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在雷州半岛的遂溪北坡,濒临北部湾。小时候,爷爷织箩筐、簸箕时,我总爱蹲在旁边看。箩筐、簸箕是用藤条、竹篾等制作,不是巧手很难织成。我爷爷是一个编织高手,一个小时就能织好几个簸箕。他织好簸箕,往往顺手织一个鱼形的玩具给我,说放上蜡烛,糊上纸就是一盏鱼灯。
鱼灯是干什么的?和照明的灯笼一样吗?面对我的问题,爷爷笑而不语。妈妈则说,北坡圩姑婆家,每年初三一定织鱼灯。我便央求她带我去看看。
年初三,妈妈把准备好的猪肉、大饼、木叶搭等东西放在一个大箩筐里,把大阉鸡放进一个小竹篮里,还有大蒜、米。那时家穷,没有自行车之类的代步工具,妈妈就用扁担挑着大箩筐、小竹篮和我走路去北坡圩姑婆家。
我村距离北坡圩有几公里,妈妈挑的担子一边重一边轻,很辛苦,有时我帮她挑。姑婆家住在狭窄的圩尾。一路上,我看见圩里家家户户都在织鱼灯,很是热闹。
到了姑婆家,见到姑婆和丈公正在织鱼灯,我便叫道:“姑婆好!丈公好!”问好完毕,我马上跑到姑婆和丈公织鱼灯的地方,兴致勃勃地拿起一个模型观看。
丈公的手跟我爷爷一样巧,那些长长的竹篾在他的手里舞动,像女人织草席般顺溜。我好奇地问这问那。丈公很慈祥,一边编织一边笑呵呵地回答我的问题。他还给我讲解织鱼灯的步骤。在织鱼灯之前,先浸泡好竹篾,备好浆糊、铁夹、纱布、纸、颜料等,然后按鱼身大小比例扎鱼形骨架,缠上纱布,用浆糊粘贴纸张,再用颜料在纱布、纸上画上鱼鳞、鱼鳃,点眼睛和装饰的画,最后把一小节蜡烛固定在里面,封上口,一盏鱼灯就完成了。
没想到,一盏小小的鱼灯,编织起来那么复杂!我十分感兴趣。
“丈公,我也要织鱼灯,您教我吧!”
“阿明真是一个好学的孩子!”丈公笑道。他脸上的皱纹像鱼灯的竹篾,纵横交错。
丈公先示范给我看,再手把手教我,一再提醒我小心竹篾。
我的手被薄薄的竹片割流血了,姑婆给我包扎好后,叫我跟她的孙子去圩里面玩,别织鱼灯了。我不肯,一定要学着织。
那天,妈妈在姑婆家吃完午饭就要回家,我不肯跟她回去,赌气说要织好一盏鱼灯再回去。姑婆就叫我留下来。
我好不容易织好一盏鱼灯,但怎么看都像挂在墙上的干鱼,毫无生气。我不气馁,继续学织。终于,我织的鱼灯像一条活鱼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我又去北圩姑婆家。因为,游鱼灯活动在这天举行。
早上,圩里的人按习俗先到华光庙、白马庙、土地庙拜神。到了晚上,随着“咚咚咚”的锣鼓声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人们穿着好看的衣服,举着鱼灯前往圩广场集中。
我也举着自己做的鲤鱼灯,跟着姑婆、丈公和他们的孙子孙女来到广场,模仿大人舞动鱼灯,耍“鱼灯舞”。圩里挤满十里八村的村民和外地游客,带有鱼灯的人排成队等候。等到从广场出来的队伍游过来,人们便自动加进去。队伍越来越壮大。鱼灯队高举的鱼灯,烛光闪闪,远远望去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闪烁。什么鲤鱼跳龙门、金鲤吐水、龙鱼出海、锦鲤摆尾等,多姿多彩,令人眼花缭乱。在煤油灯时代的夜晚,在缺少文化生活的静谧乡村,这游鱼灯,显得格外璀璨夺目。
姑婆告诉我,北坡游鱼这古老的习俗有好几百年了,代代传下来。传說鱼会化龙,而龙是管雨的。以前北坡十年九旱,老百姓为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希望游鱼灯时通过龙王引来充足的雨水,获得好收成。这个传统是在清朝康熙皇帝时形成的。
上个世纪,在批判封资修、破四旧的威压下,北坡游鱼这一传统节目渐渐式微。那些年,每到正月十五,我都会去北坡圩走亲戚,探望姑婆一家,但再也没有游鱼灯了。我很失落。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得神州大地生机勃勃,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枯木逢春。沉寂多年的北坡圩游鱼活动也在春风中焕发生机。由于政府搭台、推动、扶持、保护,老艺人吴健明、杨松等人重操旧业,把游鱼灯活动发扬光大。北坡游鱼现在已有第六、七代传承人了。
现在的北坡鱼灯,在原有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对鱼灯做了改动。比如,以前在鱼灯里放蜡烛,容易发生火灾,现在改为电池灯光;以前只是编织游鱼,现在增加了虾、龙、青蛙、生肖等,有100多种。
以前的游鱼,鱼灯舞,又叫做鱼龙舞。在政府、群众合力推动下,北坡圩的鱼龙舞从村道小巷“舞”出湛江,“舞”向全国,成绩显著:2013年参加第十一届山花奖民间灯彩大赛获得银奖;2016年参加第六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2017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等等。
这一年的元宵节,我又去北坡圩探望老姑婆,晚上自带鱼灯参加圩里的鱼龙舞。中国人最大、最热闹的节日是春节,而北坡圩最隆重的是元宵节的鱼龙舞。无需通知,圩里外出工作、打工的人这一天都会回来,亲戚朋友也来参加。大家带上自己制作或是购买的“鱼龙”,在元宵之夜与众人舞起来。这情形跟我小时候看到的差不多。现在,人更多了,灯更加好看了,更热闹了。
鱼灯舞这般繁华热闹,可惜丈公看不到了。老姑婆也走不动了,只是听我们讲如何的热闹,好看。
人到中年的我,依然像小时候耍鱼灯一样兴奋。看着夜色中的鱼龙舞,我想起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没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没有今天的“一夜鱼龙舞”的美妙。
作者简介
韩夏明,先后毕业于广东教育学院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西南大学研究生课题班。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遂溪中学语文学会副会长。大学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青年文学家》《湛江日报》等报刊,在全国性的文学大赛获过奖。参与广东考试院《这样的作文才合“心”》等专著的编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