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理性和价值的追问

2021-08-09 17:21胡谟旭
天津教育·中 2021年7期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理性价值

胡谟旭

【摘  要】亚里士多德教学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难点之一。“为什么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对亚氏学说中理性内涵和精神的提炼,追问本课的教学价值,从而明晰涵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和方向,是本文教学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理性;价值;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0-0122-02

Questioning Rationality AndValue

——Teaching thinking and Practice of "Aristotle, the master of ancient Greek culture"

(Xiao-shi High School,Ningbo City,Zhejiang Province,China) HU Moxu

【Abstract】Aristotle teaching is one of the difficult points in middle school history classroom teaching. "Why is Aristotle the master of ancient Greek culture?" is the difficulty of teaching this course. By refining the rational connotation and spirit of Aristotle's theory, and asking the teaching value of this course, so as to clarify the path and direction of conserving students' core literacy, this is the purpose of teaching research in this article.

【Keywords】Aristotle;Rationality;Value;Core literacy

“理性向來就存在。”但理性内涵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展和丰富起来的。亚氏的学说是古希腊理性主义发展的顶峰。“亚氏赋予了理性怎样的内涵?”这是回答“亚氏为什么是古希腊文化集大成者”的关键所在。既然在中学物理课本里亚里士多德是以“错误代表”的形象出现的,那么学生学习的价值又是什么呢?本文就从“对理性和价值的追问”这一角度,谈谈笔者对本课的教学思考与实践,也表达对亚氏的敬意。

一、对“理性”的追问

笔者在课堂最后呈现对亚氏学说的总结性PPT(图略),上课的主体内容即根据问题链(9个问题)引导学生完成此图表。简要过程如下。

1.从认知理性(兼及方法理性)上升到本体理性,从物理学到形而上学——问题1:亚氏为何没有成为阿卡德米学园的继承人?(凸显亚氏和柏拉图在哲学上的巨大差异);问题2:当时是否存在其他和理念论相对立的学说?(阐明自然哲学与精神哲学存在的对立面以及亚氏从质料和形式角度整合提出的四因说,由此体现亚氏既尊重经验事实又强调理论推演的研究方法);问题3:自然物的形式(形式、目的、动力)是如何形成的?(从人造物到自然物,说明亚氏的本体理性——理性神,以及马克思对亚氏哲学评价“动摇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的合理性)

2.从本体理性回溯到认知理性(兼及方法理性),从生物学到逻辑学——问题4:为了对理性神和世界作出具体说明,面对不同等级、千差万别的质料和形式,亚氏如何进一步展开研究呢?(从亚氏的生物学实践,对生物的分类引出种、属和种差等概念,说明一个定义的组成;对人和柏拉图下定义,得出三段论的优点是方便寻找具体事物的形式和定义)。

3.从认知理性(兼及方法理性)延伸到价值理性,从政治学到伦理学——问题5:人只是会死的二足动物吗?(引出亚氏对人的定义:人是理性的政治【城邦】动物)。问题6: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亚氏认为城邦存在的作用是什么?(实现良好的生活和个人幸福)。问题7:如何构建良好的城邦呢?(使用奴隶制和选择合适政体)。问题8:有了合适的政治制度人就幸福了吗?(弄清“幸福就是把德性和理性发挥好”)。问题9:如何把德性和理性发挥好呢?是否忽视情感和欲望呢?(理性控制情欲,原则是中道)。

4.综合四大理性得出:中道求本质(既尊重经验事实,作为研究基础,又强调理论推演和抽象,以寻求事物本质),分类成体系(把握研究对象分类,形成知识体系),这种态度和方法是亚氏的理性内涵的集中体现,使亚氏成为西方哲学和科学的传统,影响深远。

二、对“价值”的追问

对“理性”追问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以下论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得到的几方面发展。

(一)本体理性——强化哲学思维,学会“有教养”地批判怀疑和批判是哲学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种批判和怀疑应该是“有教养的”,要建立在对所怀疑对象的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学生对亚氏哲学到底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有不同看法。有的同学因为亚氏批判柏拉图,就认为他的哲学必然是属于唯物主义的;有的则根据马克思对亚氏哲学“接近了唯物主义”的评价得出亚氏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的结论;有的则提出两个问题:什么叫物质受形式支配?形式是否属于精神世界?笔者制作了两张PPT(图略),并结合问题2、3(见前述),运用图示法把复杂的哲学理论可视化,说明亚氏的“四因说”,并用“泥土获得了石块的形式可以变硬组成石块,石块获得了柏拉图的形式可以变成柏拉图的石像”来说明亚氏关于“实体是由低一级的质料和高一级的形式组成的”的等级理论,减少了学生的认知难度。

(二)认知理性(兼及工具理性)——涵养史学素养,提升认知高度

1.基于唯物史观的历史解释。亚氏为何能坚持“既尊重经验事实,又强调理论推演”的认知方法?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生平,实现时空定位。动态地图(图略)是帮助学生实现高效学习、涵养时空素养的理想方式。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意识虽然具有相对独立性,却是在社会意识熏陶下形成的。亚氏学说的形成固然与其沉稳而务实的性格特点有关,但更多的却是受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亚氏博学多识,对古希腊哲学发展了然于胸(呈现古希腊哲学发展脉络图,图略);2.教师应借助概念意识提升学生的认知高度。概念是知识网络的支点,亚氏在寻找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形式(对具体事物下定义)的过程中,确立并运用了他自己的形式逻辑方法——“属加种差”定义法和三段论。

(三)價值理性——唤醒主体意识,思索智德一体按照亚氏的知识分类,伦理学和政治学属于实践科学,也是体现亚氏价值理性的重要学科。伦理学关心个人幸福和道德,但这最终要在良好的城邦中才能实现。“什么是良好的城邦”却又是政治学所探讨的内容。所以笔者把这两大学科放在一起探讨。从问题6到问题9(见前述),结合三张PPT(图略),笔者除了讲清楚前述已经提及的城邦的目的、幸福的定义、发挥理性的原则等内容外,还试图向学生说明亚氏一直在要求人们积极地以理性感受指导行为,使其合乎道德要求,即确立人的主体性的同时,尝试在实践中统一理性与德性,凸显理性在伦理道德领域的价值。而亚氏的这一思路启发了康德,使其提出了实践理性的概念,体现了人类在道德领域追求自由,从而进一步确立人类的主体地位。这一做法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古希腊与启蒙运动在价值理性问题上的内在联系,并且激发他们自主思考理性和道德的一体性。

三、对“追问”的追问

当前中国社会呈现出“历时性问题的共时性承受”的现实境遇,由此我们便面临着资本逻辑彰显、功利主义思潮兴起、个人主义抬头、价值选择多元、信仰失落与道德式微等一系列社会挑战。教师借助亚氏,对西方理性的多元内涵进行考察,架起古希腊罗马文化和近代文化之间的桥梁,让学生了解西方理性主义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固然有许多问题,但并不等同于其存在资本主义、功利、个人主义和忽视道德的问题,而是“人类对人的本性的丰富性和完整性的认识不断深化”的体现。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进步意义,又能使其确立理性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成旺.何谓“理性”?“理性”何为?——完整理解“理性”内涵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意义[J].学习与探索,2015(03).

[2]赵林.西方哲学史讲演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亚里士多德理性价值
欲望膨胀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漫画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理性思考严谨推理优先概念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