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利用

2021-08-09 18:27许蕾
江西教育C 2021年7期
关键词:错误笔者课文

许蕾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时不时会出现一些理解或认知方面的错误,这些错误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学生某些方面的认知缺陷。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出现的种种错误,并且透过错误的表象挖掘学生深层次的认知缺陷,引导学生修正错误的认知,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及时补救,完善认知

学生在阅读、理解、感悟的过程中,往往会局限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导致他们的认知存在缺陷。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善于分析,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重温、补充。如此,学生才能建构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学弈》这篇课文时,学生对文中多次出现的“之”字心生疑惑。对此,教师的讲解不能仅局限于课文中的句子,而应归纳整理出“之”在古文中的所有用法,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笔者首先根据课文中的语言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并引导学生联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之”,将“之”的几种常见用法进行归类。这样,学生对“之”的结构助词、代词、动词等用法,就能够了然于心。此外,对于如何理解文中两个学下棋的人,有些教师喜欢给出“标准答案”,即勤学的那个人定是“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一心一意”,而另一个则是“心不在焉”“三心二意”“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样的认知过于平面化、简单化,不利于学生以全面的眼光理解课文。教师应引导学生从道德层面理解课文,说一说文中两个人的不同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带来的不同结果。如此,教师可以赋予文本中的人物真实的生命力,帮助学生在精神上有所成长。

二、回归文本,潜心品味

事实上,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偏差,大多是不良的阅读习惯造成的。教师需要慢下步伐,引领学生回归文本,让学生在静心阅读、潜心品味中反思自身的阅读误区,改正不良的读书习惯。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的教学中,作者史铁生真实、自然的心理活动描写被学生笼统地归纳为“直接表达心里的想法”。笔者没有立即否定学生的观点,而是顺着他们的观点说下去:“史铁生和《匆匆》一文的作者朱自清一样,在文中多次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你能从课文中找出哪些内心独白式的句子?”当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了相关的信息后,笔者继续引导他们进行对比:“作者在文中还写了自己观察到的院中的景色,写了夕阳西下、光线渐暗的黄昏景象,作者有没有在这些描写中寄托自己的心情呢?”如此,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恍然大悟,对文本中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产生更深刻的理解。笔者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让学生继续研读文本,寻找其他类似的描写,帮助他们感知多种心理描写方法。

三、反复实践,提升能力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反复出现的错误。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学生自身的能力不够。对此,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纠正他们,在反复的语言训练中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一些学生由于阅读习惯不好,在朗读时难以控制节奏,同时存在吐字不清、情感把握不到位等问题。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促使他们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帮助他们改正错误,锻炼他们的意志力。

对于难以在短期内解决的问题,教师要科学对待,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例如,在“腻”这个字的识字教学中,有几个学生总是习惯性地多加上一撇,尽管笔者以列举的方式将“式、武、鸢、贰、腻”放在一起,帮助学生识记,并常常提醒学生,但是学生仍然会写错。对此,笔者堅持让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到黑板上练习这个字的写法,从而让学生不断进行巩固,极大降低了错误率。

总之,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种种错误,都对应着他们某些方面的不足,教师不应简单地否定学生,而应充分利用这些错误资源,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帮助学生积极补充、完善认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让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根本上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栟茶镇浒澪小学)

猜你喜欢
错误笔者课文
在错误中成长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老师,别走……
背课文的小偷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背课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