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宇
群文阅读就是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展开阅读和建构的过程。群文阅读改变了单篇文章精细的阅读方式,学生在一节课至少读五篇左右的文章,它的大容量快节奏,逼使学生主动采用默读、略读和浏览等有效的阅读方法,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运用比较、迁移等方法从文中捕捉有用的信息,并用精准的语言去概括归纳。而议题的开放式,又留给学生大量思考和创作的空间,使其不受老师设定的固定答案的约束,能够主动探索,自由发挥,激发了主动思考的愿望和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在不同作家、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群文阅读中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思考,可以慢慢养成主动学习、自主思考的习惯,有助于其领悟文章的篇章结构,从中习得优秀的写作方法。
一、整理阅读材料,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写作上存在材料陈旧,言之无物、立意不明等毛病,究其原因是阅读习惯不好,阅读积累过少。解决此疑难,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搜集素材,通过群文阅读这一途径,以自己感兴趣的议题来分类整理教材和群文的素材,从而打通课内外的阅读,把优质的阅读资料引入到写作实践中去。如:以亲情、成长、挫折等主题为议题,选取三篇以上所学过的课文进行整合;选取自己喜欢的一名作家,将其代表作进行整合、补充,形成对作家的整体认识;以同一种写作手法为议题整合等。如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可把初中所有与苏轼有关的作品《浣溪沙》《核舟记》《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整合,并补充课外《赤壁怀古》《定风波》等名篇组织起来进行群文阅读,让学生在多文本的立体阅读空间中,同一作家不同时期不同主题的作品对比中,更深刻理解作家身处逆境仍豁达超然的人生态度,从中获得丰富而生动的阅读感受和写作感悟。又如在诗歌学习中,可以让学生按主题、内容、修辞方法等整合课文内容,并把它通过编写故事、翻译、引用、仿写等方式灵活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从而把古诗词当作写作的素材,而非仅仅应付中考默写。
二、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享受阅读
老师可以每周开展一次阅读课,通过自主设置一个阅读的主题,对学生进行评价等方式,鼓励学生阅读自己喜爱的文章,并且对文章进行概括式的分析。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自己读书的感受,也可以和同学之间分享自己读书的感受。学校可以定期举行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可以是对风景的赏析,也可以是对人物的评价等,使学生在课内的阅读可以联系到生活中去,让学生真正的感受阅读的美好,真正能体会到文字的美。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三、设立读书小组,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康德曾说:“没有讨论的阅读是无趣的,没有阅读的讨论是空泛的。”而要想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自主性,小组无疑是个非常方便并且高效的选择。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内的阅读交流来促进生生互动、生生互学,让学生吸收同伴的正确观点,学习他们优秀的学习方法,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一篇文章,对于生活环境不同的学生可能看到的东西是不同的,甚至可能是截然相反的。在这过程中教师需要选择契合学生写作实际的开放的议题,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的能动性,让群文阅读成为自由平等交流的平台,每个人都是学习者,每个学生都可以变成小老师,都有机会表达对文本的个性解读。
阅读与写作是不可分割的,閱读是写作营养的输入,写作是输出,只有对文章进行有效的理解与吸收,才能够在写作上有生动的表达。而群文阅读作为单篇精读和整本书阅读的有力补充,三种方式相互扶持,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更上一层楼。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