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艳艳 李爱香 李明洋
摘 要: 潍坊本地非遗文化绚丽多彩,具有厚重的传统底蕴,将潍坊区域非遗项目引入专业课程体系,融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开设“民艺鉴赏与文创设计”等通识课程普及非遗文化、开设“民艺鉴赏与制作”等专业拓展课程传承非遗文化、改革“视觉特效设计”等专业课程体系置入非遗文创主题项目,创新非遗文化,从而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在跟随非遗传承人的传授、针对非遗文化的创新设计过程中,强化青年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知,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共同培养具有非遗传承创新素质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助力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培养。
关键词: 非遗 创新 课程 实践
一、研究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齐鲁民艺,即齐鲁民间艺术(以下简称“民艺”),是一种民间造型艺术,包括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纵观我国各级非遗名录,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民间艺术皆已占据绝对优势。传统民艺是由各地方民间文化财富不断积累而来的,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不乏与教育融合与碰撞的经典案例:从英国出台政策,确保英国学生自幼儿园教育到大学教育过程中均可获得非遺文化特色课程的学习,到近几年我国非遗文化基地、非遗工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从国外到国内,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各级在非遗文化与学校教育融合上的努力。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同样提出:“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由此可见,非遗文化教育将是一项持续性的深层次融合的高标准任务,是高职院校教育实践的重要方向。
着眼于潍坊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从潍坊风筝到木版年画再到高密扑灰年画,从诸城派古琴到高密剪纸再到核雕刺绣,从秃尾巴老李传说到柳毅传说再到公冶长传说,从昌邑小章竹马到高密的秧歌再到青州花键,一系列非遗文化带给我们对于当地厚重文化底蕴的震撼之感。非遗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文脉,诸上所述等非遗特色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特有的非遗背景。在潍坊非遗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非遗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之一,在建设非遗专业、开发非遗课程等方面发挥出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潍坊本地非遗传承与创新延展中,数媒艺术专业的传承载体作用是得天独厚的。省市校三级平台已经将数字媒体艺术的知识普及、作品创作作为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省市、学校将非遗文化作为提升人们非遗文化认同感及重塑人们本土价值观的一项强力抓手,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非遗文化生存空间、传承空间都将越来越宽广,正是潍坊非遗文化乃至全国传统非遗文化传承发展新的契机。可见,潍坊非遗文化背景下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开发实践具有现实性的研究价值。
二、非遗文化融入数媒设计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自2017年,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基于齐鲁民艺传承创新平台,结合潍坊区域产业和本专业发展特色,开始将非遗文化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逐步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非遗文化课程体系。基于山东省齐鲁守艺人传统民艺传承创新平台、潍坊市数字创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级创新创意工作坊和非遗大师工作室为主要研究平台,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为载体,实践齐鲁民艺在高职数媒专业群教学实践中的传承创新途径,传承非遗、民间艺术文化,培养传承人(指具备较为熟练讲授非遗知识或制作、设计非遗作品能力的教师、学生、社会人士),助力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培养。
专业形成“通识强认识,拓展塑兴趣,核心重创新”的多层次、重内涵、有持续的课程建设思路,逐步构建“通识课程普及非遗知识,专业拓展课程研习技术技艺、专业核心课程实现创新传承”的多层次、立体化高职数媒专业群课程体系架构,并借助网络、数字化技术,以现代职教课程、微课、MOOC等形式呈现,逐步建成集传承、创新于一体,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呈现方式的非遗课程群。
(一)“非遗”通识课程的开发
