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芝,李艳,郭扬,孙璐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1心理科,2护理部,广东 广州 510510)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四肢瘫痪、昏迷等,导致大部分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这种打击使其心理产生一系列不良变化(震惊期→抑郁期→依赖期),对疾病治疗与预后极其不利。由于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与患者生活行为方式也存在密切关联,诸多不良生活习惯或行为是导致脑梗死加速复发的直接因素,因此对脑梗死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1]。但既往临床常规脑梗死护理仅可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并不能缓解其心理负担,故亟需寻找合理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方式[2]。自国外学者Tedeschi首度提出“创伤后成长”的概念后,大批学者均对个体经历创伤事件后的心理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普遍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痊愈和自我成长的心理能力,故而创伤在给个体带来痛苦的同时,也促进心灵的成长,甚至影响个体的精神、压力等状态。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脑梗死创伤后成长干预模型的心理干预对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53例)。对照组男36例,女11例;年龄56~71岁,平均年龄(63.21±3.27)岁;病程5~19 d,平均病程(12.38±4.57)d。观察组男41例,女12例;年龄54~72岁,平均年龄(62.94±3.18)岁;病程6~18 d,平均病程(12.41±4.23)d。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3]中脑梗死相关诊断标准;②经MRI或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③病程≤4周。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②恶性肿瘤;③交流沟通有障碍。
1.3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少量多餐且尽量选择糊状或半流质食物,避免干硬、辛辣刺激性食物,对不能单独进食患者予以鼻饲或营养液滴注。②防窒息护理:保证充足进餐时间并确保正确进餐姿势,患者病床旁应准备吸引装置,必要时予以气管插管使其呼吸道保持通畅。③肢体功能护理:确保患者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必要时提供软枕支持;护理人员应勤帮患者翻身,最好使其保持侧卧位,鼓励患者在病床上进行适量运动训练,运动训练内容包括起坐训练、关节被动运动、平衡训练,必要时予以按摩、针灸等综合康复治疗。④用药护理:使用溶栓抗凝药时应严格控制每日剂量,观察患者皮肤或消化道有无出血倾向,予以扩血管药或其他钙通道阻滞剂应尽量减缓滴注速度,严密监测血压变化。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脑梗死创伤后成长干预模型的心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建立心理干预小组:心理干预小组由具有丰富工作经验与良好沟通能力的护士及2名以上高级医师组成,由内科专家对小组进行培训。②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在了解患者文化程度、性格、家庭状况、职业等基本资料后进行针对性谈心,2次/周,30 min/次,通过站在患者角度理解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并取得信任,通过语言和行为鼓励患者,分析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讲解心理问题可能对身体与预后造成的影响,帮助患者积极调整心态。③认知干预:由诊疗医师与心理医师联合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内容应依据患者治疗进度及基本资料制定,向患者讲述脑梗死临床表现、病因、诊疗方案、危险因素等知识,帮助患者改变不良认知,使患者充分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并保持良好适应性行为。④社会支持干预:要求患者家属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诉求并满足其合理要求,使患者可充分倾诉及宣泄以获得社会支持;安排相同疾病患者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便于患者进行分享、宣泄。两组均连续护理1个月。
1.4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①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测定心理弹性,分为坚韧、自强、乐观3个维度,量表满分100分,评分越高则患者心理弹性越高。②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测定应对方式,分为面对、回避及屈服3个分量表,共20个条目,各条目满分4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越倾向于该应对方式。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心理弹性评分护理1个月后,两组的心理弹性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心理弹性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的心理弹性评分比较(±s,分)
?
2.2 应对方式评分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及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应对方式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的应对方式评分比较(±s,分)
时间 n n 面对 回避 屈服护理前 观察组 53 17.22±1.97 16.01±1.72 12.51±1.15对照组 47 17.25±1.96 15.94±1.68 12.43±1.17 t 0.076 0.205 0.344 P 0.939 0.838 0.731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 53 23.51±1.47 11.72±1.58 9.47±1.16对照组 47 17.16±1.84 15.24±1.32 12.38±1.08 t 19.161 12.003 12.931 P 0.000 0.000 0.000
由于脑梗死患者发病后会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心理会发生较大变化,且这些改变是影响病情治疗及预后成果的直接因素,而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工作一直都是近年来医学界讨论的热点。常规护理工作虽能从饮食护理、防窒息护理、肢体功能护理及用药护理4方面出发确保患者呼吸通畅,甚至也能通过控制溶栓抗凝药剂量及扩血管药滴注速度来确保患者生理健康,但却无法给予患者心理层面干预,改变其心理状态[4]。因此,探索一种更为有效、合理、优质的护理方案非常有必要。
创伤后成长这一概念本身就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其承认了当事人本身就具备从创伤与苦痛中自我恢复、自我痊愈、自我成长的力量,认为成长的激发有赖于个体自身内在信念体系(自我心理能力)的改变。因此,以该种能力作为基础,多角度、多途径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可能是促进个体心理及行为恢复健康的有利渠道。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1个月后,两组的心理弹性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的心理弹性、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及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脑梗死创伤后采用成长干预模型的心理干预效果确切,可增强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并帮助患者以积极心态面对疾病。究其原因在于:心理干预从心理、认知、社会支持等方面出发,通过分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从源头上打消患者顾虑;通过宣教负性心理问题产生的不良影响,使患者认识到心理问题的严重性,进一步调整患者心态并促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可改变患者不良认知,促进其敢于面对疾病,从而增强其心理弹性[5-6];通过鼓励家属与患者多交流沟通,可使患者倾诉内心忧虑,提升其配合护理工作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基于脑梗死创伤后成长干预模型的心理干预效果确切,可增强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并帮助患者以积极心态面对疾病,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