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诗和远方”的教育

2021-08-09 21:56周红寰
江西教育B 2021年7期
关键词:诗和远方怀特海学养

周红寰

《教育的目的》是英国教育家、哲学家和数学家怀特海的教育代表作。当今,小学教育界此起彼伏的改革思潮,或多或少受到《教育的目的》的影响,接受它的滋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教育的目的》这本奇书自然可以见仁见智。之所以用《通向“诗和远方”的教育》为题来评论这本书,是因为该书作者高远清明的思想、海纳百川的学养向我们传递了一股教育生涯中罕有的激情。按说这是一本专业性较强的教育书籍,但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作者饱含真挚的情感,挥洒自如,又使用古希腊、罗马典故阐明观点,使文章读来引人入胜。

激趣手段升华为浪漫感召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课堂教学特别注重激趣,尤其在一堂课的开始阶段。而怀特海在本书中无数次地使用“浪漫”两字,主张将此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哪怕中间必不可少的“精确训练阶段”会比较枯燥,较难实行,也“应该满足一种对智慧的自然的渴望,因为这种智慧给原始的经验增添了价值”,因为“青年人生来渴望发展,渴望冲动,厌恶乏味的强迫性的知识训练”。这和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殊途同归。这就是当今盛行的“探究式”教学的源头吧。

通观全书,我的理解是,教育教学应该始终唤起和维持人类心灵深处的浪漫冲动。而这,不但需要激趣的手段,更需要教师本身深邃的智慧、深厚的学养、活泼的生命力做支撑,实现浪漫感召的升华,因为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所以,在本书的第七章《大学及其作用》,怀特海更加直率地提出“想象力”这个关键词:“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把年轻人和老年人联合在一起,对学术展开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生命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大学传授知识,但是它是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来传授。”大学教育尚且如此,何况是感性思维更多的中小学教育?可见,浪漫感召是一切教育的基调。

内容为重圆融成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来自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就教学来说,“知”可以理解为教师应让学生知晓的内容,“行”则是教师传授这个内容的方法。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出于教师学养的局限性,有时会发生教材内容处理不当的现象,因此,教育界一度提出“内容比方法更重要”以纠偏,却无形中将方法和内容对立起来。然而,在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更圆融的境界。这本书共七章,作者用了三章的篇幅来分别论述技术、古典文化、数学等门类的教育,怀特海以数学家的精密头脑和玄妙直觉在《数学课程》一章中专门设计该科目的知识板块,决定取舍,最后他说:“用这种精神来构想对数学原理的学习,将会形成一种逻辑方法的训练,同样还会获得一种精确的概念,这些概念则是对宇宙进行科学和哲学研究的基础。”显然,在怀特海的心目中,内容与方法是高度统一的。

以生為本进化到节奏和谐

当下教育界为化解教师上课“目中无人”开出的药方是“以生为本”,形式上更演化为“学习活动的课堂”,当然也解决了一些问题。然而,若教师没有“教学成功是师生共同合作的成功”这个意识,“生本课堂”也会流于形式。怀特海在本书中超脱了对“师”或“生”的单方面侧重,提出“教学自由和训练的节奏”概念:“在教育的开始和结束阶段主要的特征是自由,但是中间会有自由居于次要地位的训练阶段。”“浪漫阶段”“精确阶段”“综合运用阶段”这三个阶段不断循环,螺旋上升,完成学生的智力开发过程,被称为“自由和训练的节奏”,最终的目的是兼顾传授知识和启迪智慧(智慧高于知识)——这就是通往“诗和远方”的教育之路!

《教育的目的》无愧于“奇书”之称,值得教育者一读再读,以上心得仅仅是笔者的管窥蠡测。此书包含的旷世才情和种种真知灼见,都是为了启示那个我们一念之间就可以身临其境的“诗和远方”,也就是怀特海所称的“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这是“真善美”的根基!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城南小学)

猜你喜欢
诗和远方怀特海学养
怀特海过程哲学视域下的师生关系探析
《红楼梦》里学养颜
高尚的人格,深邃的学养*——钱中文先生20 世纪80年代的学术通信
卖北京房到丽江开客栈:给“诗和远方”泼点冷水
“诗和远方”的抚慰作用不可小看
对机械论世界观的超越——略谈莱布尼茨单子论与怀特海过程思想
立足学科价值,考查学科学养——评2015年山东文综历史试题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