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意识形态的本质

2021-08-06 09:08孙兆泽
西部学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艺术审美

摘要:审美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中人的情感世界的反映,是艺术审美过程中产生的情感。艺术审美表现出的差异性和矛盾性是审美意识形态产生的客观精神基础,也是其作为文化世界符号系统的必然结果。审美意识形态的产生依赖于自我的反思性精神的发展,其变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推动国家意识形态的变化,主要有两种主要途径:一是内部的变化,艺术可以达到对现实的超越,通过新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确立,产生与现实相对立的文化形态,推动着传统文化形态的变革甚至消亡;二是外部的竞争,即全球化的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和竞争。创造艺术的人类,被称之为“政治的动物”的社会人,建构了审美意识形态。

关键词:审美意识形态;艺术审美;文化变革

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9-0076-03

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只有建立在马克主义理论基础之上,才能看清问题的本质,抓住事物发展的规律。在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場和辩证发展的思维特质,是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支撑点,也是我们深入分析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影响当今国家间竞争实质的立足点。

一、审美意识形态的源起

意识形态的产生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是国家、阶级、种族、文化制度等社会现象出现以后逐步形成的社会精神现象。意识形态是对各种社会意识的抽象性反映,只有具体社会现象的意识形态,没有实体性的意识形态。“‘纯意识形态原则上是不存在的,意识形态只有在各种具体的表现中——作为哲学的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才会现实地存在。”[1]审美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之一,和其他意识形态具有抽象性共性,它们都是社会现象的反映。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和“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社会生活中人的情感世界的反映;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情感;而是艺术审美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审美表现出的差异性和矛盾性是审美意识形态产生的客观精神基础,也是其作为文化世界符号系统的必然结果。

艺术作为文化世界符号系统的表象是由不同的自我、无意识以及内在精神来建构和理解的。作为个体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他们是经验世界的自我。而每一个体的自我,在经验世界的过程中必然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因为经验本身对于每一个自我都是不同的,正因为不同才有了自我,正因为自我才产生经验的不同。作为社会的自我,首先它不仅包含着自我,更潜藏着他人的自我,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精神体验,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自我中的集体经验,或者可以把它描述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荣格说:“因为无意识的这一部分不是个体的,而是普遍的。同个人的心灵相比较而言,它或多或少地具有在所有个体中所具有的内容和行为模式。换言之,由于它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是相同的,因此它构成了一种超个性的共同心理基础,而且普遍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上。”[2]这种共同的心理基础源于社会认同和祖先的种族记忆。个体既有现实中的社会精神,又包含着种族记忆,它们构成了具有共同种族精神的现实中的自我。而这一建立在不同种族记忆和现实中的自我,在经验世界的过程中,根据自我精神的差异性将产生不同的文化世界符号系统。对这些文化符号系统在理解过程中产生的冲突,则是意识形态产生的必要条件。因此,审美意识形态的产生有赖于人类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对文化符号系统的不同理解和冲突。人类思维的差异化理解是意识形态源起的重要表象,它直接作用于艺术的发展过程,并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建构着审美意识形态。

艺术是文化世界基本符号系统的组成部分,通过审美活动来建构和理解这样的符号系统,必然在不同社会里表现出差异性和矛盾性,这是审美意识形态产生的基础。艺术审美的特殊性亦或矛盾性由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构成,其内在特殊性又可以把它称为隐性矛盾根源,其外在特殊性又可以把它称为显性矛盾根源。隐性矛盾根源包括自我、意识形态和种族记忆,显性矛盾根源包括环境、文化现象和种族(等级),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建构着艺术审美的特殊性和矛盾性,随着其自身的不断发展与丰富,审美意识形态也渐趋形成。在其形成过程中,自我从内在走向外在,从单一成为多样,自我的复杂性、多变性和延展性与审美意识形态相辅相成,共同构筑着人类思维。

二、审美意识形态与反思性精神

可以说,审美意识形态的产生依赖于自我的反思性精神的发展。自我包括个体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自我是在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环境不同自然会形成不同的自我。与环境作用的过程,是人的对象化过程,是通过劳动或者实践成就对象化的过程。审美意识形态在人的对象化过程中,通过劳动和实践,在自我的反思中逐步形成,这是精神现象不断充实丰富的过程,也是艺术审美产生差异化的决定性条件。审美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人的实践基础上的精神现象,而实践环境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必然决定了艺术审美的多样性和差异化。“因此,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地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3]326受动的过程是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点燃了人作为“感性的存在物”的激情和热情,这正是自我的精神性体现,也是人类情感世界不断丰富的过程,而审美意识形态就是对人类社会生活中情感世界的反映。自我在对象性的自然界里逐渐形成并不断丰富、完善,劳动成就了这个充满激情、情感丰富的自我,同时也构筑着艺术审美的客观世界,塑造着审美意识形态。

