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鉴赏教学研究

2021-08-06 10:04吴玉涛
文理导航 2021年19期
关键词:鉴赏教学高中语文

吴玉涛

【摘 要】借助想象、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虚而实的现代散文创作,可以寓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核心目的在于表达出创作者的真情实感。本文简述了当前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鉴赏教学的现状,提出使学生明确现代散文的创作精髓、设定多元鉴赏标准、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注重对散文创作者的精神价值导向等全面提升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鉴赏教学的有效方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鉴赏教学;大胆设想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极具灵活性的文学体裁,审美对象主要是文学艺术。散文的取材范围几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没有固定套路,既可以叙述某个事件的发展,又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实物场景,甚至可以发表议论。作者只需明确主题,根据具体内容自由调整,在立意方面保证“神不散”即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若要深度鉴赏现代散文,教师务必做足准备。

一、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鉴赏教学现状简析

(一)学生普遍对“散文”缺乏兴趣

散文的写作方式极其灵活,是一种记叙性文学体裁。但相较于故事性较强的小说、观点十分明确的议论性文章,高中学生普遍对散文体裁缺乏兴趣,导致散文鉴赏教学的整体质量长期无法提升。现代散文体裁往往被视为新闻学运动,特别是五四运动后,我国社会对于“人”的认知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作用于散文体裁的最大特点在于,高度彰显创作者的个性,几乎完全革新了散文的内容。著名文学家郁达夫对此进行了深入评述——传统散文的“散文之心”是“封建礼教下的尊君、卫道、孝亲”,而现代散文是对传统散文之心的完全背离。从行文格式来看,散文可被视为多种体裁的集合,呈现出多样化的同时,创作者可以不拘一格,自由表现。对于中国学生来说,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朱自清的《背影》、《春》等散文集,几乎伴随了整个成长过程。从成年人的视角来看,散文的核心实质很容易解析,任何展现“创作技法”的词汇,均可被视为“添砖加瓦”,为文章增色的“附加段落”,去除之后并不会影响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但对于学生来说,高质量的现代散文均具备深远的创作背景,缺乏足够生活阅历的当代学生,无法对散文体裁进行深入解析。换言之,很多学生面对散文时,往往与面对“无字天书”无异——无法厘清创作者究竟要写什么,或是能够解析出本质的情感,但却无法准确、清晰地回答阅讀理解题目。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在中学时代,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无法感知到父爱的厚重;但在大学毕业、踏入社会,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时,一些年少时感到懵懂的情感,无需外力帮助,几乎在一夜之间即可实现“通透”的变化。再次重新梳理后可发现,此种“变化”是永远无法解开的悖论,几乎注定了“中学生不喜欢现代散文”的事实。

(二)鉴赏教学过程过于强调“格式化”,缺乏深度

与上述问题相对应的是,高中语文围绕现代散文的鉴赏教学过程过于强调“格式化”,很多教师似乎缺乏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创作者情感导向的意愿。实际上,在应试教育体系下,教师为了使学生在高考中获得高分,往往会将分析现代散文的思路形成固定格式,即“通读文章→熟知大意→找到关键段落的点题词句→分析一些精妙之处的艺术表现手法→大致分析出作者蕴含的感情(表面)”。在此种教学模式的“助推”下,一些学生尽管会在考试中获得高分,但对于创作者究竟希望表达出何种深层的实质性精神寄托,几乎无法进行探究。在强调辩证性思维、注重事物发展内在逻辑性的今天,数学、物理等理科已经进入“注重逻辑探寻”的教学新阶段,如若语文教学依然不加变通,仍然缺乏探究现代散文创作实质的有效方式,则教学质量必然会进一步下降。

(三)鉴赏目标设定单一,制约学生思维的发散

上文提到的“一些学生在鉴赏散文的过程中,按照教师提供的固定化格式,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的现象,不仅无法令人产生喜悦之情,相反,由于鉴赏目标设定得较为单一,长期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极大地制约了其发散能力的提升。在很多高中语文课堂中,均存在如下现象:教师面对数十名学生,将相同的知识点、相同的课堂内容,按照同样的教学方法,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向学生灌输。长此以往,一些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基于自身较为深厚的知识积累,逐渐摸索出鉴赏散文的有效方式(与教师提供的固定化鉴赏格式相互融合),但根本性问题(探究创作者的真实意图)并未得到解决;另一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看到散文体裁便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厌恶之情,导致教学陷入恶性循环,最终使教学双方均失去鉴赏的兴趣。

二、全面提升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鉴赏教学的有效方式

(一)使学生明确现代散文的创作精髓,在深入感知的前提下开展鉴赏教学活动

实际上,在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鉴赏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明确现代散文的创作精髓,在对文章主旨内容、情感等进行深入感知的前提下,方可开展鉴赏教学活动。比如在课后练习《苍茫云海中秋月》一文的鉴赏中,学生往往被文中的诗句所影响。如“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对于一些熟悉程度较高的诗句,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正确理解,进而明确相关段落主要表达的内容。但对于一些不够了解的诗句,以及作者“想到哪写到哪”的创作方式,很多学生的思路必然出现偏差。实际上,针对该文进行理解时,必须抓住主旨。

首先,文章题目与通篇的契合度较高,“苍茫”一词指代广阔的天地,云海可作“星空”理解,“中秋月”则点明了主要描写对象“月”及其出现的具体时间——“中秋”。

其次,明确主题之后,作者描绘其他场景时,采用了一种常用的深层修辞手法——众星揽月式,即其他段落涉及的所有诗句、故事,无论其占用了多少篇幅,无论写作技巧精湛到何种程度,均是围绕“中秋的月亮”而展开,原因在于:处于“四散”状态的描绘段落,与题目中的“苍茫”遥相呼应,终究要回归至主题。文中第三段落的“因此”,直接点明了作者真正想要说的话——“恰恰是中秋这一天,很少有月黑风高夜,这也是天意独怜人间燥热,降下这一片清凉和圆满”。

猜你喜欢
鉴赏教学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新课标下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策略
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探析
对比法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中职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