通识强认识。根据职业教育特色和区域产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将区域非遗文化、民间艺术纳入通识课程,普及非遗知识。为了使潍坊非遗文化在融入高职教育的过程中真正深化为融入课程、融入课堂和融入教学资源,深入青年大学生的内心,激发青年一代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在学院开设全院选修课程“民艺鉴赏与文创设计”进行非遗文化普及教育,通识课程教学主要涉及年画、剪纸、烙画、泥塑四个“非遗”艺术形式及相关文创产品。在全院公共选修课中实施鉴赏、体验教学,锻炼青年大学生的技艺动手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和非遗审美能力,使其认识到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内涵,提高文化素养,增强爱护当地“非遗文化”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全院选修课程“民艺鉴赏与文创设计”根据四类潍坊代表性民艺类型作为课程设计基础,以学生“看”“听”“赏”“说”四个方面的鉴赏与提升作为课程设计的主体结构,多维度多方式强化非遗文化在高职学生中的普及效果,在锻炼学生认识非遗、了解非遗、接触非遗及创意非遗等方面发挥夯实认识基础的重要作用。
(二)“非遗”专业拓展课程的开发
拓展塑兴趣。在全院开设选修课程“民艺鉴赏与文创设计”的同时,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以“民艺鉴赏与制作”为主的专业拓展课程,在专业学习的同时,专门设置“非遗”兴趣课程。拓展课程作为专业学生研习技术技艺的主要平台,课程以邀请非遗传承人、技能大师走入课堂,讲授技艺为主,结合学生动手制作、指导教师辅学指导提升学生技术技艺水平,实践对非遗文化的认识与创新。
专业拓展课堂邀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密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齐秀花、杨家埠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杨志滨、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彩绘代表性传承人邓文峰等多位高水平手工艺人现场传授专业技术技艺,学生现场体验,提高了学习兴趣与学习欲望,激发了创作情怀。
(三)“非遗”融入专业核心课程的革新
核心重创新。在专业核心课程中甄选合适的课程融入非遗文化,建设以非遗创新为特色的“包装设计”“品牌视觉设计”“视觉特效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探索融入非遗文化的课程建设和项目实战,通过专业应用创新非遗文化。
以“品牌视觉设计”课程为例,课程设计以项目实战为主要内容,实战项目为非遗文创主题,结合通识课、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范畴,相应设置“剪纸主题”“年画主题”“烙画主题”“泥塑主题”和“城市印象主题”等多种文创主题,学生自主选择主题,自由搭建设计小组。课程以团队协作方式展开项目的设计实践,设计实践分四阶段进行基于项目工作过程的阶段考核,每一阶段均设置相应设计任务,针对设计内容设置阶段考核,项目完成进行验收。下图为课程设计中项目工作过程图:
课程授课以非遗文创优秀案例引入,以非遗项目主题选择确定各小组任务分工,以自主选择的项目任务驱动课程教学,注重与专业结合、与非遗融合,项目实战过程,有教师、小组、企业多方评价主体参与,确保设计创新的可行性和內涵提升,项目验收即为设计创新成果展示汇报,通过以企业为主、教师、小组参与的方式进行创新转化的成果评价,确保文创创新的内涵与层次经得住考验。评价选出优秀作品,代表专业参与专业设计赛事并获得第八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等设计奖项,助力齐鲁工匠后备人才的培养,传承创新当地非遗文化。优秀学生案例上传资源平台展示,作为优秀创新案例充实下一轮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持续性创新,力求专业的设计创新实现“活态”传承。
三、结果
潍坊非遗文化背景下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开发实践与探索,初步构建“通识课程普及非遗知识,专业拓展课程研习技术技艺、专业核心课程实现创新传承”的多层次、立体化高职数媒专业群课程体系架构,发挥数字艺术优势,开发现代职教课程、微课、MOOC等形式课程,逐步建成集传承、创新于一体,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呈现方式的非遗课程群。在这一过程中,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与潍坊非遗文化深度融合,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专业区域特色加强。学生专业技能、民艺技能、现代“工匠精神”化的职业素养得到了提高,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为专业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Z].2017-01.
[2]李爱香,李明洋.“互联网+”视域下齐鲁守艺人传统民艺传承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开发[J].教育现代化,2019,6(81):313-314.
[3]乔晓光.守望“民间美术”的文脉[N].中国艺术报,2015-02-13(007).
项目来源: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齐鲁守艺人传统民艺传承创新平台”资助,属于其阶段性研究成果;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资助项目:基于齐鲁民艺传承创新平台的高职数字媒体专业群非遗文化育人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9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