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舟
在紧张的高考形势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中古代诗歌教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基础知识薄弱,教师教学素养有待提升、教学目的功利性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改善。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教师如何在教學过程中引导学生去除功利心态,激发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
一、以“美”导“趣”
所谓以“美”导“趣”,指的是要真正改变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功利观念,就必须利用古代诗歌这一文学体裁本身特有的审美功能来吸引、引导学生真正喜欢上古诗词。
在课堂之外,教师可以利用班团活动、自习课等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央视的文化专栏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古诗词的热爱。可以组织相关活动,如古诗词朗诵会、诗词名句接龙,也可以开发与古诗词相关的校本课程。这些课外活动,或展示诗歌的音乐、绘画、意境之美,或引导学生自己从古代诗歌中寻找发现美。
在课堂之内,教师可以对古代诗歌课堂的导入语进行精心设计,特别是要将古代诗歌中最美的部分提前展示出来,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如在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先用一段优美的文字将陶渊明所向往的隐居田园生活画面描绘出来,然后提问学生是否喜欢这样的生活。
二、以“富”激“趣”
所谓以“富”激“趣”,是指以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和多样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
比如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以图片、声音、视频或文本的形式,将古代诗歌的内容充分表现出来。图片可以将抽象的文字内容转化为形象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古代诗歌作品的情境画面,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强了对古代诗歌的理解。
如在李清照《如梦令》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声声慢》和《一剪梅》加入其中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品味李清照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体会不同时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差异,这种比较分析可以让学生对古代诗歌作品具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学生是高中古代诗歌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不断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
三、以“评”促“趣”
所谓以“评”促“趣”,是指通过恰当的考试评价方式督促学生学好古代诗歌。在古代诗歌学习的课堂教学随机评测时,我们可以改变旧有的出题打分方式。如可以用等级制代替百分制,模糊式的评价可以减轻学生压力,减少学生对于考试的恐惧,以保持对古代诗歌学习的兴趣。出题时更多的以情境题的方式出现,比如,检查学生背诵时,可以设置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情境提示学生,以降低答题难度等。
总之,去除功利观念,首先要从教师自身入手,只有教师自己先改变观念,然后付诸行动,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代诗歌这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才可能在课堂上绽放应有的光芒。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
[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绪,译.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74.
[3]戴维斯.语言测试原理[M].任福昌, 等, 译.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34.
[4]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