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馥薇
何为闽台文化?我想,这应是和区域划分相关的。福建和台湾在地域上相近,两地的人文、地理、气候也相近,所以在文化上统称为“闽台文化”,就如齐鲁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等。大学时期,学校每逢暑假、寒假,都会组织学生前往各个线路,通过阅读《论语译注》《楚辞》等,感受祖国的壮丽河山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从那时之起,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争取前往。在这过程中,我很享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前人流传下来的智慧与手艺。这些留给我的,有震撼、有敬佩,也能让我感受各地不同的美景、历史和文化,扩宽我的眼界。因此,我很感谢第四届海峡两岸青年共享阅读季的主办方,在离开校园后,让我还能和大家阅读同一本书,一同探寻其中的文化。
我们前往了漳州龙人古琴文化村和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这是一次有书香和琴音交织相融的“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活动。因为近一年来的艰难处境,我毫不犹豫地决定参与,去感受自然和文化。潺潺流水、悠悠琴音、郁郁古树,我想,这是一次放空灵魂、治愈心灵的好机会。
最先吸引到我的是“琴学启蒙课程”。从小,我们就经常听到“琴、棋、书、画”四个字,但日常中比较能接触到的就只有弈棋、写字和绘画。学生时期,我便有听过“高山流水、伯牙子期”的故事,于是,古琴那浑厚、坚定又洪亮的琴音似乎縈绕在心中。我对古琴的神秘充满了向往,前人究竟是如何用智慧、用怎样的手艺制出古琴的?
从龙人书院的老师们对古琴文化、发展的讲解与介绍,到参观斫琴工艺展示厅、百琴堂、滕派蝶画等,我了解到一床古琴需要经历七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后来,我们又参观了斫制古琴全过程的上百道工序。目睹那一道道复杂的工序,我更加敬佩前人的智慧与手艺,这也说明了每一床手工古琴都来之不易。
琴学启蒙课程中,从看谱、基础指法、再到简单地弹拨《登鹳雀楼》,每一弦、每一弄、每一音都更加震撼我的心,我才理解了何为“余音绕梁”。正是每一声琴音都耐人寻味,虽练得手指疼、发麻,但是古琴音的韵味使我欲罢不能。再次感谢此次活动的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及各合作单位,让我们两岸青年有探寻、认识和学习的机会。
希望将来还有这样的机会,能够再次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