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摘 要] 由于非理性网络集群行为对高校教育管理、安全稳定有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以往关于网络集群行为的研究更关注其消极意义,对其正面价值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分析网络集群行为之于网络育人的积极意义,并探讨如何以网络集群行为引导为抓手,从育人时机(When)、育人场域(Where)、育人主体(Who)、育人内容(What)、育人方式(How)五个方面创新推动网络育人体系构建,凸显高校育人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网络集群行为;网络育人;体系构建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太原工业学院辅导员精品项目“‘太工E路风华网络育人体系构建”(2019FDYJP04)
[作者简介] 赵 静(1987—),女,山西太原人,硕士,太原工业学院学生处助教,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3-0181-04 [收稿日期] 2021-01-25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最大变量”,可以说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了青年,赢得了未来。那么如何构建高校网络育人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于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因其本身的虚拟性、匿名性、互动性、符号化等特点,容易引发松散的网络群体,短时间迅速集结,共同发声的网络集群行为。以往更多探讨网络集群行为的负面效应,但网络集群是否对高校網络育人有百害而无一利?本研究重点探讨了网络集群行为之于高校网络育人的积极意义,如何以之为抓手,构建高校网络育人体系。
一、网络育人及网络集群行为的概念
(一)网络育人的内涵
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其中“网络育人”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在信息化背景下的新体现,它是指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或工具,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学生日常管理、教育、服务,通过网络舆情引导、网络平台建设、网络素质提升、网络力量培育、网络内容优化等手段,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网络育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引导和教育青年学生合理界定和正确处理自身和网络世界的关系,是传统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世界、看待时代、看待自身这一核心问题的历史性革新和延续。”[1]但网络育人的主客体关系不再是传统思政教育中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单向输出的关系。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平等性、共享性、互动性,在网络育人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关系得以建立,因此网络育人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动态建构的,具有主客体二重性。育人路径则可以根据育人载体的不同,分为网络集群行为引导育人、课程与实践育人、综合服务育人、网络文化育人等,四条路径的目标导向一致,功能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二)关于网络集群行为概念和功能的争议
戴维·波普诺指出,集群行为(collect behavior)“是在相对自发、不可预料、无组织的以及不稳定的情况下,对某一共同影响或刺激产生反应而发生的行为,形式主要有集群、骚乱、时尚与流行以及恐慌[2]”。而“网络集群行为是传统集群行为在互联网上的复制、延伸和创新[3]”。
国内学术界对网络集群行为的内涵及功能历来有较大争议,国内曾使用“网络群体性事件”这一具有负面情感色彩的提法,有学者认为该提法可能造成对公众舆论的污名化,建议使用网络公众舆论这一概念[4]。但网络集群行为与公众舆论的范畴仍有所区别,乐国安等人根据网络集群的特征或发展程度,将网络集群行为分为基于共同关注点、基于共同信念和基于共同行动目标的网络集群行为。其中“网络舆论是一种典型的基于共同信念的网络集群行为,是连接初级形式与实际行动的中间环节[5]。”而其他类型的网络集群行为还包括网络流言、谣言、网络审判、人肉搜索、网络恶搞等。由此可见,网络集群行为要比网络舆论范畴更大。
而对于网络集群行为的功能,学者们也持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非理性行为,具有破坏性;有学者认为它既有积极功能,又有消极功能;还有学者认为它等同于网络参与和网络维权,具有正面功能[6]。”但深入分析各类网络集群行为的参与者,他们部分是因有相应利益诉求,部分是出于对道德、公平、正义的维护,还有的是出于表达的欲望和情绪的宣泄,其产生的后果也取决于网络集群行为针对主体的反应策略,如应对主体一味避重就轻、逃避责任或扯皮推诿,只会助长集群行为的加剧,但如有完备的危机处理机制,能第一时间主动应对,加强舆论引导,则有可能化危为机,树立正面形象。因此,网络集群行为应具有中性特点。它的本质是“网民群体围绕某一主题,基于不同目的,以网络聚集的方式制造舆论,促发社会行动的传播过程[7]。”
二、网络集群行为之于网络育人的积极意义
由于非理性网络集群行为具有匿名性、突发性、情绪化、传染性、极端化等特点,舆论热点一旦引爆,多中心裂变式的传播模式会让事件迅速发酵,引发各类负面效应,因而历来研究更倾向于从预警、管控的角度,探讨如何防范、应对网络集群行为,而将参与个体完全看作是非理性的,对产生路径不同(情绪聚焦应对路径、问题聚焦应对路径)的网络集群行为认知不全面,“对其正向意义认知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实效性[8]。”因此,高校网络育人在认识到非理性网络集群行为对高校教育管理、安全稳定造成的系列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应看到网络集群行为正面的意义和价值。
(一)网络集群行为是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
互联网因其本身的匿名性、虚拟性,容易为谣言、虚假信息、诈骗信息滋生培植土壤,但同时也给所有网民可以充分自由表达真实想法和感受的空间。随着自媒体的纵深发展,作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年一代,网络参与意识增强,更具有表达的意识和欲望,他们在哪发声为何发声,恰恰体现了其网络使用习惯、心理特点和思想动态,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部分真实想法,是高校因势利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