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成课程“好玩的泡泡”为例浅谈如何支持小班幼儿深度学习

2021-08-09 01:20张晓玲
教育界·下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自主探索深度学习

张晓玲

【摘要】泡泡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教师经常会发现小班幼儿在洗手的时候会玩弄泡泡,小班幼儿对于玩泡泡都有前期的经验。幼儿对玩泡泡有着较强的兴趣,而在玩泡泡的过程中蕴含较多值得探究的问题、可供深入学习的教育契机,所以教师应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玩泡泡的探索行为。

【关键词】生成课程;深度学习;自主探索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和课程游戏化精神的落实,幼儿园的课程建设越来越强调教师的课程建构能力,强调教师要追随幼儿的兴趣需求,生成幼儿需要的课程,而不能停留在“拿来主义”阶段,始终以预设的蓝本课程来教学。《指南》中还提到,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日常观察中我们发现,孩子喜欢在洗手的时候玩水,还喜欢用肥皂在手上反复地搓,制造出很多泡泡。一般幼儿家里的洗手盆都较高,而幼儿园的洗手盆比较低矮,不仅方便幼儿洗手,而且容易让幼儿产生玩泡泡的游戏兴趣,“好玩的泡泡”生成课程在班级中油然而生。

一、师幼共创泡泡游戏环境,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体验游戏乐趣

(一)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共同探讨对泡泡的认识

幼儿的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不是对立的,深度学习是建立在浅层学习的基础上的。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晨间谈话和孩子们讨论感兴趣的“泡泡”话题,通过分享讨论了解幼儿对泡泡的已有认识,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语言表达自己在哪些地方见过泡泡,泡泡的形状,自己怎样制造泡泡等。通过讨论发现,幼儿对于泡泡有一定的认知,能观察到生活中关于泡泡的现象,并能尝试在同伴面前用语言大胆表达,对于泡泡游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激发幼儿主动意识,共同收集泡泡游戏材料,创设泡泡游戏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环境环设,提升幼儿的主动性。幼儿从家里带来了各式各样的泡泡机,尝试对泡泡机进行分类,比如手动的和电动的,单层的和双层的。教师和幼儿还在园内资源站中发现了花式泡泡工具,并在资源墙上看到中班的哥哥姐姐用纸芯筒、吸管、橡皮泥压花工具等吹泡泡,于是继续收集材料,并将材料进行消毒和分类。教师将玩泡泡的场地选择在了教室门口的户外场地,和幼儿一起布置游戏场地,搬运游戏材料,并动手摆放材料,根据幼儿的需要创设游戏情境。环境与经验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支持性的环境能为幼儿提供更多积极体验、思考和创造的空间,进而引发深度学习。

(三)尊重幼儿兴趣,与同伴共同探索制造泡泡的方法

兴趣是幼儿深度学习的前提。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尝试不同的泡泡制造方法。泡泡機吹泡泡最简单,轻轻按动按钮就有源源不断的泡泡飞出来,而且可以在自由活动时间、户外活动、散步时间等随时随地都能玩。但是每个泡泡机的按钮不同,需要找到按钮,有的泡泡机里面还需要装电池,电池用久了会没有电,需要更换。在自由活动时间,经常能发现几名幼儿在尝试摆弄泡泡机,了解泡泡机的构造,尝试拆装电池。

有的幼儿尝试用粗细不同的吸管、纸芯筒、饮料瓶等不同材料吹泡泡,但经常会失败。此时教师要适时介入,鼓励幼儿多尝试几次。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幼儿发现吹泡泡时不能轻也不能重,泡泡水需要蘸满一点,这样多试几次就能够吹出泡泡了。幼儿不仅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而且发现不同形状的泡泡工具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形或椭圆形的,只是大小不同,在阳光下可以变化不同的颜色,还会到处飘来飘去。有的幼儿则喜欢玩花式泡泡工具,他们在刚接触材料时,只是简单地将花式泡泡工具放进池子里,迅速拿起后一直没有泡泡出现。此时教师及时调整游戏材料,增加泡泡水的浓度,降低操作难度,不使幼儿丧失信心,鼓励幼儿继续探索。经过多名幼儿的多次尝试,花式泡泡工具产生了很多的泡泡,部分幼儿在自主探索中还无意发现了甩、拉、抖等多种技能制造泡泡。小班幼儿的观察模仿能力很强,他们在和同伴互动中能够掌握相互学习的本领。渐渐地,小朋友们都能拉起一个大大的泡泡,手部的精细动作和大动作都得到了提升。

在游戏中,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预测和把握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需要努力的程度,巧妙引入具有激励性的、不使幼儿丧失信心的、难度适度的问题,维持其主动学习的兴趣。当幼儿学习兴趣减弱时,教师应适时介入,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幼儿克服困难,调整材料,创设新的情景,让孩子继续学习和探索。

