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瑶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新一期的“国学讲堂”。本期我们来看一个年轻人是如何治理地方、抵御外敌的,一起来读一读原文吧。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②悔之,遣使追。追者反③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④,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⑤廪⑥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1.阿:地名,山东东阿县。
2.既而:后来,不久。
3.反:通“返”,返回。
4.决之:决断政事。
5.仓:仓库。
6.廪:仓库中的粮食。
本文载于理学著作《近思录》,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发生在齐国的一个故事。子奇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城。但没过多久,国君又反悔了,派出使者去追回子奇。去追的使者回来后对国君说:“子奇一定能治理好阿城,他车上载的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凭借老人的智慧,再加上少年人的果决,一定能把阿城治理好的。”子奇到了阿城以后,把兵器库里的武器熔铸成农具发给百姓,打开粮仓赈济穷苦人民,阿城在他的治理下日益繁荣。不过魏国听到消息,得知齐国竟然派了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来治理城池,而且兵器库里没有武器,粮仓里没有粮食,于是果断发兵来攻打阿城。但阿城人在子奇的带领下,父子兄弟齐上阵,团结一心,保家卫国,拿着自家的武器打败了魏国军队。
这个故事的核心思想可以用孟子的一句话来概括,即“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子奇虽然是个十六岁的少年,但他深刻地明白这个道理。如此年轻的人要治理一座城,必然会招来许多质疑和非议,连亲自任命他的国君都很快就反悔了。但子奇懂得向经验丰富的长者讨教,听取他们的意见。在阿城,他熔兵器,铸农具,开仓放粮,赈济穷苦百姓,这些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极大地增强了人们的凝聚力,赢得了阿城的民心。所以即便兵器不足、粮仓空虚,人们也愿意团结起来,拿着自家的武器上阵,赶走想要趁虚而入的侵略者。反过来说,如果统治者不得民心,即使兵甲充足、粮仓满溢,也打不赢战争。其实,大到治国打仗,小到个人的人际交往,“以人为本”“得道多助”的道理都是相同的。我们不应计较一时的利害得失,而要争取用自己的行动来赢得别人的理解和支持,这样无论做什么事,都会事半功倍。
在历史上,“得道者多助”在无数帝王将相的成败得失中一次又一次被验证。对于高明的统治者来说,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勤政爱民,凝聚民心,才是成功的关键。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已经基本统一北方的曹操率兵南下,攻打荆州。荆州牧刘表病逝后,他的儿子刘琮继任。刘琮懦弱无能,不敢直面曹操的大军,又经手下蔡瑁等人的劝说,竟把荆州拱手让给曹操。这一举动害苦了同在荆州的刘备,早先刘备从曹操手下逃脱,就依托刘表的庇护,驻扎在新野、樊城等地。刘表去世后,刘琮举州而降,把刘备独自推到了曹操的大军跟前。
此时的刘备只有一万多人的军队,且失去了后方刘琮的支援,不可能与曹操正面对抗。诸葛亮劝刘备南下渡过汉江,前往江陵,才能赢得一线生机。经过襄阳时,诸葛亮又劝刘备攻打襄阳,取代懦弱的刘琮,合荆州之力抵抗曹军。但刘备念及刘表在危难之中顶住曹操的压力收留自己的情分,拒绝了这一提议。他在城下高呼刘琮的名字,刘琮却吓得避而不见。刘备只能调转马头,继续南下。
不过刘琮此番表现,也让左右文臣武将和襄阳的百姓大失所望,如此软弱的主君怎么在曹操的大军面前保护人民呢?而刘备虽然此时狼狈逃亡,但他素来以仁德著称,辗转各地为官时,广施仁政,对治下民众十分宽厚。相比之下,曹操此前攻下徐州后,悍然屠城,之后南征北战时,也多有纵容手下屠戮百姓的行为,恶名远扬。襄阳的民众不愿坐以待毙,纷纷举家投奔刘备,要跟随他南下江陵。
来投奔刘备的百姓都是拖家带口,扶老携幼,总计有数十万。带着这么多手无寸铁的人,大大拖慢了行军速度,万一曹操的军队追上来,刘备的人马根本难以抵挡。关羽等人都劝刘备轻装简行,甩下这些“包袱”,早一日到达江陵,便多一分生机。但刘备却说:“要做大事,必须以人为本。百姓来投靠我,我怎能弃而不顾呢?”于是他不顾众人的劝说,毅然决定带上百姓南逃。因为要分出精力看顾这些百姓,刘备的部队每天只能走十里,而身后的曹军日益逼近,但刘备始终没有放弃他们。曹操到襄阳后,听闻刘备逃往江陵,害怕他用江陵的军械和粮草重新壮大起来,便亲自率领五千精兵一路追来,在当阳截住了刘备的部队。之后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长坂坡之战了,赵云单骑救主、张飞喝退曹军的故事,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站在理性的角度来看,劉备如果不管百姓,只带着手下精兵逃往江陵,无疑能大大增加自己对抗曹操的资本,在之后与东吴的结盟中也能更加主动。但正是因为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和爱民如子的仁心,才让天下人无不对刘备心怀敬意,为他后来借荆州、夺益州,建立蜀汉政权等行动打下了基础,更在史书中留下了一段千古流芳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