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明
摘 要: “双高计划”,继承和延续了示范校、优质校的“优质化”理念。集中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可带动整个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要紧扣“双高计划”提出的改革任务,建设高职院校 “优质文化”。一是吸收世界上的先进文化,在职业教育交流中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在校企合作中提升文化包容度。二是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发展创新文化,汇聚校内各种资源,形成院校特色文化。通过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不断“优质化”,努力提升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层次和品质。
关键词: 优质高职院校 优质文化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为推动高职教育发展,国家先后实施了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和三年创新行动计划,并认定了一批国家优质高职院校。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发布后,教育部、财政部紧锣密鼓地推出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即“双高计划”,明确了十项改革发展任务, 具体包括1个加强、4个打造和5个提升, 即:加强党的建设;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高水平专业群、高水平双师队伍;提升校企合作、服务发展、学校治理、信息化、国际化的水平。整体来看,“双高计划”继承和延续了高职教育的“优质化”“特色化”“国际化”的建设理念,意图在高职教育的“高原”上造“高峰”,建设一批具有世界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优质高职院校。高职院校的“优质化”,是我国高职院校从外延式发展走向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本目的是扩大优质高职教育资源,满足人们对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的需求。“优质高职院校”作为一种发展愿景,是高職院校各个方面不断“优质化”的过程,包括高职院校文化的“优质化”。没有优质的高职院校文化,很难实现高职院校整体“优质化”。
一、高职院校“优质文化”的内涵
(一)文化与学校文化
要理解高职院校优质文化的内涵,首先就要澄清 “文化”“学校文化”等上位概念的含义。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创始人爱德华·泰勒认为,在民族学意义上,文化(文明)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为社会成员掌握和接受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是物质设备和各种知识的结合体,人们使用设备和各种知识的目的是生存。美国组织文化学者埃德加·沙因认为,要理解“文化”这样抽象的事物,最有效的途径是以一种动态演变的方式思考,理解它从何而来,又是如何发展的。从这种角度来看,文化是群体在解决外在调适与内在整合问题的过程中,基于团体习得的共享的基本假设的一套模式。从文化的上述定义不难看出文化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为某个群体所共享、所接受认可,二是在群体或组织的生存斗争中形成,有利于群体或组织更好地生存,三是具有复合性,由多种因素构成,表现形式多样,但核心是人们共享的基本假设,也就是人们对生存其中的世界的基本认识和看法。
顾明远认为,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学校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员工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创造的成果的总和,包含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核心是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群体的心理意识等。根据埃德加·沙因关于文化的定义,可以将学校文化由表及里地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学校的显性文化成果,如物理环境中的建筑、艺术品、装饰品、称呼的方式、情感表达、可见的常规和仪式等;第二个层次是学校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包括组织成员共享的策略、目标等;第三个层次是学校成员基本的、潜在的假设,包括无意识、想当然的信仰、观点、思想和感觉等。
(二)高职院校文化与优质文化
高职院校文化从属于学校文化,又与一般的学校文化、企业文化有区别。首先,高职院校文化作为一种学校文化,具有学校文化的一般属性,这是它与企业文化最重要的区别。学校最重要的功能是培养人,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本,育人文化是它最鲜明的特点。其次,高职院校作为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组织,与普通高校文化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职业性和专业性。高职院校在将学生从准职业人培养成职业人的过程中,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必然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积淀下现代职业文化。高职院校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专业建设中强调与行业、岗位的对接,无形中形成烙有行业印迹的专业文化。
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另一所学校的根本所在。对于优质高职院校来说,建设“优质文化”尤为重要。目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高职院校建校历史不长,文化建设缺乏历史积淀;二是一些高职院校在建设中,主要注重硬件建设,文化建设特色不鲜明;三是高职院校长期以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导致高职院校中工具性文化过度张扬;四是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受到产业文化、企业文化的侵染,过于追求规模效应和效率文化,质量意识、质量文化有所缺失。那么,什么样的文化才是优质的文化?或者说判别一种文化是否“优质”的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所谓“优质文化”至少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是这种文化有利于群体或者组织更好地生存,能够让高职院校长期保持优势与竞争力,不断追求卓越。二,优质高职院校能够让师生在学校过上一种可持续的高质量生活。这所高职院校“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这些基本假设能为师生所共享。三,具有“优质文化”的高职院校有着浓厚的“质量文化”。现代质量管理的代表人物美国学者约瑟夫·M.朱兰指出,质量文化是人们与质量有关的习惯、信念和行为模式,是一种思维的背景。质量文化是一种旨在持续提高质量的组织文化。
二、优质高职院校优质文化建设的外生型路径
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路径上,有人提出:一是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二是不断优化校园环境文化,营造浓厚的人才培养氛围;三是融入区域文化和工业文化,彰显职业教育文化特色;四是提高教师人文教育能力,增强教师文化自觉。虽然有关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建设路径的观点各异、视角多样,但多侧重于静态的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对具体变革情境中的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分析较少。事实上,当前高职院校正在进行一场学校变革,文化变革是这一变革中最深层次的变革,只有动态地关注高职院校学校文化才能更全面、深入地透视高职院校文化。从文化演变来看,优质高职院校“优质文化”的路径大致可以分为外生型和内生型。
所谓优质高职院校“优质文化”建设的外生型路径,主要指的是高职院校在国际、国内竞争中及与其他组织如行业、企业、政府、学校等交往过程中,通过外部调适形成文化的过程。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国际交流中提升文化影响力
“双高计划”开章明义地提出“要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并将提升国际化水平作为十大发展改革任务之一。目前高职院校国际交流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一是“请进来”和“走出去”,“请进来”是在境内培养全日制国(境)外留学生和培训非全日制国(境)外学员;“走出去”主要是在校学生随“走出去”企业在国(境)外进行实习就业和教师在国(境)外组织担任职务或开展培训指导活动。二是专业建设,包括开发为国(境)外所采用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参与国(境)外的技能大赛等。三是直接在国(境)外办学。通过对2017年—2019年高职院校质量年报数据分析比较发现,“国际影响力50强”的上榜院校与“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的重合度呈递增趋势。在“走出去”的专业中虽然有新兴和前沿专业,但以传统专业为主。
