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霖
摘 要: 在中学语文新课改背景下探讨高校文学课堂例文模仿法的作用,是由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性质决定的,大学的文学教育越成功,学生的文学素养越高,越能胜任将来的中学语文教学,有必要以中学语文新课改的课程标准要求作为高校文学课堂教学改革标准之一。本文讨论了例文模仿法在文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通过在教学中贯彻落实范文、范式、范型和范例“四范”分析要素,加强学生对这四个要素的理解和把握,帮助学生将之有效运用于写作各个环节,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中学语文新课改 例文模仿法 文学课堂
之所以在中学语文新课改背景下探讨高校文学课堂例文模仿法的作用,是因为中学语文教学与大学文学教学关系密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主要就职去向是教师。师范院校就不必说了,很多综合性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办学基本是向师范专业靠拢的。作为培养未来语文教师的后备基地,高校文学课堂直接影响中学语文课堂,中学语文教学是否有成效在大学文学课堂上有一定程度的体现,两者形成生生相息的关系。归根结底,后者对前者起制约作用,高校文学课堂教学的低效将会大大降低中学语文教师的质量,降低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在影响中学语文教学的诸要素中,教师的写作能力是教师教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要下水作文,给学生做示范,在中学语文新课改背景下探讨高校文学课堂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仅重要,还很必要,下面就此展开深入分析。
一、中学语文新课改课程标准解读
为培养现代社会公民的良好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我国从2001年开始在基础教育领域实施新课程改革。这一轮新课改涉及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等方面。为了使这一轮新课改能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持续发展,我国教育部专门颁布了基础教育领域的国家课程标准(2001),语文学科的新程标准是其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2001年颁布的课程标准简称“01版”。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新课改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变革与发展,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逐渐深入人心。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试验与探索发现,新课改总的方向是正确的,但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经过多方征询后,教育部在2011年颁布了新一轮语文学科课程标准,以指导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发展,简称“11版”。
“11版”基本保留了“01版”的框架,但在概念上进行了更细节的补充。如在课程性质的描述方面,除了继续“01版”的“一个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与“两个基础”——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和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之外,对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更具体的规定和补充,如“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可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显然,这两处调整是对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细化,就工具性而言,“11版”把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即写作能力放在首位,就人文性而言,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放在首位。这种细化属于正本清源、由表及里的教育回归,因为传统文化是民族和个人的安身之本,失去文化之根的维系,整个教育将会失重。让学生最终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因为写作是学生综合素質的体现,学生较高写作能力的获得必须依赖于个体的知识结构、情感结构和思维结构,是一个彼此联络的网络,需要教师在长期语文教学中从这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
语文实践能力与学生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形成的整体把握能力同源同流。总之,语文教育改革的总体方向是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有意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写作作为语言运用最重要的方式,在语文教改中的地位得以凸显。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实践(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是检验语文学科的主要标准,可以说,评价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尺度是学生的写作水平。无论是在中学语文课堂,还是在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课课堂,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都应当是教学的重中之重。由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性质,学生写作能力的获得为将来进行高质量的中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打下坚实基础,可以帮助学生成为教师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建构教学模型,提高教学质量。
二、例文模仿法:高校文学课堂学生写作能力培养路径
在各种有关写作的论著和教材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原理、规律、策略、方法、体系等,对指导写作确实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但总体观之,最有效的经验来自传统,那些经过千百年的实践而积累下来的作文之道,简称为模仿例文法,即通过教学中的作品赏析,给学生以具体可行的写作模仿途径,在不断模仿中逐渐掌握写作技巧,最终走向自我创造。
(一)例文模仿法的内涵探源
模仿例文法实则是古人多读多写、以读促写的再现。朱熹曾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文。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1](321)欧阳修认为好文章“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2](321)。唐彪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同化,不知是人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读文之时,实有所得,则作文之时,自然有凭藉矣。”[3](321)
现代很多作家如鲁迅、郁达夫、茅盾等都以自己的创作实践证明这一点。鲁迅曾在《答北斗杂志社问》《我怎么做起小说来》等文章中不止一次强调他的小说写法主要受到100多篇外国小说的影响,说“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4](493),郁达夫认为“要练技巧,另外也无别法,多读多想多写之后,大约技巧总会有一点长进的”[5](322)。可见古今都重视例文在写作中的作用,这种以例文为基础的模仿—创造符合个体主观学习的直观性原则和迁移原理,使学生在对例文的自主学习和体悟中发现该文的独特表达样式,巩固原有的认知图式,并不断催生新的认知图式,最终完成知识和能力的双重迁移。那么如何在文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模仿例文法呢?归纳起来就是开掘好四个“范”。
