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后现代教育”探索高校专业课教学

2021-08-06 05:19王菲盛海林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25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王菲 盛海林

[摘 要] “后现代教育”理念影响着高校教师的教学行为,社会人才需求多元化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创新。围绕建立凸显药学专业特色、科学合理的研究生试验设计课程体系展开了一系列的思考与探索。基于医药与统计分析交叉学科教学的实践,例谈高校研究生专业课教学改革,在课程目标定位、课程资源开发、授课方式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索,获得了有益的课改经验。

[关键词] 试验设计;教学改革;后现代教育

[基金项目] 2019年度中国药科大学“双一流”建设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YB201911);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精准医学框架下肿瘤新型治疗临床I-II期自适应设计研究”(81973145)

[作者简介] 王 菲(1979—),女,山西晋城人,硕士,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生物统计研究;盛海林(1964—),男,江苏苏州人,硕士,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应用数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5-0084-04   [收稿日期] 2021-03-09

一、引言

目前没有统一的“后现代教育”定义,但后现代主义哲学所讲的“后现代”是对“现代性”的反思,“后现代教育”是对现代教育的反思与发展。“后现代教育”是一种崇尚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育方式,它倡导异质性、多元化、多视角、开放性的教育方式,认为不存在永恒的、中立的、超历史的知识。“后现代教育”的教学目标观,主张对学校教学目标采取宽泛的态度,教学注重学生的各方面发展,但并非强求受教育者都得到“全面发展”,教学目标也可以培养“片面发展”的人,即符合学生自己的特质和他人生活中的特殊性的人[1]。“后现代教育”的课程观,主张课程内容不是绝对客观和稳定的知识体系,所有课程参与者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课程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平台[2]。

试验设计是一门有关医药科研试验的设计、试验数据的处理与统计分析的理论方法及相关软件应用实践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专业技能课程。它是培养医药研究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是进行药学科学研究所必备的方法学课程。“后现代教育”理念影响着高校教师的教学行为,社会人才需求多元化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快速发展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应用于教学,这三个因素的叠加,促使教师在试验设计专业课施教中进行教学改革。本文论述试验设计课在教学中的改革探索。

二、从注重课程目标到关注职业规划

医药研究生试验设计课程教学最为核心的目标就是培养创造性医学研究、药物研发及生命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创新性、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医药研究人才。为达成课程目标,在教学的探索中,授课团队改变专业知识的讲授模式,以突出应用性为导向,知识学习与项目直接对接,以实训为实现手段,比如安排学生到科研团队参与药物研发,安排学生到医院收集、处理临床数据等;团队选派研究生到英国访问学习,加强国际交流;邀请国外研究者对本校研究生进行指导,并围绕国际学术前沿,探讨学科热点问题;举办统计应用国际学术会议,与一流药企专家、海外学者零距离接触。邀请国内外名师开设“加速肿瘤新药开发临床试验设计与数据管理”培训班。

在实训、项目、学术探讨中,学生会建构专业课知识,不同的学习类型让学生收获专业学习的不同发展,初具职业规划的职业方向定位能力。在实训、项目、学术探讨中,学生获得职业体验,能分辨自己以后的职业是一生长期发展的职业,还是最有竞争优势的职业,以及进步和发展最快的职业等。毕业研究生的发展情况反馈,有专注学术研究的,也有立志药企管理的,还有独立创业的等。在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课程的授课局部体现动态调整,既注重学科知识达成学习目标,又能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前瞻选择,初步实现课程结业学生就明确职业选择。

三、从优化课程资源到侧重专业需求

(一)优化试验设计案例,夯实专业知识

医药专业的试验设计是典型的交叉学科,从业人员需要具有公共卫生、临床医学、药学、数理统计学、数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并要融会贯通。该课程综合性强,多学科集成,知识点多,具有学科与技术的统一性、发展与内容更新的快速性、渗透性强、研究对象多、应用范围广等特点[3]。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并针对具体的案例,以汇报的形式给出详细的试验设计方案、数据分析的过程及结果的分析和解释,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试验设计方法与现代医学研究、药物研发等实际问题是如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从中探索试验设计是如何在现代医学、药物研发的实际中得以应用的,以达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充分夯实课程的专业知识,避免学生仅仅学习了一门纯理论性课程。

例如,利用“挤出-滚圆”法制丸生产中,微丸一般要求为圆形或椭圆形、粒径1mm左右的光滑顆粒。通常微丸处方中含稀释剂、黏合剂、水等(有时可以加入其他物料)。工艺过程是先制备软材,继而从很多小孔中挤出,得到长度不超过3mm的条状物,最后在一个盘中快速滚圆。因此,要筛选的因素既包括处方因素(黏合剂、稀释剂、水量),也包括工艺因素(造粒时间、挤出速度、滚圆投量、滚圆时间、滚圆速度等),这是一个对7个因素进行的筛选试验。

对此案例,教学前学习小组自主选择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设计、正交设计或均匀设计的方案,课上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研讨交流。通过交流对比,学生能发现方案的优劣。单因素设计存在某一个试验的失败可能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试验的正确性不高的问题。Plackett-Burman设计,因每个结果对各因素的结果均有贡献,每次实验的误差将均匀分布于所有结果,即使有失败的试验,对整个实验的影响不大,所以设计可以通过方差分析确定因素影响的顺序,并通过方差分析去除无效因素。正交设计在选定试验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正交性,可以通过极差分析确定因素的影响顺序,并通过方差分析检验。均匀设计需要使选定的实验范围大小适中,且借助计算机软件探索各因素对微丸得率影响的数学关系,为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课后学生可再次实践操作,也可进一步修正设计报告,探索更优化的方案。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