从以上分析看出,高职院校在国际交流中虽有很强烈的主动性,但主导性还不够,未能掌握国际交流的话语权。主要原因,一是国际社会对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不够,认可度不高。二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还处在做大规模的阶段,内涵质量继续提高。三是高职院校在国际交流中虽然有文化交流的因素,但文化创新不够,对国际社会的吸引力有待提高。
(二)在校企合作中提升文化包容性
高职院校要面向企业办学,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技术更新、学生顶岗实习就业等方面离不开企业的支持,甚至有人提出校企要结成利益共同体。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自然会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侵染。虽然高职院校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属于社会组织文化,具有某些方面的共同属性,但高职院校和企业毕竟是性质不同的组织,前者以育人为目的,强调公益性,后者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的,强调的是盈利性。高职院校与企业文化在价值理念、思维范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比如,虽然高职院校与企业都强调团队合作,但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同时,倡导学生个性发展、多样化发展,在企业里面个性张扬是受到限制的。再者,高职院校文化是一种育人文化,以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为价值目的,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企业文化以效率、结果为价值取向,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即便高职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不意味着两种文化水火不容,相互之间没有相互学习、借鉴之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既不要排斥企业文化,视其为洪水猛兽,又不要被企业文化所淹没,迷失自己的方向而成为企业文化的殖民地,关键是在校企合作中提高文化的包容能力。具体来说,一是高职院校要坚守学校的育人本色,充分认识到高职院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优势与劣势,通过校企文化融合、取长补短,完善高职院校的文化。二是高职院校与企业要建立文化建设合作工作机制,在校企文化融合过程中,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环节,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循序渐进,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推进。
三、优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内生型路径
所谓优质高职院校“优质文化”建设的内生型路径,主要指高职院校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挖掘自身的优势与特色,整合内部各种因素形成文化的过程。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继承优秀传统中发展创新文化
习近平同志在谈到优秀传统文化时,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唐朝的魏征曾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凌其泉源。”对于优质高职院校来说,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创新文化,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基本要求,也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虽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轻视技术、轻视实用知识的因素,甚至主张“道”“术”分家,但从根本来讲,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与自然、社会斗争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当今社会具有学习、借鉴意义。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思想,启发我们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绿色发展。再比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品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传承规矩、创新工具”的鲁班精神等,有助于我们今天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任何变革与创新都是根植传统、结合形势、融入现代化因素而成的。对于优质高职院校而言,发展创新文化也是如此。一方面要通过丰富传统文化活动、创建传统文化实践平台、打造传统文化精品课程等途径加强传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传统文化中吸取新的思维要素。另一方面要结合新时代的要求,特别是人工智能时代的特点,推陈出新,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整合。
(二)在汇聚校内资源中发展特色文化
高职院校强化特色定位和差异化发展,可以避免“同质化”、提升学校竞争力。 发展特色文化是优质高职院校特色化发展的重要内容。“特色文化”并不等同于“文化特色”,将高职院校的特色作为一种文化来建设。“特色文化”一定是“文化特色”的某个方面,但“文化特色”不一定就是“特色文化”。也就是说高职院校有特色,并不意味着一定就有“特色文化”。因此,高职院校发展特色文化的前提是找准自己的特色。
特色是在比较中发现与形成的。高职院校首先要以新发展观为指导,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优化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质量观,明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再者,凝练专业特色。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专业特色一是要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与区域经济发展高度契合,二是有独特的专业理念和建设思路,三是有技术含量,学生有广阔的就业市场。最后以学校办学特色、专业特色为核心,汇聚校内各种资源。这种特色要能够为校内全体师生所接受和认可,融入学校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各个方面,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各种项目建设。
参考文献:
[1]爱德华·泰勒.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M].连树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6.
[2]费孝通.江村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1.
[3]埃德加·沙因.组织文化与领导力[M].章凯,罗文豪,朱超威,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4]马学琴,杨晓萍.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与实现路径——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9):114-119.
[5]宿莉,吕红.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特征与对策——基于近三年“国际影响力50强”高职院校的质量年报数据可视化分析[J].中國职业技术教育,2020(30):48-54.
[6]周春光,周酱浒.高职教育校企文化融合探析[J].职教论坛,2019(10):138-142.
[7]冯晓峥.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5):68-70.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基于文化视角的江苏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研究”(项目号:C-c/2016/03/40);江苏省2019年高等教育教改研究一般课题“面向2035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号:2019JSJG611);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专项课题(课题编号:2018NKGHZ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