“简单地说,他——在抽象的范围内——把劳动理解为人自我产生的行动,把人对自身的关系理解为对异己存在物关系,把作为异己存在物的自身的实现理解为生成着的类意识和类生活。”[3]332异己的存在物,是自我的对象性存在,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劳动)中生成的,当个体意识到异己的存在物与自身的关系时,自我便生成了。自我的生成是意识形态形成的主观基础,只有当自我具备了反思性精神,才有可能形成意识形态,因为意识形态本身就是人类反思性精神的产物。此时,个体潜意识当中已逐渐意识到精神的独立存在,即类意识和类生活的独立存在。可以说自我的生成,意味着一个有独立意识的精神个体的生成,而这种内在的独立意识就是人类意识形态形成的萌芽阶段。人类的意识形态是由不同的具体意识形态构成的,这其中就包含着审美意识形态,这些不同的意识形态共同建构着人类的意识形态。“不同形态的意识形态有自己的独特内容与形式,并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完整的思想领域。自然,各个形态的意识形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但又相互独立。”[4]审美意识与其他意识形态共同构成人类的意识形态,而这些具体的意识形态是人类意识形态形成的基础,它们既有意识形态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审美意识形态作为具体的意识形态同时也反映着人类意识形态的共性,是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具体表现。

自我的反思性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直接来源于环境的作用。环境塑造了自我,塑造了自我的类意识和类生活;而环境自身却是丰富多彩的,充满了差异性和变换性。因此,这个自我也将是多样性的自我。多样性的自我建立了多样性的文化世界符号,为多样性的审美意识形态产生奠定了基础。艺术审美是文化世界符号基本表现方式之一,艺术审美符号因多样性的自我而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多样性的审美符号代表着多样性的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的产生也就成为必然。审美意识形态通过艺术审美的差异化和矛盾性得以呈现,在这个过程中,环境所决定的自我精神独立,绝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个个群体,即若干个类意识的自我群体,这标志着审美意识形态的发展和日趋成熟。它们因不同的环境而形成不同的类意识审美符号,最初只是表现出自我封闭的状态,形成各自的符号系统,比如早先的希腊文明、埃及文明、波斯文明和东方文明等。这些文明所建构的艺术审美系统只适合于属于对象性环境的类生活的自我符号系统,即单一封闭的审美意识形态系统。环境和由环境所决定的自我建构了艺术审美的特殊性,它代表着类生活的自我艺术审美的类符号系统,决定了不同类型审美意识形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三、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化变革功能

有什么样的国家意识形态就有什么样的审美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对审美意识形态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在一定条件下,审美意识形态的变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推动国家意识形态的变化。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的改变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他说:“国家意识形态设施不仅是阶级斗争的资本,而且是阶级斗争的战场,并且常常是更为激烈方式的阶级斗争的战场。”[5]艺术不仅是意识形态的设施,而且也是审美意识形态的对象。东西方国家斗争的重要战场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尤其是审美意识形态领域已成为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国家冲突的重要战场,争夺审美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国家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深刻的影响着审美意识形态,同时,审美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推动着国家意识形态的变革。就引起国家意识形态变革的情况而言,一般来讲有两种主要途径。

