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李焕英”

2021-08-09 09:53李丽花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2021年6期
关键词:李焕英母爱戏曲

李丽花

母爱是一条长长的路,无论你走到哪里,母爱就延伸到哪里,它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天下所有母亲对子女的爱都一样,贾玲有她的“李焕英”,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李焕英”。

记忆是个秘密容器,里面有我永久珍藏的情感。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是美丽的,她有高挑的身材、姣好的面容、明亮的双眸,美丽中尽显优雅;母亲是和善的,和她交往过的人都知她的善良与随和,温和中透着果断;母亲也是慈爱的,似乎从未发过火,从没对子女严苛过,“慈母”的称号非她莫属。我没有遗传母亲的样貌,却继承了她坚毅的性格,也正是这样的性格造就了母亲美满的一生,也成就了我幸福的生活。

母亲是一名戏曲演员,她遗传了外祖母的优秀基因,也继承了外祖母的事业。外祖母是一名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在她的家乡知名度甚高,四村八寨都知她的名号。20世纪60年代进京演出,曾被“中国戏曲艺术家”常香玉亲切接见过,和“中国戏剧大师”梅兰芳合过影,当时辉煌的成就可想而知。母亲从小耳濡目染、艺术熏陶,出于对戏曲的热爱,她十几岁便离家来到县豫剧团学艺,无数个三九三伏,勤学苦练,每天吊嗓、踢腿、舞水袖、练身段......练到手拿不起碗、腿上不了床,直练得眼有神、嗓洪亮、身段婀娜、指如兰花,终于学到筋骨。“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十多年的艰苦磨练,她由稚嫩的学员成为团内的顶梁柱。练功房内的挥汗如雨,培养了母亲坚韧的性格,也换得她事业的如日中天。不得不说是戏曲滋养了她,她活在很纯净的戏里。

当你把记忆从头至尾过滤一遍时,时间越远,记忆越细。我从小就跟着母亲,追随剧团上城市下农村,辗转于各地演出。从记事起,我就是在后台长大的,我的童年生活就“游戏”于狭长的后台间。开戏前,我会在着华丽戏服的演员之间来回穿梭,看他们穿靴戴帽、勒头挂髯;我也会蹲在地上出神地看妆镜内母亲描摹上妆,看五色油彩、如血胭脂在她脸上晕染出黛眉青眼、凤钗云鬓。成妆后的她浓妆重彩,美得惊艳。开戏后,宽阔的舞台下就是我玩耍的天地,年幼的我嘴里吃着各种小零食,趴在舞台边如痴如醉地看母亲在台上惟妙惟肖的表演:她似美人般巧笑,如莺啭般吟唱,愁肠百转的眼神演绎出世间百态、智慧灵秀。戏妆的她扮相唯美,韵味无限,女人魅力尽显,亦真亦幻,我的心绪会同她舞起的水袖一同飘飞。我开始慢慢懂得母亲真正的灵魂、真正的生命是在舞台上。玩累了,就被母亲安放在戏箱内,一枕一被就是我的睡窝,任凭台前锣鼓喧天,窝内的我酣然入眠,梦中尽是她水袖轻舞的婀娜身姿。

岁月如歌,母爱无言。记忆中,演员们赶场特别辛苦,有时披星戴月,有时风霜雨雪,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我都会被母亲安稳地揽在臂弯间,犹如老母鸡护在翅下的小鸡雏;异乡的夏天无比炎热,每睡晌觉,她困得再睁不开眼都不忘为我驱蚊打扇;冬天很冷,条件再苦,她也会把热水省下,为我灌热水袋焐被窝;夜戏散场后,她会背起睡意朦胧的我回住处,一手揽着我一手打着手电筒,在微弱的灯光中施施而行,耳边响起的尽是静谧村落里断续传来的狗吠声。虽条件艰苦,但学龄前的我在母亲无尽的呵护下无忧无虑地度过。这些点滴记忆,是我情感的独有符码。

到了上学的年纪,我被送到乡下奶奶家。母亲依旧常年在外演出,偶爾演出地离家近,她会挤出点滴时间骑上借来的自行车,带上许多好吃食,满心欢喜地赶回家看一眼年幼的我。相聚欢颜,分离痛苦,每每母亲走时,我都会哭得撕心裂肺,拽着她的自行车死不撒手,任凭奶奶在我身后用尽全力地拉扯。哭睡了,一觉醒来却已不见她的踪影,当时恨她至极。长大后,当自己身为人母才明了,儿女绝望的哭声是一把伤心利器,声声扎心。她心疼我疼到忽略自己,想必转身时牵强的微笑会扯疼她的嘴角。所有母爱皆如此吧。

9岁时,我由农村来到县城,初来乍到,入乡但不能随俗,生活上、学习上都显得与其他孩子格格不入,性格内向的我常受同学欺负,成绩也一落千丈,甚至沦落到被老师点名叫家长的地步。但垂头丧气的我听到的不是母亲的责备而是句句鼓励,我的成绩也慢慢提升。小学、初中、高中就这么一路走来,她从未给过我任何压力,我是在她无限的包容和无尽的怜爱中慢慢长大的。虽然我并不优秀,生活、事业也并不出色,但母亲却以我为荣,她说平凡的我就是她的骄傲、她的“独一无二”,她用她的教育方式见证了“芝麻夸着夸着就成了西瓜”。

