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厌学情况分析与解决策略

2021-08-09 06:09纪浩
天津教育·中 2021年7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解决策略

纪浩

【摘  要】对于农村的初中生来说,由于他们受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其中的不良因素影响,导致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厌学的情绪。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积极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农村初中教学的教学模式,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从而完成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本文主要对农村初中生厌学情况与解决策略进行浅析。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厌学情况分析;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0-0004-02

Analysis on the Worry of Study among Rural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Solutions

(Junior High School of Dongdu Town, Xi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China) JI Hao

【Abstract】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ural areas, because they are affected by bad factors in their family, school and society, some of them become tired of studying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improve their own teaching methods, explore a teaching model suitable for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tudents, improve their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complete the teaching goal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study-weariness of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solutions.

【Keywords】Rura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alysis of study-weariness; Solution strategies

一、农村初中生产生厌学情况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再加上初中的课程难度加大,学科种类增多,那些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叛逆心理,导致班级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应试考试,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对其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抱有应付心理,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态度不端正,出现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从而出现越学越差的情况,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对于一些比较难的科目,例如英语和数理化,部分初中生在课堂中听不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动态,导致这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和逃避心理。

(二)家庭方面的原因

对于学生来说,家庭对其心理和个人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家长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以及对待学习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发展。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如今我国的农村父母大多数是初中文化水平,这部分家长在初中毕业之后就直接进入社会,对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没有形成全面的认识。另外,随着城乡差异化加剧,农村大部分父母开始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抚养,使孩子缺失父母的教育和关爱,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监督,导致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涯没有任何规划。虽然有的父母没有外出打工,在家照看孩子,但是由于自身对孩子的学习不重视,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态度。

(三)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生每天待得最多的地方除了家里,就是学校,学校氛围的好坏决定了学生学习状态的好坏。以往教师由于自身的教学方法存在不足,导致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不能积极配合教师的讲课内容,课后也不能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学习态度不端正。另外,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很少组织校园活动,没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时间,单调的学习生活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倦感。再加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互动的次数比较少,学生出现学习上的问题不能够积极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能及時发现学生的学习需求,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社会方面的原因

初中生对社会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认识,容易受到他人和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辍学去外地打工的学生在节假日回到农村之后,身上穿着艳丽的衣服、手里拿着高端智能手机等,这些都会对在校学习的学生产生不利影响。部分学生可能会向父母索取物质方面的东西,用手机玩游戏、看视频,这样不仅浪费了学习时间,还消磨了自身的学习意志。

二、针对农村初中生厌学情况的解决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农村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不好,他们认为学习没用,没有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不定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师可在课余时间利用互联网下载一些学习与不学习学生的对比资料或者视频,然后利用班会时间,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向学生播放提前制作好的课件,让他们针对学习的有用性展开辩论。教师可以给学生留十分钟的准备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沟通,促使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对学习形成一定的认识。当学生辩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对赢的小组给予鼓励,激发其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并对学生辩论的过程进行点评,让他们在教师的点评中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意义,明确自身的学习方向和学习目标。

(二)教师与家长配合管理学生

根据网络调查研究发现,农村父母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城市父母对孩子的重视程度,城市父母会不定期给学生报各种补习班,关注他们在校的动态,通过短期的考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联系教师并分析原因,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成绩。农村父母由于文化水平和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导致他们从不过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生回家休息时也是任由其嬉笑打闹,不积极与教师进行沟通。再加上部分家长外出打工,距离孩子比较远,基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组建一个家长群,然后制作学生的学习动态表,让家长定期进行填写,将学生在家里的情况如实反映给教师。教师针对动态表可以借助聊天工具或者见面访谈的方式,与家长一起探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那些距离比较远的父母,教师可以将学生在校的动态录制成小视频发给家长,积极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情况。通过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一方面能帮助家长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都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行学习。

(三)学校应全方面开展教学

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学校为了应试考试,在平时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减少了各种校园活动和校外活动,其实这样的措施会使学生在校园的生活比较单调,不利于他们调整自己的状态并更好地进行学习。因此,学校可以利用每周升旗时间或者下午课外活动的时间,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比如演讲比赛、歌唱表演等,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时间,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师也可以在这些活动中了解到不同学生的特长,不断对其进行培养,为其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另外,校园还可以根据节日举办不同的校外活动,例如在植树节带领孩子去植树,培养他们爱护花草的意识;在劳动节组织学生在校园附近打扫街道、捡拾垃圾等,在劳动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互帮互助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不是由单方面造成的。教师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从不同角度分析學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以往的管理方法和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教师与家长两方面的配合,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学校也应丰富校园活动,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从而以良好的状态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陆其国.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的构建[J].新课程(中学),2018(12).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生解决策略
农村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社交焦虑相关研究
农村初中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
农村初中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