一是内部的变化。国家意识形态设施如学校、教会、传播媒介等往往难以超越现实,更多的则是服从于现实;只有艺术可以达到对现实的超越,通过新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确立,产生与现实相对立的文化形态,推动着传统文化形态的变革甚至消亡。马尔库塞说:“艺术就是反抗。……艺术在变得超现实,变得单调的地方,才得以幸存。”[6]105艺术有其现实的一面,艺术是人的艺术,是为现实的人服务的;但艺术之所以是艺術,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现实的艺术,它更是超越现实、指向未来的人的本质的对象性显现。人的本质是在不断地超越现实的过程中不断显现的,而艺术恰恰符合了人的这一特质,即艺术“就是对现实原则的彻底否定”[6]74。艺术的这种既现实又超越的特点,使我们看到了艺术所具有的工具性和反抗性的双重效用,即看到了审美意识形态具有的自我革命性的特点。一方面,其反抗性战胜了工具性,这是审美意识形态自身进化的重要特质,而这一特质推动了国家意识形态的变化,进而改变整个国家的文化形态风貌。另一方面,艺术的反抗性使人得以从压抑的现实中获得解放。艺术的反抗性正是体现在它在自身超越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审美意识形态的自我扬弃。这种新的艺术形态使人获得了新的感性,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人的自我解放。这是“一种触及人的深层次结构的抑制和满足之根源的政治实践,以便按照新的原则来评价社会准则”[7]文化形态决定了艺术审美的形态,而审美艺术形态的自我扬弃又推动着文化形态向前发展。新的审美艺术形态的产生意味着现有文化形态的变化,它在与主流审美意识形态既斗争又妥协的过程中变化发展着,并不断走向更高的阶段,深刻影响着国家意识形态,进而推动国家意识形态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过程中表现了它的历史进步性。

二是外部的竞争。外部竞争在当下是指全球化的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和竞争。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预见到了这一世界发展趋势,他说:“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就是越是成为世界历史。”[8]所谓世界历史,就是所有民族国家共同交往发展的历史,是不同类型国家竞争融合的历史,“世界历史”准确地表述并预见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这一过程中艺术也变成了“世界历史”的艺术,“一切艺术都产生于某种关于世界的意识形态观念。”[9]81艺术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方式把审美意识形态传播了出去,在被传播的社会里生根发芽,它改变着人们固有的价值判断,从而改变人们价值判断的艺术形式,它比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具有更大的杀伤力和持久性,它终将彻底地改变人们内心深层次的固有观念,进而彻底改变人们的文化观念。比如好莱坞电影就是一种最常见的改变人们审美意识形态的艺术,它通过先进的特效、动人的故事情节、个性化的英雄反叛主义形象调动了观众的眼神和胃口,最终改变了他们对于文化价值的判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西方文化所标榜的精神理念。因此,“审美只不过是政治之无意识的代名词,它只不过是社会和谐在我们感觉上记录自己、在我们的情感里留下印记的方式而已。”[9]27争夺审美意识形态上的话语权成为意识形态竞争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审美意识形态在文化和政治竞争中逐渐成熟,并显示出无形的巨大威力。因为它是改变心灵最有效的途径,正应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修意境,让人防不胜防。显然,审美意识形态成了国家意识形态竞争的主战场,并标志着审美意识形态走向了更高的阶段:权力的暴力性逐渐消亡,让位于审美意识形态,权力正“从中心化的机构转到了默然而不可见的主体深处”[9]16。也就是说,国家间的意识形态竞争把审美意识形态推向了前台。后者表面上没有国界、没有硝烟,而事实上它是没有国界的国界、没有硝烟的硝烟。审美意识形态在争夺其话语权的过程中此消彼长,不断丰富、消亡,渐进性地推动了国家意识形态的变革。

四、结语

艺术审美表面上的纯洁,或许只是一种假象,它的背后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审美意识形态。有人说艺术是纯洁的,也许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意识形态的社会,它的一切便会打上意识形态的烙印。艺术似乎远离意识形态,而事实上艺术是意识形态最美的外衣。因为创造艺术的人类,被称之为“政治的动物”的社会人,建构了审美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1] 阿·布罗夫.美学:问题与争论[M].凌继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41.

[2] C.G.Jung.The Collected Works of C.G.Jung:Volume 9[M].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3:4.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 童庆炳.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再认识[J].文艺研究,2000(2).

[5] Arthusser.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M].transl by B.Brewster.NewYork:Monthly Review Press,1971:208.

[6] 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黄勇,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7] Herbert Marcuse.Versuch über die Befreiung[M].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1969:6.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8.

[9] 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M].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作者简介:孙兆泽(1972—),男,汉族,山西阳泉人,哲学博士,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美学、美育理论。

(责任编辑:朱希良)

猜你喜欢
艺术审美
基于能力培养的美术色彩教学研究
论钢琴教育中的艺术审美
意大利歌剧的发展
电视综艺节目主持艺术审美风格探微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浅析中国传统戏曲表演的艺术审美特征
中国戏剧评论“死水微澜”现象之我见
论心理素质在扬琴演奏中的培养
重视艺术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培养