(二)例文模仿法在大学文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例文模仿法之所以能在大学文学课堂教学中实践,是因为两者的根基是一样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课的教学以具体作品的讲授为主,然后以点带面,串联起整个文学史的结构。由于本科学生知识水平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倾向于作品的传授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与写作训练提倡的例文模仿法自然暗合,两者都致力于文本的研读,从中寻求可供借鉴的经验。将例文模仿法与文学课教学相结合,可以有效避免教师过多地进行知识性的传习,而将课堂教学重点主动放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上。要很好地实践例文模仿法,需要在文学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入把握文学作品的四个“范”,即范文、范式、范型和范例。
1.范文。这里的“范文”不是指一般性的阅读文章,而是指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适当的、包摄性广、最稳定和最清晰的引导性材料。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有意义学习的理论,认为为了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可采取“先行组织者”的学习策略,核心是给学生提供前述的引导性材料,让学生确立学习方向,把学习者的注意力引向最主要的学习内容。这是典型的定点式学习,目标性非常强。写作可以在某一先行观念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只有在具体观念的指导下,写作练习才可以见成效。写作教学完全可以实施这种“先行组织者”的学习策略,作为“模仿—创造”写法体系中的“范文”,无疑具有上述先行组织者的性质。
范文的选择遵循精和广的原则。精指的是名篇佳作,课堂教学中師生研读的文章必须具有某方面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在文学史上已有公论的作品为首选。精的另一层含义是指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选择地读某一类型的“范文性”的文本,在对这类文本的不断研习中,获得关于此类作品的写作经验,从而用于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广指的是文学体裁的覆盖面和系统性,涉及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在学习每种体裁时,可以将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和风格的作品并置,进行关联式和比较式阅读,从中提炼文学的共性和个性。
2.范式。指范文的表达样式向写作的转化,前提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范文中存在可供学习者学习、效仿的表达形式,称之为表达范式。这种表达范式在成功的文学作品中都存在,王国维称其为“秘秒”,歌德称之为“形式的秘密”,这里的形式指的是最具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段、表现手法,可称之为“最具有表现力的选择法则”,呈现为庞大的体系。如以小说为例,有情节、人物、环境、细节、叙述的种种方式、描写的种种手法等,就一切文字而言有章法、句法、修辞等。隐藏在文本中,需要学习者深入其中反复揣摩和教师的具体分析才会发现。阅读者一旦豁然开朗,则可能在头脑中留下鲜活深刻的印象,在写作时会下意识地直接仿效,这也是优秀作品的文学解读转化为写作的“奥秘”。大学文学课的课堂教学,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世界,尽力挖掘每篇例文的“形式的秘密”。如《岳阳楼记》中的转折结构,《过秦论》中的“翻转”手法,《阿Q正传》中的白描与反讽,《项链》中的埋扣子笔法,《荷花淀》中贴着人物走的对话艺术等。优秀读物的表达范式向写作的转换,并非意味着原样复制,首先要重视的是具体的模仿性。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师的解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形成良性互动,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必要途径。
3.范型。指优秀读物的内涵范型向写作的转化。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凝聚着人类文化史和民族文化史的各种现象,涉及思想的、道德的、哲学的、美学的、情感的、认知的,这就是“范型”。当然不同的读者面对相同的作品、相同的人物时产生的体验不会完全相同,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有的人认为她性格尖酸刻薄小心眼爱作,有的人认为她风流有才孤标傲世,有的人认为她超凡脱俗命运不济。不管怎样不同的体验,林黛玉作为范型的意义,就在于她具有比较稳定的内涵与特质,即她的病弱、多疑、才华和目下无尘的心性,彼此之间连成一体,不可偏废,使得她区别于大观园中的其他女性。《红楼梦》的杰出艺术成就在于曹雪芹不仅贡献了林黛玉这样的范型,而且活动在书中的各种女性几乎都能成为某种“范型”。这样的范型不仅表现为人物,还表现为小说呈现出来的道德、美学、哲学等多重形态。由此可见,范型是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具有某种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意义,有时是某种认同度很高的共识。文学课堂上师生共同进行的文本研究就是努力寻找这种意义和共识,即范型。
种种相对的共识和意义成为范型向写作转化的前提条件。掌握了这些范型之后,在写作实践中,既可以采用这种范型,又可以对之进行创造,给人带来既熟悉又新鲜的感受。在阅读中,发现、“造就”的范型越多,不仅会极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更容易向写作转化,形成读写的良性循环。同时,范型也是观察、认识、分析、思考客观世界的独特武器。因为范型涉及的是作品的思想、意蕴、情感、人物、情节、环境、氛围等,在文学课堂上,将对作品范型的分析与写作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必要之途。
4.范例。指阅读中知悉、掌握的有意义有价值的知识、数据、信息、生动的故事、独特的案例,以及大量的名言警句、成语熟语等。它们不一定是范型,但如能在写作中恰当运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起到范例的作用。尤其当这些范例不被读者所熟悉时,它的新奇性更吸引读者。文学课的教学实则是引导学生选择积累这些范例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辨别、提取、分析这些典型性案例,让学生的印象鲜明,从而储存在记忆中,等到写作的时候记忆中的案例会自然而然地跳出来。良好的阅读习惯包含对范例累积和记忆的自觉。教师在文学课堂教学中应以特定的作品为练习,示意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这种习惯。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并不限于例文模仿法,但例文模仿法适用于课堂,可以与文学作品的鉴赏教学同步进行,事半功倍。本文的全部论述试在说明:大学文学课教学不能只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还必须扣住这四个“范”,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写作作为语文素质的最高体现,无论在大学还是中学语文课堂中,都是最终极的教学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师范类专业,承担着培养中学语文教师的重任,教师的能力与素质决定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国家颁布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不仅适用于中学的语文教学,还应成为大学文学课堂教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朱熹.朱子语录[A].赖瑞云.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汤云孙,辑.东坡志林[A].赖瑞云.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唐彪.读书作文谱[A].赖瑞云.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5]郁达夫.再来谈一次创造经验[A].赖瑞云.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类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编号:HNKCSZ-2020-0532)和怀化学院教改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当代文学类课程对接中学语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20020)的结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