二、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幼儿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究制作泡泡水的方法

深度学习是幼儿主动探索,发现,产生认知冲突,进而采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幼儿的泡泡游戏玩得越来越多样,还进行泡泡秀表演,并邀请了隔壁班级的小朋友观看,但是因为玩的次数很多,泡泡水出现了不够的现象,幼儿有些失落。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和恰当的引导,把问题留给幼儿,让他们体验主动学习的乐趣,诱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鼓励孩子积极探索和思考,尝试通过协商、合作、调查、查阅资料等途径,找到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开展。于是幼儿讨论“我们能不能自己制作泡泡水呢?”

(一)寻找制作泡泡水的方法

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观看了制作泡泡水的方法,得知做泡泡水会用到肥皂、洗洁精、糖、蜂蜜、水。大家通过商讨,觉得洗洁精、糖这两种原料最方便获得,打算用洗洁精和糖加水做实验。大家通过共同努力,收集了一些制作泡泡水的材料。

(二)尝试泡泡水制作实验

班级里有两名幼儿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过泡泡水,有相关经验,所以材料刚刚投放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选择了泡泡水的制作实验。其中一名幼儿一勺接着一勺放糖,接着放很多的洗洁精和水,体验搅拌带来的快乐,但是当用吸管尝试吹一吹时,却没有成功。幼儿又仔细观察了买的泡泡水和自己做的泡泡水,经过比较发现买来的泡泡水更均匀,更黏稠。在不断的操作中,终于有幼儿调试成功了,成功的幼儿对同伴说了自己的经验。

可是接下来幼儿再次操作的时候,依然容易失败,怎么办呢?每次制作的时候各种材料到底加多少呢?问题再次抛给了幼儿。经过讨论,幼儿想到了做记号,于是教师提供了有标记的杯子作为工具,每次都倒一样的水,那糖和洗洁精要加多少呢?幼儿一边操作一边数一数加了几滴洗洁精、几勺糖。经过反复实验,幼儿得出制作泡泡水的秘方:用力按压两滴洗洁精,舀一勺糖,加一格水搅拌均匀,可以成功做出泡泡水。幼儿在流程图上用小贴纸做好标记,制作泡泡水的问题就得到了解决。于是更多的幼儿开始尝试制作泡泡水,成功的幼儿越来越多,泡泡游戏的玩法也从制造泡泡演变到制作泡泡水。

深度学习中的幼儿更爱提出问题。处于深度学习状态的幼儿兴趣旺盛,好奇心强,能敏感地觉察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现游戏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或想法。这些问题有的引发了新的主题,有的推进了游戏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幼儿学习的深度。

幼儿阶段的深度学习,不是追求学习内容的 “深”和“难”,使学习内容超出幼儿的理解范围,而是指重视引导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意义的追求,帮助幼儿形成受益终身的探究自觉。“泡泡游戏”来源于生活,教师关注到幼儿的兴趣点,和幼儿共建了贴近幼儿真实生活、有趣味性、有一定复杂性、带有真实任务的学习情境。幼儿运用观察、分析、推理等思维解决问题,从洗手玩泡泡开始生成了一系列玩泡泡的游戏。教师促进课程内容与幼儿真实生活和经验整合,使幼儿将课程经验整合到自己的意义架构中,将动手制作作为深度学习的依托,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使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要让幼儿在游戏中积极开展深度学习,教师需要改变原来的游戏理念和指导方式,在观念系统和教育行为等方面经历推翻、重建的过程。

《指南》倡导“幼儿园要重视幼儿学习品质”,对新时代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游戏中发现幼儿的无意学习,在游戏中渗透教育意图,使幼儿在游戏与教学的统一中获得自主发展。当教师以开放的思想创设活动区的环境,将教学目标隐性地融入环境由幼儿自由探索时,这时活动区活动就是游戏与教学的融合了。教师作为幼儿深度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处理好预设和生成活动的关系,创造深度学习的契机,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值得更多的教师学习、思考、实践。

【参考文献】

李季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问答[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田波瓊,杨晓萍.幼儿深度学习的内涵特征及支持策略[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7(Z1):18-20.

屠美如.向瑞吉欧学什么——《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卢素芳,曹霞,顾红云.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游戏样态创新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19(07):78-83.

王小英,刘思源.幼儿深度学习的基本特质与逻辑架构[J].学前教育研究,2020(01):3-10.

猜你喜欢
自主探索深度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创新教育发现数学——以小学数学为例
有效创设数学情境促进幼儿自主探索的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自主学习”教学初探
转变传统角色促进学生自主探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