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 陈铭
摘 要: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一线人员,担任多重角色和身份。在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中,明确身份角色定位,采用合适的语用身份开展工作,可以取得好的实际效果。本文以辅导员在工作中出现的语用身份类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构建合理的话语模式,为辅导员今后的培训工作等提供帮助。
关键词: 辅导员 辅导员身份 语用身份
1.引言
我国高校实行的辅导员制度由来已久,1961年,党中央在庐山会议上出台专门文件,提出在各高校设立专职辅导员,并得到实施;1978年,国家教委出台文件,在高校恢复辅导员制度,因“文化大革命”期间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包括辅导员)转岗严重,以专业教师兼职为主担任政治辅导员。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水平的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进一步拓展和明确,成为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聚焦辅导员身份构建的研究,本文从语用身份的视角,考察研究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通过谈话构建身份的问题,为辅导员构建合适的身份及工作话语提供策略。
2.研究背景
2.1“单一身份说”与“双重身份说”
关于辅导员的身份研究课题,目前有大量研究涉及。从研究角度来看主要有单一身份说和双重身份说。单一身份说认为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是做好政治工作,组织好学生的政治学习,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这一说法更适用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辅导员队伍的构成以“双肩挑”的兼职为主,专职为辅。这一时期的辅导员岗位还不能完全称之为职业群,将其描述为一个因工作需要而临时设立的岗位更合适,其角色定位以“政治领路人”的单一身份为主。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第16号文件,提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研究和制定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具体意见,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06年7月教育部下发《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简称24号令),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出了更具体细化的规定,提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的双重身份进一步明确,作为教师,是学生的教育者,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作为行政管理干部,是学院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管理者,承担所有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2.2“多重身份说”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辅导员工作制度及职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较多学者认为辅导员在高校的日常运转中扮演管理者、教育者、服务者等多种角色。有的学者认为,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路人,是生活上的人生导师,是大学生的知心朋友。有学者认为辅导员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咨询师,是毕业生职业规划的指导师,更是专业学习上的辅导师。还有学者从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出发将辅导员比做行为管理员、业务教师、危机干预者等。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的职业范畴其实很难明确规定,但凡与学生相关的所有事务都可以算是辅导员的工作范畴。“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就是对辅导员工作状态的贴切描述。如此工作状态,会带来工作职责不清、职业归属感模糊、职业前景不明确等问题。
2.3语用身份
随着传播学、语用学等学科的发展和兴起,人们对于身份这个词有了全新的理解。袁周敏、陈新仁在Tracy(2002)话语实践类型的基础上,曾经提出言语行为是构建语用身份话语实践类型的分析框架之一。身份可以通过采用的话语方式构建。人们在交际时使用的话语类型和身份之间具有交互关系,身份不是固定不变的,身份的构建具有目的性和修辞性。我们可以通过言语行为帮助构建特定的身份,身份可以影响话语行为的实施作用。如果我们在研究中更多地关注辅导员在具体工作中如何利用语言构建身份的问题,并且利用构建的身份在工作中履行多重角色的职责,那么可以尝试构建一个通用模型,以便后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和推广,帮助辅导员提高实际工作效率。
利用话语研究辅导员的工作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比如:任云曾指出,与学生个别谈话是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中普遍运用的一个重要方法。探讨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话时应该坚持的原则和运用的技巧,对于辅导员更好地做好学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杨智远提出语言是辅导员工作中使用最普遍的工具,也是辅导员工作的有力武器,语言艺术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有特殊的地位。语言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有效途径。
