“公约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上、情感上要与全体学生产生“共情”,即要实现从“我”到“我们”的转变。“国旗下讲话”面向的是全校师生,主要是学生,因此要贴近学生。虽然学生无法直接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但可以学习、赓续材料中的有志青年、时代青年的担当精神,用以激励自己,将目前的学业和日后开创美好未来、投身祖国伟大事业结合起来。写作时,要目中有“人”,用语得体,入情入境,语言具有感染力,能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最后,明确写作目的。本文写作目的有两方面:一方面不能脱离材料,必须深入挖掘、准确评价材料中的当代青年在脱贫攻坚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如奉献精神、奋斗精神、家国情怀等;另一方面,须缘事而发,由此说开去,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投身时代洪流,奋发有为,不负青春,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同时,振华中学“国旗下讲话”的情景设置,也是有深意的,意在感召学生为振兴中华而激扬青春、奋发有为。
【佳作示例】
砥砺精神许家国,不负峥嵘岁月稠
——我的“国旗下讲话”演讲稿
文/周文思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上午好。本周的“国旗下讲话”,我演讲的题目是“砥砺精神许家国,不负峥嵘岁月稠”。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答卷者,岁月、山河是阅卷人。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大考之年,中华儿女,交出了怎样一份答卷呢?(紧扣材料,同时用问句引出下文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岁月、山河是阅卷人”,形象地指出脱贫攻坚的深远意义。)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低矮的土坯房消失,粉墙黛瓦的小楼拔地而起;大凉山深处的孩子们像都市的孩子们一样,一张屏幕,共享优课;“最后一公里”,延伸到“白云深处”的人家,每一户都不被落下;直播带货,“酒香不怕巷子深”,大山深处的果园里、田野里,飞出欢声笑语……(巧妙引用诗句,总括脱贫攻坚成就;然后从民生、教育、产业等方面展现脱贫攻坚的成就,意到笔随,颇有画面感。)
日新月异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使时代的复兴号搭乘每一个国人的梦想风驰电掣。每一个中国人,告别贫穷,走向富裕。脱贫攻坚,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山乡,也映照未来。
“致力非凡之事业,定有非凡之精神、非凡之担当。”在这脱贫攻坚的伟大斗争中,涌现出一大批青年实干家。他们受命之日,不问家事,风华正茂,如今竟是早生华发;他们热心公益,甘做志愿者,吻别熟睡的幼子,满怀对父母儿女的歉疚,扎根于山乡,此心安处是吾乡。他们年轻的生命,如夏花般灿烂,绽放在祖国的沃野之上。无数像黄文秀、李忠凯这样“拼命硬干”的热血青年,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脊梁。(文章没有泛泛地谈脱贫攻坚精神,而是饱含深情地叙述了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青年楷模的事例,为下文转入写当代中学生要赓续脱贫攻坚精神做好了铺垫。)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脱贫攻坚的胜利并不是终点,而是幸福生活、美好未来的新起点。
(过渡自然,开启下文。)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脱贫攻坚精神和抗疫精神、抗洪抢险精神、“三牛”精神一样,都凝聚了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的“最大公约数”,都将熔铸为永不褪色的时代丰碑,都将淬炼成为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我们虽然是学生,无法投身一线,但作为时代的一分子,应赓续脱贫攻坚精神,继续开创美好未来。
脱贫攻坚,并非只是领导干部的事业,也和我们息息相关。比如,现在站在台下的有些同学,原来都是建档立卡的学生。而如今,你们会惊喜地发现,家里的土坯房变成了楼房,家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动人的小康图景已经成为现实。这正是脱贫攻坚带给我们的红利。(充分考虑到演讲现场,凸显情境感。)
同学们!青春当有为,端居耻圣明。躬逢盛世,我们当砥砺自我,从现在起,精进学业,立志成才,涵养高远的志趣,砥砺成一生宏谋。不负平生所学,不负峥嵘岁月。(多用短句,简洁有力,富有感染力、感召力。)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点评
文章开篇简洁明了,迅速紧扣写作任务——为本周的“国旗下讲话”所写的演讲稿。然后围绕材料中的脱贫攻坚典型人物材料,展现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揭示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接下来将目光聚焦脱贫攻坚中的青年,彰显时代精神,并和演讲现场的学生“对接”。文章并非就事论事,而是缘事而发,针对当代学生实际,紧扣“砥砺精神,奋发有为”的主题,倡议呼吁,写作目的明确。全文演讲稿格式正确,语言精练老到,词汇丰富,文采斐然,既厚重又鲜活,不失为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