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英语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听力、口语能力和英语基本素质。因此,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来说尤为重要。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增强课堂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而语言类学科最重要的便是交流互动,因此,将互动式教学法应用在大学应用教学过程中,将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将从互动式教学法的功能特点、应用的重要性、课程设计和相关问题、具体应用和应用原则等方面对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具体剖析。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法;大学英语教学;应用
【作者简介】何娜(1985.03-),女,汉族,江西萍乡人,萍乡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要想充分地学习和掌握,就要从听、说、读、写四方面进行学习,而互动式教学法正是一种能够让学生从多方面学习英语的教学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同学和同学、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形成一种愉悦且高效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激发对英语学科的学习效果,从多方面提高英语综合能力,从而达到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
一、 互动式教学法的功能及特点
要想实际应用互动式教学法,首先就要理解什么是互动式教学法。互动,作为一个社会学的概念,主要指的是在确定的时空范围内,两个或多个对象或者因素进行相互影响,进行肢体或语言上的交流,在一件事的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同时在因果关系上也存在联系。而在教学过程中,互动式教学法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一起,用交流互动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法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而是使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处在一个相对平等的位置来进行互动,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课堂参与感,而通过互动来学习一门语言学科,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将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互动式教学法的一个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两者都能参与到课堂规划中,教师的引导性地位和学生积极主動的学习态度相互影响并贯穿整个课堂,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互动式教学法的功能也较为显著。就高等教育目的而言,将互动式教学法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应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度趋于平衡,教师可以更好地接受学生的反馈或者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提高教学效率。互动式教学法还可以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这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创造出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 互动式教学法的内涵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第二语言的教育教学活动起源于一百多年前的法国。1880年,法国人Gouin写了第一本关于外语教学法的书籍。在如此悠久且漫长的外语教育活动中,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如果想学好一门外语,就应该应用动态的教学方法去教学,最好的方法就是创造一个语言环境,用互动交流的方式学习英语,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将所学知识应用起来,通过互动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反馈,不断调整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互动式教学法应用的核心就是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能够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老师既是参与者又是指导者和规划者,两者的有机结合共同塑造了互动式教学法的内涵。
互动式教学法的优势显著,具体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1. 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整堂课都由老师一人掌握,因而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就会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相应的反馈之后,教师也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两者在和谐的氛围里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2. 提升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有兴趣去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大学英语课堂上使用互动式教学法,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提升教师对课堂的积极性和职业认同感,主要在两个方面有所体现:一是在实际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情绪可以互相影响,互动式学习法让两者的参与感都得到较大的提升,经过课堂上氛围的烘托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激发了两者的热情。二是互动式教学法对学生的影响,其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让学生进入了一个英语环境,语言环境是语言学习过程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学生在其中会得到较多的成就感和认同感,从而进一步促进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这两方面让教师和学生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身的作用和互相之间的影响。
3. 克服学生对英语的恐惧和焦虑感。在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学生处于一个由未成年转向成年的阶段,因此对于课程的学习往往存在焦虑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专业课的繁杂程度可能让他们没有时间对语言学科进行学习。大学英语教学往往在大学的低年级开展,这个阶段学生刚刚由高中的高压教育和“填鸭式”教育中走出来,因此内心可能对英语还有一种严谨严肃的感觉。而互动式教学法可以营造出一种娱乐欢快的氛围,让学生将个性和创新精神都体现在课堂上,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之下,学生便可以克服对英语学习的恐惧和焦虑感,从而得到一个良好的教学、学习氛围。
三、 进行互动式教学的教学模式设计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将互动式教学法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前,教师应该对课程进行设计,在保证教学效率的同时,又能确保课堂活跃的氛围。设计主要涉及三方面:
1. 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指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传递的有用的信息。教学内容应该根据课程大纲、教育目的、学生能力水平、课堂实际情况等条件来设定,在满足学到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
2. 教学方法设计。在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懂得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法与其他类型的教学方法各有各的优势,教师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取长补短,在互动式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类型的教学方法,如情景对话、辩论、学生授课等,通过学生即时的反馈来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调整,从而得到最优的教学方法。
3. 教学语言和课堂组织形式设计。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传递情感的方法之一。教师应该学会如何在互动式教学法下,用一种“平等”的态度去和学生进行交流,对多样、丰富的语言进行合理的运用,这是互动式教学法应用的关键,教师应用趣味性的语言和幽默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师生沟通方式,以推动教学过程的有序进行。
四、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互动式教学法是教学过程的内核,要采取具体的应用措施来加以运用:
1.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料和素材,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查阅实体书籍、外国地图、风景人情习俗等,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料库。
2.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并进行一定的听力和口语练习,结合学生授课、演讲等方式,让学生养成一个在英语课只说英语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3.电影是一种吸引人的艺术,可以通过适当播放慢速英语电影,让学生观察真实的语言运用环境和英语交流方法,怎样去通过语气抒发出一个人的真实情感,维持交流对话,怎样进行协商,如何合理地结束对话等。写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方面,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如互相写信、英语书法比赛等,这些都是互动式教学法的具体体现,其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同时,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大學英语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法的原则
原则即是规则,只有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才能将方法合理地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包括:
1. 明确教师的定位。教师应该一改以往传统式教学法中的教学地位,将以教师为主体和主导改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避免出现教师一言堂的状况,因此教师应该主动地去改变教学理念,将课堂合作者、参与者、设计者、维护者和教师的身份融合到一起,增加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
2. 强化学生的地位和认同感。学生的主动性和认同感直接关系到教学方法应用的成败,不然,应用再好的教学方法,学生从中无法得到认同和参与感,都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在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从而加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英语学习自信心,通过合作而不是单一教学的方式来传授知识,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六、结语
在社会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式也应有所提高。互动式教学法作为一种能够营造课堂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和调动学生思维的教学方式,在应用于课堂的同时要注意,不能只是让学生为了配合教师的教学进程而互动,要从学生的角度来互动,比如讨论学生所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适当地变换一下教学形式,比如听、说、读、写、看、记、背、提问、答疑等,教师要在对学生心理足够了解的情况下用适当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目的。教师要充分理解互动式教学法的内涵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设计互动环节时,教师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和学生心理,创造出具有教师独特风格的互动教学方式,吸取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经验,遵从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原则。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陈嘉璐.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 2018(3):142.
[2]李春.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 2008.
[3]张薇.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商情,2011 (3):16.
[4]王玉洁.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 2019(32):3.
[5]吕红兰.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5(5):91-92.
[6]杨冲.刍议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 2015(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