3.辅导员的语用身份类型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每個辅导员都具有多元的社会身份,比如中国公民、某市市民、高校思政辅导员、家庭成员等,各种身份在相应的语境下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只有在语境中被激活的身份才是影响当前话语的身份。这种在会话进程中展现的动态在线身份可以定义为语用身份。个别谈话是辅导员开展日常工作较普遍的工作方式之一,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在谈话中辅导员有意或者无意选用的语用身份,会直接影响谈话的效果、具体问题的解决成效及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课题组根据辅导员和学生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差异性,将辅导员的语用身份分为以下类型:
3.1辅导员主导下的语用身份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各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从这个角度来看,在辅导员主导的语用环境中,思想引领者、规章制度执行者、学业情况监督者、生活习惯规范者是辅导员主要扮演的角色。学生服务过程包括:新生入学适应期的教育、综合测评评奖评优、违反校纪校规的处分教育、毕业生文明离校等环节。在这种语用身份下,辅导员通常采用指令性的命令、质疑等特定类型的话语体系,建立权威型身份,突出自己的权威地位,快速建立威信,让学生迅速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底线思维,为大学的学习生活保驾护航。
3.2学生主导下的语用身份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由于管理模式、社会角色不同,辅导员始终处于强势的地位,学生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在实际交流中,容易造成师生双方在话语上的不平等性,导致学生的反感和抵触,不利于师生的正常交际。辅导员在某些工作情境中应当尽量使用低量值的情态表达,给学生选择的余地与合理表达诉求的机会。在以学生为主导的语用环境中,辅导员主要扮演的角色为倾听者、帮助者、解惑者,是朋友、伙伴甚至是知己。当学生遇到人生困惑、出现情绪波动引发心理隐患时,辅导员是否可以“俯下身子”做合格的倾听者,像朋友一般认真耐心地倾听学生的述说,解学生之所难,享学生之所乐显得尤为重要。在倾听学生的过程中,采用一些“亲切型”的肢体语言,如面带微笑、身体前倾、点头示意等,可以让学生在谈心谈话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敞开心扉。在“平等原则”和“尊重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谈心谈话与学生建立亲子型身份。在这种模式下应当注意尽量避免使用会使人产生压迫感的高量值情态表达词,如“应当”“必须”等;可以通过采用问候、赞美、请求、感谢等言语行为缩小双方的距离感,营造和谐友好的轻松氛围,增强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信任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辅导员在真心实意地帮自己解决问题,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3.3师生合作下的语用身份
这是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语用身份构建的终极目标。在这种语用环境下,无论是日常管理工作,还是特殊事件处理,师生双方始终保持理解、信任的和谐关系,辅导员兼顾帮助者、倾听者、同情者、引导者、管理者等多重身份,师生之间成为彼此信赖的伙伴。在实际工作中,学生与辅导员相互配合,工作之余成为知心朋友,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就是灵活调整、应用语用身份后的结果。在这种语用身份下,輔导员可以采用分享个人兴趣爱好、成长经历、情感历程等偏私人性的话题缩小心理距离,减小学生心理压力及削弱学生的戒备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共情共感,形成同伴型身份。
4.结语
辅导员语用身份构建研究,是与以往研究策略截然不同的研究方法,它聚焦于辅导员与学生沟通交流话语使用的微观层面。可以发现,在不同的语境下,辅导员利用不同的言语行为形成所需的特质、品格和态度,构建不同的语用身份。在各个工作场景中,多种语用身份并存或者交替出现,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言语行为的实施和语用身份的构建,是为了动态满足各项工作内容、对象、目标等因素,最大限度地达到理想的教育及管理效果。“好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六月寒”,语言艺术自古就吸引文人墨客品味琢磨。在辅导员的实际工作环节中,突出语言艺术,构建合情合理的语用身份,必将有助于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王成.浅谈辅导员的历史嬗变与当代角色定位[J].亚太教育,2015(5).
[2]赵磊.对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再认识[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校研究版),2011(1).
[3]陈新仁.语用身份:动态选择与话语构建[J].外语研究,2013(4).
[4]陈新仁.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与交际研究[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陈静.辅导员亲属类身份定位现象与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1).
[6]陈静.语用身份:辅导员身份研究的新视角[J].江苏高教,2017(12).
[7]陈勇,朱平.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的现实与未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0).
[8]杨光.辅导员职业文化视角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8(14).
[9]唐文红.浅析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策执行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6(12).
[10]曾宁,苑晓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科学化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3).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社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9SJB1576);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SJCX 20_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