我外祖母孩子多、脾气躁,家教甚严,母亲从小缺少母爱,在娘怀里撒娇、和娘嬉戏玩笑,是母亲渴望而不可得的,所以她不会让遗憾在她的儿女们身上重演。到现在我记忆深刻的仍是在她腿上骑大马、在她怀里咯咯笑的温馨情景。小时,有一次我任性发脾气,被她背在背上,小拳头无情地捶打她的后背、拽扯她的头发,即使这样她也未曾将我放下,后来如何被她哄好,我不甚记得,但每想到此,我都会反省自己,母亲对孩子的耐心是我在教育孩子时无论如何也比不得的。母亲手巧,她总会变戏法似的给我们制造许多小惊喜:做一把小秤、裁一件小衣、缝一个毽子、织一顶花帽......无数的惊喜像串联在一起的珍宝,让我的童年生活熠熠生辉、多姿多彩,那种欢愉无可替代;母亲勤勉,热爱生活,她会努力去把平凡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母亲乐观,再大的困难都难不倒她,她总能找出解决棘手问题的办法,总能给复杂的问题找出简单的出路。“只要你眼睛一直往前看,向前走,未来就会有信心和希望!”这是母亲给我最好的礼物,懂得了这些,就是回馈给母亲最好的礼物。

生活就是一步难、一步佳;难一步、佳一步。20世纪90年代,钟爱戏曲的人群和观众越来越少,戏曲低迷,剧团失去了曾经的辉煌,母亲也失去了她红火的事业,已是中年的她面临失业,但她并没有怨天忧人,而是活得通透,看得明白。为了生活她另谋生计、另寻出路。记得初三的那年暑假,我曾和弟弟跟随母亲他乡谋生,亲眼见证她在外的辛苦,亲身体会她养家的不易。她骑一辆二八自行车,前驮弟弟后载我,奔波在各村演出的路上。有时赶夜路,漆黑的夜晚天上没有一颗星,我们母子三人孤独地在乡间悄无声息的小路上骑行,当时的我心中害怕至极,母亲看出我们内心的恐惧,张口唱起了她心爱的戏曲,婉转动听的戏音响彻山间小径,顿时驱走我们姐弟俩恐惧的“心魔”。母亲的戏、我们的笑传遍静谧的乡间,在耳边肆意地绽放。尽管当时生活艰难,母亲却从未抱怨,在她的眼里,快乐不管多小都是快乐,一个一个加起来就大了。就这样,母亲领着我们风里来、雨里走,穷也安、富也过,在最平凡的生活里,活得踏实从容。她用自己几十年的亲身经历,教会了我乐观、坚强、感恩,并把这6个字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她言传身教的东西是我一生的财富。

母亲是我的天,母爱比天大。如今我也到了不惑之年,却仍是她操心的对象,俗话说“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每当我遇到逆境抑郁寡欢时,她总能推心置腹给我继续向前的勇气,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都能用她独特的智慧化解,为我撑起一片艳阳天。母亲是那个永远在我身后,不管我是被人称赞,还是被人嫌弃,都会在家里做一桌子菜等我回家的人。岁月如一把锋利的刻刀,为生命刻下一圈圈的年轮。而今母亲已快到了古稀之年,身材不再苗条,面庞不再清秀,眼角长出皱纹,青丝变成白发,但她和蔼可亲的性格却有增无减。我女儿外地求学,由于工作繁忙,我对她照顾甚少,女儿每次回家都是母亲忙里忙外,做可口的饭菜、换洗衣物、缝衣做被.....女儿在我这里得不到的爱在我母亲那里悉数可得,以至于女儿爱姥姥比爱我多得多。前几天,母亲不小心划伤了手指,流了很多血,女儿听说后竟默默哭了一路,我虽取笑她大惊小怪,但女儿对姥姥的情感也让我感动至极。现在母亲早已退休,经营着一家旅馆,出于她对戏曲的钟爱,她给旅馆取名为“梨园旅馆”。虽赋闲在家,但她并没有离开心爱的事业,家中时常可听到她动听的戏音,公园内、广场上也时常看到她献唱的身影,只要有她演唱的地方,都会喝彩声一片。现在的她,活得更加精彩洒脱,总有三五知己相伴,唱戏、弹琴、健身、跳舞......舞出四季轮回,唱得岁月如歌,尽情享受着自己的老年生活,纵使容颜已改,皱纹渐增,但不变的是她那颗向上向善、积极乐观的心。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十月怀胎重,三生回报轻。”亲人的离开在所难免,我想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的至亲离我而去,我会像贾玲一样痛彻心扉,我也会哭得像鬼一样。

只想轻轻地对您说:有你相伴,便是晴天!你养我小,我陪你老!

猜你喜欢
李焕英母爱戏曲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你好,李焕英》 观后感
优秀的贾玲背后站着一个李焕英
《你好,李焕英》:如果这就是TA想要的呢
你永远是我心中的女神
传统戏曲
阅读母爱这本书
母爱的另一面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