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谱CT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1-08-07 05:31冯渭昌庄伟雄黄文飞唐庆健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7期
关键词:能谱斜率恶性

冯渭昌,庄伟雄,黄文飞,唐庆健

(云浮市人民医院 放射科,广东 云浮 527300)

甲状腺结节临床十分常见,是指甲状腺内形成肿块,会伴随吞咽行为上下移动,炎症、退行性病变、自身免疫改变等均会诱发甲状腺结节,结节数量可单发,亦可多发。根据结节性质可分为良性与恶性,早期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对选择治疗方法、改善预后均有重要意义[1]。目前临床多以影像学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但容易存在误诊、漏诊情况。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能谱CT技术逐渐成熟,其通过单能量成像、物质分离等鉴别结节性质,为临床提供支持[2]。本研究探讨能谱CT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4例,女21例;年龄24~77岁,平均(45.9±1.4)岁;病理诊断:良性结节35例,恶性结节20例。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非甲状腺疾病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3例,女22例;年龄26~74岁,平均(44.1±1.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使用GE Discovery CT750 HD型CT仪开展检查,采取GSI单能量模式扫描,扫描范围控制在颈部。设备运行时电压选择高低能量模式(140 kVP、80 kVP);管电流选择自动调节模式,以0.5 ms切换,且球管的转速控制在0.8 s,螺距设定为0.984∶1。扫描时设定层厚5 mm、层间距5 mm,扫描范围从下颌开始,直至纵膈上缘结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展增强扫描,经肘窝静脉穿刺,选择碘海醇作为造影剂,制剂浓度调整至300 g/L,以双筒高压注射器匀速给药,速率控制在3~4.5 m L/s,给药总剂量为90 m L,其中动脉期扫描时间为25 s,中间间隔30 s,静脉期扫描时间为55 s。获取相应影像后,选择标准算法对常规混合能量影像实施重建,此时处理过程中设置图像层厚1.25 mm、层间距1.25 mm,重建后影像传输至工作站,使用GSI配套软件进行查看和进一步处理。影像处理时需启动能谱分析软件,在单能量、碘基图像的基础上选择肿瘤最大层面,在平扫期、动脉期图像内选择ROI,要求所选择的图像面积应为实际病灶的2/3。在获取碘浓度图像时应规避囊变组织、钙化病灶、大血管等造成的伪影,共需测量3次碘浓度,取平均值为最终数据。分别选择60 keV、120 keV作为参考点,绘制能量衰减曲线,对曲谱曲线图的斜度进行估算。实际观察和评估时应选择至少两名放射科高职称医师,要求其具备5年及以上的临床工作经验,每名医师均需独立阅片,在评估结果一致时作出诊断。当评估结果不一致时,需采取集中讨论方式,最终得出统一的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检测两组患者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碘浓度,同时避开伪影、坏死、钙化等面积,计算能谱曲线斜率;另外分析良恶性结节患者的碘浓度、曲线斜率。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碘浓度、曲线斜率比较观察组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的碘浓度、曲线斜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碘浓度、曲线斜率比较(±s)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碘浓度、曲线斜率比较(±s)

?

2.2 良恶性结节患者的碘浓度、曲线斜率比较恶性结节患者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的碘浓度、曲线斜率均低于良性结节患者 (P<0.05)。见表2。

表2 良恶性结节患者碘浓度、曲线斜率比较(±s)

表2 良恶性结节患者碘浓度、曲线斜率比较(±s)

组别 n 碘浓度(100μg/m L) 曲线斜率平扫期 动脉期 静脉期 平扫期 动脉期 静脉期恶性结节 20 6.56±1.02 8.55±1.03 16.01±2.95 0.44±0.03 0.71±0.15 1.00±0.14良性结节 35 8.05±1.01 10.05±1.04 19.55±2.93 0.71±0.05 0.99±0.14 1.33±0.15 t 5.244 5.163 4.300 21.946 6.953 8.036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属于甲状腺组织常见病症,根据发病人群所处地缘条件不同可分为地方性和散发性,其中地方性病症是由于该地区人口长期处于碘元素摄入不足条件下,甲状腺素合成量明显下降,甲状腺组织因失代偿导致肿大,或部分地区存在家族遗传性的甲状腺刺激性抗体,也会造成甲状腺结节。根据病程不同则可分为弥漫增生期、胶质贮存期、结节期[3],其中前两个阶段均表现为单纯性肿大,病灶内并无结节出现,直至结节期后才会出现不规则的结节,即该阶段患者为甲状腺结节。

通常情况下甲状腺结节为多发型,结节大小并不均等,结节表面可由完整包膜,边缘清晰可见,也可能存在不完整包膜,如结节形成时间相对较早,则其表面呈完全无包膜状态,边缘模糊。在显微镜细胞学观察下,根据结节外观不同可分为胶质型、腺瘤样、混合型。其中胶质型结节大多直接由滤泡膨大后形成,且内部充满胶质类物质,该类结节边缘通常较为清晰;腺瘤样结节则是由于滤泡表皮增生所产生,且根据表皮自身成熟度的差异可细分为胚胎性和胎儿性两类[4];混合型结节则是同时存在上述两种结节。三种类型结节均可能导致甲状腺组织内出血,或发生腺体坏死,进一步形成囊性结节或囊腔结构。当囊壁滤泡表皮发生增生后,其增生组织有较高几率向内侧突出,继而形成囊壁结节,该结节在镜检下难以与腺瘤结节进行区分。研究[5]表明,甲状腺结节通常多见于40岁以下群体,且近年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其中良性结节的治疗难度和复发率相对较低,而恶性结节则有较高几率癌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同时,患者临床良恶性诊断也关系到临床医生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如诊断失误很可能造成病情延误,甚至使甲状腺癌变结节发生转移,侵犯周围健康组织。

影像学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属于无创手段之一,但普通的影像学技术很难分辨良恶性情况。能谱CT改变了传统影像学检查方式,其主要借助对碘基图的定量分析,进而评估甲状腺结节的具体情况,使良恶性判断更加准确[6]。健康的甲状腺组织内密度相对较高,其碘浓度和CT值呈正相关。由于甲状腺组织的生理特点,其对碘的摄取能力较高,加之内部拥有丰富的血管组织,当注射大量碘剂后通常会被正常吸收。而病变后的甲状腺生理代谢功能下降,此时其碘摄取能力、储存能力均会大幅度下降,由此即可判断病症是否发生及具体程度[7]。而普通CT诊断甲状腺结节则大多是借助钙化、囊变等程度进行判断,但针对部分病灶较小或病症不典型的患者诊断时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能谱CT不仅成像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而且检查时可获得大量的影像数据,因此可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为病症的评估提供更多参考[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的碘浓度、曲线斜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恶性结节患者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的碘浓度、曲线斜率明显低于良性结节患者(P<0.05)。

综上所述,能谱CT可用于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能谱斜率恶性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能谱CT成像定量分析在评估肺癌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中的应用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巧甩直线斜率公式解数学题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
溴化镧探测器γ能谱本底扣除方法探讨
扫描电镜能谱法分析纸张的不均匀性
扫描电镜能谱法分析纸张的不均匀性
提高HFETR局部快中子注量率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